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胃癌是全球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MDT)原则,运用手术切除、放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等手段治疗,虽能一定程度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痛苦,但也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及免疫力低下等不良反应。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益气健脾、养胃和中、滋升气血、运化复常之功效,尤擅改善脾气虚胃癌临床症状。研究发现,四君子汤可以促进胃癌细胞凋亡以阻止瘤体生长,修复胃黏膜损伤、抑制胃黏膜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以降低胃癌变风险,同时还能改善胃癌治疗导致的消化道不适和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但目前对四君子汤干预胃癌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全面,多数研究只停留在表面阶段,其拆方的具体成分、具体干预途径并不清晰。通过整理近年来四君子汤防治胃癌及对胃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相关文献,以期为后续临床评价和机制探索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2.
目的:文章旨在分析整理古代文献中穴位敏化的现象与规律。方法:从秦汉至近现代77本针灸相关的古医籍中收集穴位敏化的文献记载、医家专论及发挥、临床应用与相关医案,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检索所得文献作定量分析。结果:共检索出与穴位敏化相关的条文101条,通过整理穴位敏化现象,发现穴位敏化以痛敏现象为主。总结穴位敏化现象规律。结果:脏腑病敏化穴位主要以本经经穴、阿是穴以及背俞穴为主,敏化的部位主要分布在本经偱行部位;经络病敏化穴位则是以阿是穴以及病变局部穴位为主,敏化的部位主要分布在局部以及病变经络偱行部位。且根据穴位敏化现象表现的不同可反映疾病的虚实病性、辨别病邪的性质。结论:穴位敏化现象的记载历史悠久,且具有一定的特征与规律,可协助临床诊断,指导临床治疗选穴。  相似文献   
23.
通过整理古代文献中从阳明论治高血压病的相关论述,明确其理论依据;收集国内外从阳明论治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分析其临床疗效;梳理从阳明论治高血压病的基础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通过整理相关古代文献发现,高血压病的中医病机为气血失调,与多气多血之阳明经密切相关。因此,从阳明论治高血压病具有理论依据;根据临床疗效显示,从阳明论治高血压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应;通过梳理相关实验研究发现,其降压机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内皮功能等有关。从阳明论治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存在样本量小、临床设计不严谨、随访时间短等问题,未来还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设计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由于实验研究中电针波形、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对结果有一定影响,今后的实验研究应进一步规范刺激参数。  相似文献   
24.
王春鹏  李雨  王爽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0):1182-1187
目的 从临床视角出发,研究构建代谢综合征(MS)患者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专题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咨询。选择我国7个行政区域的咨询专家26人,将咨询问卷以E-mail方式寄给专家,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打分。采用百分位数法,联合运用满分比、均数及变异系数对指标进行筛选,同时结合专家意见,经课题组集体评议后进行指标筛选结果的确认,最终确定临床视角下MS患者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第一轮问卷回收率为100.00%,第二轮问卷回收率为92.31%。第一轮所有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得分均数为3.69~4.96,可操作性得分均数为3.15~4.69;第二轮重要性得分均数为4.21~4.95,可操作性得分均数为4.33~4.70。第一轮重要性变异系数为0.04~0.30,可操作性变异系数为0.15~0.37;第二轮重要性变异系数为0.04~0.22,可操作性变异系数为0.09~0.16。第一轮重要性、可操作性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06、0.383;第二轮分别为0.580、0.430。第一轮熟悉程度系数为0.867,判断依据系数为0.935,权威程度为0.901;第二轮熟悉程度系数为0.841,判断依据系数为0.896,权威程度为0.869。根据专家咨询结果,构建了一套由5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健康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与医生沟通和交流能力、健康行为与技能、健康知识与意愿、自我效能。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临床视角下MS患者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均满足预测要求。  相似文献   
25.
根据不同规格何首乌的煎煮成分对肝细胞毒性的差异,探讨何首乌饮片规格对其安全性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建立何首乌8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规格何首乌水煎液样品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并以其对正常人L02肝细胞的抑制率作为肝毒性的评价指标,采用多元相关分析,试图找出与毒性相关的化合物。结果显示不同规格何首乌饮片成分溶出差异较大,何首乌打粉饮片的肝细胞毒性显著强于何首乌块状饮片;通过多元相关分析发现了3个与何首乌肝毒性密切相关的成分。结果揭示了饮片规格与何首乌肝细胞毒性的关系,其中粉状规格饮片毒性相对较大,有一定的肝损伤风险,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6.
蒋加雁  李雨  郑闯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12):121-12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124例COPD患者和188名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5(OH)D、IL-17A、IL-6、IL-21和IL-2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PD患者中血清25(OH)D平均水平显著降低(P=0.007),而血清IL-17A、IL-6、IL-21和IL-23平均水平显著增高(P=0.002、0.005、0.001、0.005)。与稳定期COPD患者相比,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血清25(OH)D平均水平显著降低(P=0.000),而血清IL-17A、IL-6、IL-21和IL-23平均水平显著增高(P=0.002、0.000、0.001、0.007)。与从未吸烟或已戒烟的COPD患者相比,吸烟患者中血清25(OH)D平均水平显著降低(P=0.000),而血清IL-17A、IL-6、IL-21和IL-23平均水平显著增高(P=0.007、0.003、0.006、0.006)。此外,与未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的COPD患者相比,经ICS治疗的患者中血清IL-17A、IL-6、IL-21和IL-23的平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4、0.004、0.040、0.010)。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OPD患者中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与IL-17A (β=-0.164, P=0.002)、IL-23(β=-0.138, P=0.006)、IL-6(β=-0.720, P=0.000)呈负相关。结论COPD患者中血清25(OH)D水平与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并且都能影响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27.
C57小鼠受照后胸腺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受1Gyγ射线照射后一个月,C57小鼠胸腺细胞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使用Agilent小鼠oligo基因芯片技术,观察受照射小鼠和非受照射小鼠两组间的基因差异表达。结果 在所观察小鼠21319个基因中,107个基因在受照射小鼠胸腺组织中表达上调2倍以上(其中13个上调4倍以上),9个基因表达下调超过200%(其中2个下调超过400%),这些变化基因涉及细胞的一些基本代谢活动。结论 变化明显的基因功能涉及胚胎发育,组织形成与维持,免疫与应激、蛋白合成、凋亡、信号转导等,上调基因的数量远多于下调基因数量,其中编码角蛋白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值得注意。在变化明显的上调和下调基因功能中都涉及到PI3-K,也是一个值得继续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弱酸性艳红B溶液的辐射脱色剂量学效应.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弱酸性艳红B溶液,以γ射线进行0~2000Gy的梯度剂量照射,分别用计算机色度分析技术测定、记录其三基色色度值变化,进行数据处理、绘图分析,并确定实验浓度,继续观察实验样本受温度和时间变化的影响.结果随着试剂浓度及照射剂量的变化,三基色色度值出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其中红色和绿色色度值旱明确的此消彼长关系,蓝色色度变化小明显.室温环境存放4周的样本实验数据无明显差异.结论将弱酸性艳红B溶液的变色现象与计算机色度分析技术结合可开展新的辐射剂量学研究,该领域尚有很大的完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9.
目的:已有相关Meta分析报道了抑郁患者存在显著的负性注视模式,但此模式影响的大小及不同类型刺激下注视指标的差异尚不清楚.为此,文章系统评价抑郁症患者在不同情绪任务刺激下眼动追踪的注视特征,为临床病情转归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索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联合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BL)教学法在针灸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144名规培学员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2名。试验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基于讲授式的教学模式(LBL)教学法。规培结束后,对两组规培学员进行出科成绩考核及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满意率为75.0%,对照组满意率为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带教老师质量评价反馈的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培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针灸科规培中取得良好效果,是胜任于提高中医类规培学员在针灸科规培的临床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