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通过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ESCs)分化为角膜上皮样细胞,观察角膜上皮样细胞治疗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 LSCD)的效果。方法 利用拟胚体联合小分子化合物方法,将hESCs H9细胞系向角膜上皮样细胞分化,将角膜上皮样细胞在去上皮羊膜片上培养构建重组细胞膜片。选取造模成功的12只LSCD兔,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去上皮的的羊膜片治疗,实验组接受角膜上皮样细胞膜片移植治疗。术后通过裂隙灯、前节照相等方法,对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荧光素钠染色情况进行评分,并于移植后4周观察角膜病理切片结构。结果 成功将hESCs诱导为角膜上皮样细胞,细胞形状和结构类似角膜上皮细胞。病理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角膜形成复层上皮结构,上皮下炎症细胞浸润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进行细胞移植治疗后发现,实验组的角膜透明度高、新生血管少,角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诱导后的角膜上皮样细胞的角膜上皮标记物ΔNP63和CK12的表达与hESCs H9相比差异...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 探讨高阈值、快速触发技术行冠状动脉CTA减少对比剂用量的方案分析。方法 选取拟诊冠心病患者159例,A组53例,屏气,注射时间10 s,阈值100 HU,5.9 s触发;B组51例,自由呼吸,注射时间10 s,阈值250 HU,1.1 s触发;C组55例,自由呼吸,注射时间8 s,阈值250 HU,1.1 s触发。按26.25 mgI/kg/s注射对比剂。比较三组主动脉CT值、噪声、信噪比、主观评分、对比剂用量、辐射剂量,并测量右心房、右心室CT值,作为评价对比剂利用率。结果 A、B、C三组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图像主动脉CT值、噪声水平(SD)、信噪比(SNR)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剂用量A、B、C组分别为:(47.38±8.39) ml、(47.49±8.67) ml、(38.64±6.99) ml, C组对比剂用量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右心房、右心室CT值均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间比较辐射剂...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Cyr6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伊马替尼(IM)耐药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Cyr61含量,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yr61和Bcl-xL的表达水平,采用Annexin V-APC试剂盒分析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在CML IM耐药细胞系K562G细胞中Cyr61的表达水平增高。特异性下调Cyr61的表达降低了K562G细胞对IM的耐药性,促进IM诱导的细胞凋亡;在CML小鼠模型中,特异性下调Cyr61的表达能够提高K562G细胞对IM的敏感性。机制研究提示,Cyr61介导CML细胞IM耐药与Cyr61调控ERK1/2通路和凋亡相关分子Bcl-xL有关。结论:Cyr61在促进CML细胞IM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靶向Cyr61或其相关效应通路可能是克服CML细胞IM耐药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5.
人体步态是一个全身肌肉骨骼协调运行的复杂机制,具有特异性,可作为身份识别或临床疾病诊断的依据,在灾害救援、战场救护、反恐安保及医疗卫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传统的步态非接触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光学图像和超声等,其易受光线、能见度及障碍物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生物雷达技术发展迅猛,基于生物雷达的人体步态信号非接触检测技术更具优势,主要表现在:不受光线影响,可全天候识别;可穿透衣物、伪装甚至墙壁;可在烟、尘、雾等能见度低的天气条件下使用等.论述了生物雷达技术非接触检测人体步态的技术原理和方法,综述其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6.
咳嗽是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临床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为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多种,虽然机制还尚不清楚,但是大多数病人存在咳嗽反射过敏和敏感性增加,可能与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导致感觉神经阈值降低有关.咳嗽一症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存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应用非诺贝特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疗效及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水平变化。方法 2018年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分别给予双环醇片口服或在此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片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肝穿刺获得肝组织,采用PCR法检测肝组织PPARγ2 mRNA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使用FC500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百分比。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观察组肝组织PPARγ2 mRNA相对水平为(1.5±0.1),显著高于对照组【(1.1±0.2),P<0.05】;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为(26.4±3.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32.8±6.9)pg/mL,P<0.05】,血清IL-6水平为(35.9±4.9)ng/L,显著低于对照组【(46.4±5.8)ng/L,P<0.05】,血清hs-CRP水平为(5.1±1.4)mg/L,显著低于对照组【(8.4±1.9)mg/L,P<0.05】;观察组外周血CD3+细胞百分比为(80.2±11.5)%,显著高于对照组【(60.5±7.7)%,P<0.05】,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为(44.7±5.8)%,显著高于对照组【(31.4±4.8)%,P<0.05】,CD4+/ CD8+细胞比值为(1.5±0.4),显著高于对照组【(1.1±0.3),P<0.05】。结论 联合应用非诺贝特和双环醇治疗NAFLD患者有短期疗效,可能与提高了肝组织PPARγ2水平,降低了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评估术前胆囊癌CT影像特征对预测胆囊癌淋巴管浸润(LVI)的价值,构建预测胆囊癌LVI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接受术前增强CT检查的胆囊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病人按6︰4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72例,验证集44例。根据病理结果将病人分为LVI阳性组及LVI阴性组。由2位放射科医生评估训练集及验证集的CT影像特征,包括肿瘤基底浸润胆囊壁范围、影像T分期和N分期、有无胆囊结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比较2组病人中各项CT征象的差异性,并对训练集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并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绘制校准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采用决策曲线评价其临床净获益。结果 训练集及验证集中,LVI阳性组的CT影像N分期、肿瘤基底浸润胆囊壁范围、T分期均显著高于LVI阴性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像N分期、T分期、肿瘤基底浸润胆囊壁范围为LVI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肿瘤基底浸润范围的得分最高,其次是N分期,再次是T分期。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模型的净获益良好,训练集和验证集中CT影像特征预测LVI的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28(95%CI:0.721~0.907)、0.752(95%CI:0.599~0.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AUC的截断值为0.521时,模型在训练集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29和0.892;验证集AUC的截断值为0.432时,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8和0.654。结论 联合T分期、N分期及肿瘤基底浸润范围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胆囊癌LVI。  相似文献   
89.
NOD/Lt小鼠腹腔注射1,25-(OH)2D3诱发免疫耐受的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1, 25 (OH)2D3 阻断NOD/Lt小鼠发生1型糖尿病的免疫机制。方法 60只4周龄NOD/Lt小鼠(25g)分为2组,组1隔天腹腔注射1, 25 (OH)2D3 (5μg/kg),组2腹腔注射花生油作为对照。所有小鼠在第1天和第15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以加速糖尿病的发生,第30天处死并观察。免疫组化检测Bcl 2,Bax在胰岛和T淋巴细胞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凋亡率;RT PCR检测Th1 /Th2 亚群的漂移。结果 1, 25 (OH)2D3 处理组糖尿病发病率下降,脾T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55. 8±5. 4)% vs(28. 9±3. 6)%,P<0. 05〕;CD4 Th2 亚群增加(IL 4和IL 10mRNA显著增加, P<0. 01)。结论 1, 25 (OH)2D3 通过加速T淋巴细胞的凋亡以减轻细胞免疫反应并最终延缓胰岛β细胞的凋亡,并使CD4 Th1 亚群向CD4 Th2 亚群漂移,导致NOL/Lt小鼠1型糖尿病发病率下降。  相似文献   
90.
目的:为解决战争和灾害现场伤员气胸快速检测和诊断的难题,设计并实现一种雷达式气胸快速检测系统.方法:采用微功率超宽谱雷达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技术,根据肺组织在正常情况与气胸病理状态下的超宽谱电磁特性差异,设计实现该系统.结果:该系统对气胸模拟模型检测的正确率达到64.3%.结论:该方法及系统在功能上实现了气胸的早期快速检测,对战场便携式气胸快速诊断设备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