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钊 《新中医》2011,(11):152-153
冯新送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近40年。冯教授博览群书,衷中参西,医术精湛,疗效显著,尤其是在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方面,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侍诊其左右,现将其从肾虚血瘀治疗骨关节炎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2.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的特点,但其特殊体位以及二氧化碳气腹所致的腹内压增高和高碳酸血症均对患者呼吸、循环和内分泌系统引起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3.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为指标,由计算机控制给药输注速率的变化,达到按临床需要调节麻醉、镇静、镇痛深度的目的,其代表了静脉给药系统发展趋势,是计算机技术与药代动力学知识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型静脉药物的诞生以及静脉麻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概念的更新与发展,TCI的输注模型不断改进,使其在目前已成为较理想的静脉给药系统。新型短效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是全凭静脉麻醉(TIVA)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34.
福尔电针(Elektroakupunktur nach Voll,以下简称EAV)是由Reinhold Voll医生创导的将传统针灸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的新生事物,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备受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它借助于针灸穴位的可测量性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关人体的信息,这些信息显著扩大了人们对机体的认识,有些认识至今仍是其它方法所不能提供的,尤其是对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EAV是用来掌握功能性变化过程的有效方法。慢性疾病发展首先导致植物性系统紊乱,继而才作为慢性病而显示出来。因此在植物神经系统发生紊乱时就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把植物性系统的平衡作为治疗目标是EAV的特点。  相似文献   
35.
息痛颗粒对正常大鼠自然戒断症状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息痛颗粒是否具有药物依赖性。方法 :以息痛颗粒 (30、15、1g·kg- 1 ·d- 1 )三个剂量分别对大鼠灌胃给药 ,连续 2 8d。盐酸吗啡以剂量递增法对大鼠皮下注射作阳性对照。停药后观察有无戒断症状及体重变化。结果 :息痛颗粒各组戒断症状及体重变化均不明显 ,吗啡组戒断症状明显 ,体重明显下降 ,息痛颗粒各组与吗啡组相比戒断症状分值有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息痛颗粒无药物依赖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0至2014.5收治的21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及视乳头水肿。全部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4例。21例随访患者,KPS80分者17例,60~80分3例,60分1例。结论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无特异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该病首选显微手术切除,次全切除患者术后应行辅助放疗;Brainlab神经导航结合术中使用管状脑牵开器(VBAS)能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7.
徐廷胜  李钊 《医疗装备》2012,25(3):19-20
与传统的聚焦型体外冲击波技术相比,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属于放散状(非聚焦)体外冲击波,该项技术在骨肌系统疾病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点,尤其适合于肌腱末端病、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38.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及基层绩效工资改革的背景,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激励需要指标体系,并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实证分析A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激励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
本文报道1986年以来广州市流感监测的实验室结果。1986~1991年共采集疑似病人的咽嗽液标本1090份,分离出流感病毒27株。绝大多数流感毒株于3~9月份分离,最集中是5、6月份。这一结果与广东省全省情况一致。每年在流感流行后期的9月份于健康人群中采集血清作流感抗体检测,共采集血清标本982份。甲_3型抗体水平为历年最高,甲_1型抗体水平偏低,乙型抗体水平除88年外每年均以三倍以上速度递增。病源学和血清学结果表明这几年来广州市流感发病主要是由甲_1和甲_3型引起,乙型流感近年来感染率相当高。甲_1型自1977年再现至今仍传播于人群中,虽然几乎每年都被检出,但人群抗体水平偏低仍然是监测注意的重点。  相似文献   
40.
李钊  栗敬东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I0001-I0001
当前卫生行业在运行机制上正面临转轨变型的初始阶段.这将必然在工作人员中引发出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更新观念,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求真务实观念。只有树立这三种观念,我们的运行机制才能得到良好的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