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患者 ,男 ,30岁。因右臀部肿块逐渐增大 ,疼痛 6年来我院就诊。 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臀部肿物 ,质硬 ,疼痛 ,推之不移动 ,逐渐增大 ,未予特殊治疗。近 2年肿物增大明显 ,疼痛加重 ,并出现右下肢后侧放射痛。查体见右髋关节上方可触及一球形肿物 ,约 2 0cm× 15cm× 10cm大小 ,质硬 ,推之不移 ,皮温增高 ,皮色增深变暗 ,压痛 ,右髋关节功能受限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右下肢后侧皮肢感觉麻木。CT示自髋关节向上 ,于右侧髂骨外后方见有大量的钙化影 ,钙化的包壳偏下方不完整 ,与髂骨关系密切 (附图 )。上下经线最长2 0cm ,最大截面约 15c…  相似文献   
72.
张鹏  沈凌  李金松 《中医正骨》2005,17(8):71-73
自从1934年Mixter和Barr首先正式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乃得以广泛使用.尽管诸如脊髓造影、CT及MRI等新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已使诊断的准确率在逐年提高,但是手术治疗所获的临床效果却仍在85%以下.这就使人有必要去探求对于解决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各种问题的新方法.对那些患有椎间盘病变而不得不行椎间盘摘除术的病人来说,术后如何重建椎间盘功能,如何重建动力性脊柱稳定是摆在每一位骨科医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腰椎人工椎间盘的研究,已有近40年的历史,特别是近10年来,人们不断加以应用使其逐渐步入正轨,并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 利用反向遗传技术产生NSP1基因插入和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SA11轮状病毒,构建可表达外源基因的轮状病毒载体。方法 本研究将轮状病毒SA11株的NSP1基因片段的223位(5端)至1 388位的核苷酸删除,并直接插入连接了终止-再启动元件(P2A)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采用已建立的“12质粒”轮状病毒反向遗传系统拯救NSP1基因插入和表达EGFP的重组SA11轮状病毒。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和插入基因(EGFP)的荧光表达初步确定重组病毒的成功拯救,再结合电镜的形态学观察、RT-PCR的测序结果及病毒基因组的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重组轮状病毒的成功拯救和传代扩增。利用TCID50法和qRT-PCR法,测定了rSA11和rSA11/NSP1-EGFP的病毒滴度并绘制了基因组复制动力曲线。结果 基于“12质粒系统”成功拯救了重组轮状病毒rSA11/NSP1-EGFP,证明NSP1片段截短并插入外源基因后病毒仍可正常复制,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但病毒滴度低于其亲本株。结论 基于NSP1基因插入和表达EGFP的重组轮状病毒能够实现稳定遗传,为利用反向遗传学...  相似文献   
75.
正笔者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恢复期瘀阻脑络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效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0~67岁,平均40.29±7.64岁;硬膜下血肿3例,硬膜外血肿8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13例,弥漫性脑挫裂伤16例。对照组中男  相似文献   
76.
<正>踝关节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是严重影响下肢功能活动甚至导致下肢残疾的疾病。踝关节融合术是终止病变、解除疼痛、纠正畸形并维持关节稳定的有效手段,虽存在一定弊端,但由于其不可  相似文献   
77.
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是引起全球婴幼儿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RV感染所致腹泻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接种RV疫苗是预防RV感染最有效的手段。研究表明不同RV疫苗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保护效果不完全一样。本文对在中国已上市或已完成临床研究的RV疫苗的保护效果/效力和安全性进行综述,为中国RV疫苗应用和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自发性跟腱断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松 《中医正骨》2000,12(4):45-47
自发性跟腱断裂临床上较为常见 ,由于其病理生理与病理解剖特点尚未完全明了 ,迄今为止 ,仍然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作者通过复习文献 ,现就自发性跟腱断裂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稗益。1 跟腱的腱性特点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向远侧移行为跟腱 ,其跟骨止点包括腱组织 ,一层透明软骨和一小片有骨膜覆盖的骨质。 93%的人在跟腱内侧伴随有跖肌腱。跟腱纤维在移行过程中呈 90度旋转 ,其可产生延长与弹力回缩。在适当的运动相 ,腱内储存的力量被释放出来 ,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爆发力 ,其强度是单纯小腿三头肌收缩所无法比…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和评估Tsrh钉在胸腰椎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对2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脊横损伤患采用后路减压、复位,并采用Tsrh钉经后路椎弓根固定。结果: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0.5-3年,除1例发生螺钉松脱、移位现象外,其余病例太并发症。结论:Tsrh钉可使固定节段具有较强的抗多裁轴荷的稳定性,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固定节段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腰椎骨折脱位后路减压和复位需要重建脊柱稳定性治疗。  相似文献   
80.
Bernese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介绍Bernese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方法 :1998年 4月~ 2 0 0 1年 12月 ,共有 2 9例 ( 30髋 )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接受Bernese截骨术治疗。患者年龄 14~ 35岁 ,术前按Merled’Aubigne评分标准积分 6~ 15分 ,平均 13分 ,X线片示CE角 -5~ 2 0° ,平均 -0 .1° ,sharp角 42~ 6 0° ,平均 5 0° ,股骨头覆盖指数 10 %~ 6 0 % ,平均47.2 %。结果 :Merled’Aubigne评分从术前平均 13( 6~ 15 )分提高到术后平均 17( 12 .5~ 18)分 ,术后CE角平均 40°( 2 8~ 5 0°) ,sharp角平均 36°( 2 5~ 38°) ,股骨头覆盖指数 90 % ( 81%~ 10 0 % ) ,术后关节活动范围较术前在各方向上均有减少 ,术后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例 ,股外侧皮神经损伤 2例 ,髋关节半脱位加重 1例 ,浅表液化 2例。结论 :Bernese术具有其它截骨术不可比拟的优势 ,是目前治疗青少年及成年髋臼发育不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