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9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08-01-2010-01我科在B超定位下行肝活检共68例,给予全面细致的整体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仅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临床上对幼儿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无肛门等常采用右下腹结肠口造瘘术。由于幼儿体态及年龄小的原因,术后造瘘口相对较大,不配合,排便规律不易形成,粪便稀薄随时流出,污染严重。2010年8月我院收治一例2岁肛门直肠畸形结肠口造瘘术后的患儿,哭闹时见绛红色结肠黏膜从造瘘口翻出,周边皮肤呈红色轻度溃烂10cm。针对该患儿的病情,  相似文献   
83.
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成  李金凤  米霞 《现代医院》2011,11(10):47-48
目的探讨16排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对36例胸部外伤临床考虑有肋骨骨折患者行胸片检查后,再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后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VR)的三维重组。结果 SSD、VR对于胸部较大、移位较明显的骨折显示较好,图像立体感强、直观,MPR可以较细致的显示骨折、移位情况。36例患者中,显示肋骨骨折69处,发现胸骨骨折1例,肩胛骨骨折2例,锁骨骨折4例,肺挫伤少量血胸3例,肺挫伤少量气胸5例,肝脾挫裂伤2例。结论恰当的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成像功能,能显示肋骨骨折位置、形态、数量及合并症,可准确诊断不同程度的肋骨骨折,对治疗和手术方案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和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164例合并脑炎和心肌损害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应用辅酶A和维生素C,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对两组患儿的心电图、脑电图和心肌钙蛋白恢复正常率、主要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5.
李金凤 《海南医学》2014,(3):430-431
目的 比较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的实际引流量与刻度标示量差异,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一次性负压引流袋100ml、200 ml、300 ml、400 ml、500 ml各刻度引流液先用目测法记录,再将引流液引流放入量杯,并用50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实际引流液量,测得实际引流量.比较不同容量一次性引流袋刻度所示量与实际引流量.结果 一次性引流袋刻度不同刻度标示量与实际引流量之间误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袋100 ml刻度处液体量与实际测量值平均偏差为84.93 ml,偏差率达84.93%,而500 ml刻度位置平均偏差255.15 ml,偏差率为51.00%.结论 对胸腔积液及心肺手术需引流患者,若完全按照引流袋所示刻度值计录引流量,会引起误差,影响诊断治疗,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86.
李金凤  宋真真  刘冰 《抗感染药学》2021,18(8):1212-1215
目的:分析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变化对感染的影响.方法:抽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行胃肠手术患者284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29)和未感染组(n=255);分析与比较其术后48 h时切口组织液中感染病原菌的特征以及PCT、hs-CRP、IL-6、IL-2水平变化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284例胃肠手术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株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1株(占48.84%,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7株(占39.5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5株(占11.63%);术后48h时,感染组患者PCT、hs-CRP、IL-6、IL-2水平值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上述指标采用ROC曲线预测切口感染的AUC分别为0.836、0.788、0.925和0.780,特异度分别为79.31%、58.62%、89.66%和65.52%.结论:引起胃肠疾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呈现多样化分布,且通过早期炎症因子水平的预测可有效判别其切口感染的发生概率,术后感染风险不容小觑,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100例,按化疗方案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B组采用表柔比星+紫杉醇,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A组总有效率低于B组,脱发、乏力、神经毒性和面色潮红症状较B组轻,生活质量优于B组(P<0.05).结论 2种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均有效,表柔比星+紫杉醇总有效率较高,毒副反应较严重,患者生活质量较低.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晚期胃癌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西他赛治疗.均治疗4个周期.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生活质量、近期临床疗效及生存时间,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毒性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疾病无进展中位生存期和总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2组毒性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时间,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9.
决明子和安妥明治愈误诊多年的脂肪肝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收治了长期被诊断为“肝炎” ,经B超及肝活检证实为脂肪肝的 2名患者 ,由于误诊为肝炎 ,使患者长期休息 ,加强营养 ,使脂肪肝加重。我们试用中药决明子和化学药物安妥明治疗 ,并鼓励病人运动 ,应用普通饮食 ,现将结果介绍如下。例 1 ,男 ,56岁 ,1 996年 3月 2 6日入院。 1 9年前诊断为“肝炎”,经常休息 ,加强营养 ,服用过保肝药物 30余种 ,从未好转 ,体重逐渐增加。患者入院时肥胖 ,肝右锁骨中线肋下 7cm ,剑突下 5cm ,DBiL 1 7μmol/L ,GPT 50U ,HBsAg(一 ) ,CH 1 2 3mmol/L ,TG 4 65mmol…  相似文献   
90.
杀鼠剂中毒直接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药剂管理不当,患儿年幼无知,一旦误服中毒,造成痛苦,甚至死亡。现将二年来收治杀鼠剂中毒患儿32例临床抢救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中,男22例,女10例。最小2岁,最大9岁。2-3岁3例,4-3岁25例,7-9岁4例。32例中毒患儿2h内就诊者21例,4h内就诊者6例,6h内就诊者4例,6h后就诊者1例。杀鼠剂中毒药物的种类;氟乙酰胺,敌鼠钠盐,磷化锌,药物不明。杀鼠剂中毒临床表现;发生5例抽搐、2侧昏迷患儿为氟乙酰胺中毒患儿;发生嗜睡氟乙酰胺中毒7例,敌鼠钠盐中毒5例,药物不明中毒2例;发生出血症状为敌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