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彭荣珍  伍毅 《中国保健》2004,(7):544-546
目的:建立了去脂胶囊(大黄,决明子,茵陈,苍术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去脂胶囊中的茵陈、苍术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对该药中的大黄酚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用Shim-pack VP-ODS(4.6mm×250mm)柱,以甲醇-0.5%磷酸(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酚在1.8~14.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0%,RSD=1.3%.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优选脑立苏颗粒剂(石菖蒲、三七、地龙、大黄、郁金、红参等)的粉碎和提取工艺.方法:控制不同的超微粉碎条件,测定粉末细度,采用正交分析法,测定挥发油含量,浸膏得率和大黄素含量.结果:最佳粉碎工艺为粗粉投料,在低温下粉碎20min,最佳挥发油提取工艺为7倍量的水浸泡1h,水蒸汽蒸馏4h,最佳渗漉工艺为75%乙醇300mL浸润6h,以3.0mL·kg-1·min-1渗漉.结论:该提取工艺为制备脑立苏颗粒剂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43.
李进才 《今日药学》2006,16(6):48-50
目的 建立去脂胶囊的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入塔风温、出塔风温、浸膏比重等为影响因素,以喷雾干燥粉中醇浸出含量、出粉率为考察指标.结果 去脂胶囊的最佳喷雾干燥工艺为A2B2C3,即入塔风温为190~200 ℃,出塔风温为105~115 ℃,相对密度为1.15.结论 A2B2C3喷雾干燥条件,所得醇浸出物量、出粉率综合评分最高,该工艺条件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44.
伍毅 《中国现代中药》2009,11(11):25-27
目的:建立消痔冲剂中黄芩苷及梓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黄芩苷、梓醇的含量结果: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1.18%(n=9);梓醇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7%,RSD=0.98%(n=9)。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可用于消痔冲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针对特定的生活事件是否与初中生焦虑有特定的关联进行研究,从而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建立去脂胶囊的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入塔风温、出塔风温、浸膏比重等为影响因素,以喷雾干燥粉中醇浸出含量、出粉率为考察指标。结果去脂胶囊的最佳喷雾干燥工艺为A2B2C3,即入塔风温为190~200℃,出塔风温为105~115℃,相对密度为1.15。结论A2B2C3喷雾干燥条件,所得醇浸出物量、出粉率综合评分最高,该工艺条件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47.
食管癌是临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胃肠道癌肿中居首位,也是豫西地区高发肿瘤之一。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对根治性手术治疗十分关键。临床除了需要注意症状及体征表现外,科学严谨的围术期影像学资料,对食管癌早期诊断、准确预后、正确把握治疗方法、术后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至关重要,也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客观依据,本研究根据多年工作体会就各阶段主要影像检查应用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48.
目的比较无抽搐电休克(MECT)与氟哌啶醇针剂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9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MECT组和氟哌啶醇组,疗程为1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3和7天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MECT组显效率为59.10%,有效率90.90%;氟哌啶醇组显效率为55.80%,有效率88.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在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末MECT组的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因子分均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治疗结束时MECT组WMS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至2周已完全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MECT组低于氟哌啶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CT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有效而安全的,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49.
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活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方面生物学指标异常,生物学指标与精神症状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生物学指标的变化与疗效均存在一定联系。为了解精神分裂症不同临床亚型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水平与病情的关系,我们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胸痹证治验     
胸痹证治验李进才郑州市管城区南曹卫生院(450048)主题词胸痹/中医药疗法;病例报告姚某,男,55岁,工人,1992年3月初诊。患者于一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心前区不适伴心慌,活动量大时病情加重。1991年4月在市某医院住院治疗,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