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73篇 |
免费 | 627篇 |
国内免费 | 2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8篇 |
儿科学 | 94篇 |
妇产科学 | 52篇 |
基础医学 | 347篇 |
口腔科学 | 118篇 |
临床医学 | 1089篇 |
内科学 | 578篇 |
皮肤病学 | 55篇 |
神经病学 | 131篇 |
特种医学 | 22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753篇 |
综合类 | 2315篇 |
预防医学 | 1135篇 |
眼科学 | 112篇 |
药学 | 1022篇 |
23篇 | |
中国医学 | 926篇 |
肿瘤学 | 2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1篇 |
2023年 | 357篇 |
2022年 | 406篇 |
2021年 | 449篇 |
2020年 | 434篇 |
2019年 | 281篇 |
2018年 | 290篇 |
2017年 | 195篇 |
2016年 | 207篇 |
2015年 | 260篇 |
2014年 | 522篇 |
2013年 | 410篇 |
2012年 | 514篇 |
2011年 | 530篇 |
2010年 | 453篇 |
2009年 | 419篇 |
2008年 | 373篇 |
2007年 | 400篇 |
2006年 | 384篇 |
2005年 | 364篇 |
2004年 | 281篇 |
2003年 | 245篇 |
2002年 | 174篇 |
2001年 | 172篇 |
2000年 | 166篇 |
1999年 | 124篇 |
1998年 | 117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67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8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3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PIH)患者血压、血流动力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04例PI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镇静、利尿等基础治疗及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d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SDP)]、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治疗7d后,两组血压(SBP、SDP)水平、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PSV、PI、RI)、部分内皮功能指标(ET-1、MMP9)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值分别为38.008、24.006、7.796、17.169、13.574、18.910、26.685;对照组:t值分别为29.625、15.757、4.227、10.489、8.484、13.680、22.024,均P<0.05),NO水平则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t=20.159;对照组:t=14.036,均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233、4.842、2.065、3.693、2.713、4.228、4.054、4.778,均P<0.05)。两组孕母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887,P<0.05)。结论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合应用对PIH患者血压改善效果显著,也能纠正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状态,并提高机体血管内皮功能,同时还能减少胎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42.
143.
张世强霍建臻马宏刘宏飞 《实用老年医学》2016,(8):665-667
目的观察灌洗液温度对腰麻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中心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腰麻下行TURP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膀胱尿道灌洗液为室温液体(21℃),试验组膀胱尿道灌洗液为加温液体(37℃)。2组患者均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体温,术中每10 min对患者进行寒战评分并记录。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体温为(36.79±0.05)℃,手术结束时下降至(34.59±0.14)℃,降低了2.2℃;试验组手术前体温为(36.89±0.04)℃,手术结束时为(36.17±0.59)℃,体温降低了0.72℃,2组患者间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寒战发生率(18例,45%)显著高于试验组(6例,15%)(P<0.05)。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URP中应用加温灌洗液(37℃)可有效地预防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减少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4.
女性心脏介入术后尿潴留的诱导排尿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介入术后要求患者多饮水,以利造影剂的排泄[1],并预防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损害,但因术后长时间卧床、肢体制动、患者不习惯在床上平卧位排尿和精神紧张等因素而易发生尿潴留.为减少或避免导尿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及并发症,降低住院费用,将150例行心脏介入术后的女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取按摩下腹部、听流水声、冲洗会阴三种方法对患者进行诱导排尿. 相似文献
145.
146.
147.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基因扩增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液基细胞学基础上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78例子宫颈各种病变组织[正常组2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6例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4例]中的EGFR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EGFR基因扩增阳性率在正常组、LSILs和HSILs中分别是7.14%、23.08%和62.50%,HSILs的阳性率与LSILs及正常组相比均有差异.同时,LSILs随访阳性病例的EGFR基因扩增阳性率与随访阴性病例之间也有差异.另外,比较了部分病例中EGFR基因扩增与HPV的病毒负荷量.结论 EGFR基因扩增在HSILs与随访阳性LSILs中明显增高,提示EGFR基因扩增与子宫颈严重细胞学病变密切相关.因此,EGFR基因扩增可作为巴氏试验中筛查HSILs与预测持续或进展性LSILs的客观遗传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8.
目的对鄞州地区135例不良孕产史夫妇细胞遗传学检查,探讨不良孕产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法制备染色体标本,G显带镜下核型分析。结果 135例不良孕产史夫妇中,检出异常核型5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9.
150.
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接受治疗者HIV、HCV和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的感染状况,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南山区美沙酮门诊2008年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303名吸毒者的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受治者的人口学特征、感染状况和不同特征之间感染率的差异。结果南山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中73.88%(198/268)的受治者至少感染HIV、HCV和梅毒3种病毒中的1种,其中HIV的感染率为5.26%(14/266)、HCV的感染率为70.72%(186/263)、梅毒的感染率为7.34%(19/259)。HIV和HCV双重感染率为3.82%(10/262),HIV和梅毒双重感染率为0.39%(1/259),HCV与梅毒双重感染率为4.28%(11/257)。HIV感染率在不同吸毒方式、是否共用注射器、不同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特征受治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注射吸毒(11.4%)和共用注射器者(66.7%)以及小学或文盲者(11.8%)、未婚者(9.2%)HIV感染率较高。HCV感染率在不同吸毒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注射吸毒者阳性率最高为88.6%(70/79)。梅毒感染率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深圳市南山区美沙酮门诊接受治疗者HIV、HCV和梅毒感染率略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合并感染率较高,对该人群应加强HCV和梅毒的筛查,积极开展感染者转诊治疗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