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轴突计数和截面积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轴突的成熟情况。方法:以耳大神经制成端侧吻合的神经模型。将16只新西兰兔按手术的时间分为1、4、7、14、28、42、56、84d8个观察组,每组2只动物。利用HE染色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再生轴突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加。再生轴突的通过率随吻合手术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28d时,少量再生的轴突长入受神经,其再生轴突横截面积恢复率是27.7%、42d为38.4%、56d时达61.2%和84d的63.3%。结论: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的纤维逐步成熟,该修复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烧伤后神经功能的修复对机体运动与感觉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由于神经损伤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烧伤后神经再生及重构问题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2010年8月,国际烧伤领域权威杂志《Burns》刊登了一篇综述.讲述了烧伤后神经的损伤机制,以及现阶段治疗策略及其局限性。我们研读该论文后,受益匪浅。然而,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我们认为血管性因素在烧伤后神经损伤与重构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血管再生与功能调节的研究有助于神经的再生与重构.  相似文献   
63.
正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i,是蔷薇科苹果亚科火棘属的一种常绿小灌木,俗称火把果、救兵粮(云南土名),救军粮(贵州、四川、湖北土名),救命粮(陕西土名),红子(贵州、湖北土名)等。其资源十分丰富,该属已发现1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至欧洲南部[1-5],我国已发现7种,主要分布于东南、西南、西北部[6],火棘鲜果产量湖南省仅湘西自治州年产在1.1万吨以上[7]。  相似文献   
64.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6例,其中烧伤3例,外伤2例,烧伤后不稳定性瘢痕1例.皮瓣切取最大面积12cm×15cm,最小7cm×9cm.结果:6例皮瓣均一期成活,随访8~25mo,腘窝部均获满意得外形及功能,股后部供瓣区亦未遗留明显畸形.结论: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充分、供区较隐蔽、可供切取范围广、手术操作简单、不牺牲下肢主要动脉,是修复腘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 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V A C.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V.A.C.治疗组.各组创面伤后前3 d不做任何治疗,以造成创面感染.伤后3 d,对照组油纱布换药,治疗组采用-15 kPa负压的V.A.C.治疗.于伤后不同时间取创面中心的活组织,部分苏木精-伊红染色,部分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的表达,部分组织匀浆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伤后第3天活组织内的ICAM阳性细胞数为(18 42±2.94)个/400倍视野,MPO活性为(2.60±0.35)活力单位/g组织.治疗组MPO活性在治疗后第3天增高至(10.54±1.63)活力单位/g组织,治疗后第6天降至(2.34±1.14)活力单位/g组织;对照组治疗后第3天MPO活性为(3.50±0.83)活力单位/g组织,治疗后第6天增高至(7.14±0.90)活力单位/g组织;治疗后第3天及治疗后第6天,两组MPO活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V A.C.治疗组治疗后第1天,治疗组肉芽组织中的ICAM阳性细胞数增至(88.53±14.98)个/400倍视野;对照组常规换药第9天ICAM阳性细胞数才增至(123.07±14.23)个/400倍视野.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ICAM阳性细胞数在治疗后1~24 d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猪爆炸伤感染创面中炎症反应不足;V.A.C能迅速增强猪爆炸伤感染创面的炎症反应,从而有助于创面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66.
程飙  陈绍宗  李学拥  李跃军 《陕西医学杂志》2001,30(10):635-636,F004
目的 :研究端侧神经吻合后新生神经轴突的再生情况。方法 :将 1 2只新西兰兔按手术后的时间分为 1、2、4、6、8和 1 2周 6个观察组 ,每组 2只动物。将耳大神经制成端侧吻合的神经模型。利用 HE染色及光学显微镜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再生轴突的通过率随吻合手术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结论 :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的纤维逐步成熟 ,该修复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兔坐骨神经电损伤后神经血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电压致兔坐骨神经电损伤后神经血流及I型胶原的变化。方法 将27只健康家兔电损伤后按损伤电压分为50、75、100V组。分别于损伤后即刻(0)、1、4、8周,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测定各组家兔坐骨神经血流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组织I型胶原的变化情况,计算其阳性表达率。结果 伤后0周,各组兔血流值均高于正常值,以后均降低。伤后8周,75、100V组坐骨神经血流量[(53±3)、(48±5)灌注单位(PU)]均低于正常值[(62±4)PU,P〈0.051。50V组胶原沉积不明显,75V组及100V组伤后4周神经外膜及束膜间可见较多的棕黄色阳性胶原纤维,伤后8周胶原纤维增生更为明显。伤后各组兔坐骨神经I型胶原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值;75、100V组伤后各时相点值均高于50V组(P〈0.01)。结论 兔坐骨神经电损伤后神经血流的恢复随着损伤电压的增大而延缓.胶原纤维增牛可能是神经血流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8.
端侧神经吻合后神经再生状况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端侧神经吻合后 ,神经再生的可能性和再生纤维的类型。方法 :失神经后的兔耳大神经制成的端侧吻合模型 ,实验到期后对耳大神经纤维和相应的神经节进行HRP染色和CGRP的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下观察。结果 :神经端侧吻合第 6周 ,背根神经节内开始出现HRP阳性细胞 ,阳性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加 ,尤其是胞体直径在 5 0 μm以上的阳性细胞数增加显著 ;CGRP免疫组化的染色显示 ,背根神经节内的CGRP阳性标记细胞逐步增强 ,同时供神经纤维内的CGRP阳性纤维也渐增多 ,并跨越神经吻合口长入受神经体内 ,8~ 12周阳性标记细胞和神经纤维的增加均不显著。结论 :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纤维可长入移植体 ,纤维再生的顺序是细小类的纤维首先再生。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芪竹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44例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给予芪竹方口服,每日1剂,同时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或患者拒绝接受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证候改善情况、生存质量、肿瘤反应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不良反应以及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证候改善情况、PFS、O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Pg-p、GST-π、Topo-Ⅱ的表达例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Pgp、Topo-Ⅱ无明显变化(P>0.05),但GST-π表达例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芪竹方联合FOLFOX4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有增效减毒作用,稳定GST-π的表达可能为其增效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冠状动脉 Gensini积分与血钾水平的关系,指导治疗方案,制定临床决策,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择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STEMI的患者128例,按照入院血清钾水平分为低于3.50 mmol/L、高于3.50 mmol/L 两组,监测其18导联心电图并记录 PCI冠状动脉病变结果,前壁根据Aldrich公式,下壁根据Clemmensen改良公式计算心肌梗死面积,运用 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同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选的 1 2 8例 STEMI 患者中,低血钾发生率为29.7%(38/128),其中广泛前壁 STEMI发生率最高42.1%(16/38),下壁累及后壁 STEMI发生率最低5.3%(2/38);低钾组梗死面积小于20%者14例,20%~30%者14例,大于30%者10例,低钾组梗死面积明显高于血钾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钾组冠状动脉 Gensini积分小于50分者6例,50~80分者12例,大于80分者20例,低钾组冠状动脉 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血钾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浓度与梗死面积、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STEMI患者中低钾血症发生与梗死面积、部位密切相关,多为前降支、近段病变.且梗死面积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越易出现低钾血症。将血钾控制在适当水平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