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1.
目的:结合粉防己碱在生药及水提物中含量的测定,从效、毒两个维度来阐释粉防己与其主要生物碱粉防己碱的作用差异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HPLC测定粉防己水提物中粉防己碱的含量的基础上,确定粉防己碱给药剂量,分别采用热板法、小鼠耳肿胀法对粉防己与粉防己碱的镇痛、抗炎作用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选取给药12,24 d以及停药12 d 3个不同时间点实验动物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作为观测指标,对粉防己与粉防己碱的肝脏毒性进行探查和比较。结果:1防己药材中粉防己碱的含量8.99 mg·g-1,粉防己水提液中粉防己碱的转移率为30.03%;2粉防己与粉防己碱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从短期镇痛效果而言,以粉防己碱为佳,从长期镇痛效果而言,以粉防己水提物为佳。粉防己碱的抗炎效果相对优于粉防己水提物的抗炎效果,但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粉防己水提物和粉防己碱给药均可以造成一定程度的肝细胞受损,但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且粉防己水提物造成的肝脏损伤停药后具有可逆性,而粉防己碱造成的肝脏损伤在停药后则继续发展。结论:粉防己碱作为粉防己的主要组分,并不能够完全表征粉防己的药效及毒性,同样的,粉防己中的其他组分也对粉防己碱的毒性作用没有明显的监制作用。粉防己碱与粉防己的效、毒作用表现及机制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止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诱发小鼠阵发性皮肤瘙痒,记录小鼠30min内的阵发性皮肤瘙痒发作次数及时间,并测定小鼠血中组胺、TXB2、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各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阵发性皮肤瘙痒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芪桂枝五物汤各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中组胺含量(P0.05或P0.01),但以中剂量组最佳;黄芪桂枝五物汤各剂量组TXB2均显著降低(P0.01);而黄芪桂枝五物汤大、中剂量组6-Keto-PGF1α显著升高(P0.05或P0.01),小剂量组6-Keto-PGF1α含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苯海拉明组相比,在瘙痒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上,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剂量组(P0.05)较高低剂量组(P0.01)差异小。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有明显的止痒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拮抗组胺释放和促进血循环均有关系,但与抑制组胺释放关系最为密切;其止痒作用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艳彦  翟振国  王辰 《国际呼吸杂志》2009,29(24):1489-1492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是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一个成分.许多研究发现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和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熏洗疗法及其临床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熏洗疗法及其临床运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黄亦琦李凤仙李艳彦关键词:外治法熏洗疗法作用机理分类临床运用熏洗疗法是属中医外治法之一,其优点较多,因而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而广为使用,也为广大患者喜爱而乐于接受。随着近年对外治法的普遍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博宁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疗效。方法:对24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其中12例采用博宁治疗,12例采用单纯吗啡镇痛治疗。结果:博宁治疗组骨痛缓解率92%,吗啡治疗组骨痛缓解率50%。结论:博宁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所引起的骨痛,具有较好的止痛作用,长期应用可减少骨转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李艳彦  金承远 《重庆医学》2007,36(2):169-170
目的 观察乌体林斯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NP(NVB、DDP)及乌体林斯6.88μg加NS250ml静滴,每日1次,15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 54例肺癌患者经治疗后CR 6例,PR 28例, 有效率63%,有效率、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体林斯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查中医肝郁脾虚证甲状腺轴的变化及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方(简称柴疏四君汤)的作用。方法:大鼠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建立肝郁脾虚证模型,测定造模3周、自然恢复1周及柴疏四君汤治疗1周后大鼠血清TSH、T3、T4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第3周大鼠血清TSH显著降低(P〈0.01),T3显著降低(P〈0.05),T4显著升高(P〈0.01);自然恢复1周后模型大鼠血清TSH仍显著降低(P〈0.05),T3和T4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恢复组比较,柴疏四君汤组大鼠血清TSH、T3、T4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紊乱,柴疏四君汤具有纠正或调节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甲状腺轴功能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复制中的免疫系统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中医病因发病学原理,笔者在参考目前肝郁证模型的慢性束缚应激法和脾虚证模型的过度劳累加饥饱失常法的基础上,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的复合方法成功复制出类中医肝郁脾虚证的大鼠模型(另文发表)。本文报告了该模型复制中动物免疫系统的部分变化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种运用复合病因造模法复制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复合造模方法,建立中医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 过度疲劳 饮食失节法。结果:模型大鼠从造模第2周起即出现明显的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活动减少、倦卧、情绪低落等改变;D-木糖排泄率显著降低;海马5-羟色胺(5-HT)先降后升,去甲肾上腺素(NE)降低,多巴胺(DA)无明显变化;血浆生长抑素(SS)、血清胃泌素(GAS)显著升高;血浆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均先降后升。结论:该模型基本符合中医肝郁脾虚证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20.
李艳彦  何永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1000-1000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足叶乙甙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紫杉醇Taxol135mg/m2ivd1,足叶乙甙(VP-16)100mg静脉滴注,第1 ̄5天。治疗周期均为28天,用完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TE方案有效率63(%19/3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肌肉关节痛和脱发。结论TE方案治疗复发性SCLC具有很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