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探讨许叔微临证运用灸法的经验与特色。在理论上重视阳气,注重脾肾,治疗上则倡用温补,既重视药物治疗,也善于运用灸法施治。针对"阴证""阴毒""阳虚""中风""脱肛""发背"等疾病都倡导用艾灸温补的方法治疗。施灸时方法灵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穴位、运用不同的灸法,疗效确切,成为我国针灸史上温补法的先驱,同时,也为明代温补学派的形成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3岁以下婴幼儿静脉输液的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分两个年龄段进行不同注射部位的比较.结果 2岁以下婴幼儿宜首先采用头皮静脉穿刺,其次是足背静脉,手背静脉尽量少选;2~3岁幼儿宜采用四肢静脉穿刺,成功率较高.结论 婴幼儿输液时选择正确的部位,有利于护士在输液前有明确的选择目标,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工作效率,减少惠儿痛苦.  相似文献   
33.
李翠娟  烟建华 《河南中医》2006,26(11):16-18
“证”作为中医学特有的识病模式,是古人在无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外现的相关生命现象,从整体上把握人体内外各部的联系,对收集的各种病象进行逻辑推理而产生的一种整体功能关系失调的病理模型。它既有生物学基础,也带有丰富的社会人文内涵,具有整体联系性、主客一体性、动态时序性、模型性、模糊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4.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55篇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章,摘录其中方剂共255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255首方剂中,共使用206种药物2588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70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丹参、山药、茯苓、山萸肉、大黄、生地、当归、益母草和川芎。按照中药学分类统计,活血化瘀药居于首位,其次是补气药,清热药、淡渗利湿药、收涩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以活血化瘀、补益正气为最基本的方法,同时配合应用清热、淡渗利湿、收涩固摄、通腑泻下排浊、疏风解表等多种治法和药物,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方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5.
隋·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该书总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医疗经验.广泛而系统地论述了许多疾病的病源与证候。同时还非常重视体质与发病及治疗的关系,对小儿体质特点及特禀体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促进后世中医体质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加味青娥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首先均予以控制血糖(空腹血糖8mmol/L)。两组患者在继续原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均服用阿法骨化醇及钙尔奇。治疗组加用加味青娥丸[杜仲、补骨脂、胡桃仁、鹿角胶(烊化)、黄芪、山药、丹参、煅龙骨、煅牡蛎],每日1剂,早晚分服。3个月为1疗程,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及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Ca、P、尿Ca/Cr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青娥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7.
作为宋代临床大家,许叔微在临证实践中,非常注重正邪之间的辨证关系,既注意保养真气,也强调祛邪治病。  相似文献   
38.
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抓住了证的研究,就有希望突破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瓶颈.其中证本质研究又是最主要的攻关对象,其涉及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方面,对揭示中医学诊治原理,促进中医学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9.
中国人传统的时空观念以时间为主,以空间为辅为从。因此古代医家在认识人体这个多维的体系时,不仅从空间上来考察其整体的生理病理现象,而且借用了四时阴阳消长的时相变化作为重要参数,来考察人体脏腑经络、阴阳气血之间的不同变化,并建构了与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密切相关的、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的时脏一体理论。  相似文献   
40.
《二续名医类案》治疗消渴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明清时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二续名医类案》中消渴篇的所有复方158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158首方剂中,共使用227种药物1786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主要有麦冬、熟地、茯苓、山药、生地、知母、石斛,均为滋阴清热补气药。对前30味药物按照中药学分类统计,清热药居于首位,其次是滋阴药和补气药,收涩药、淡渗利湿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158首中药复方治法的统计,消渴病的治法以滋阴清热补气为主。结论:明清时期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已非常深刻,用药也不仅仅局限于清热滋阴补气,而是开始清热、滋阴、补气、收涩、渗湿等多法并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