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从人工种植高山红景天中分出具有抑制脯酰氨内酞酶(Prolyl-endopeptidase,PEP)活性的化合物,测定它们的PEP抑制率。方法通过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等分离手段对具有较高PEP活性抑制的人工种植高山红景天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得到八种化合物,通过Yoshimotoetal建立的方法测定这八种化合物的活性抑制率,计算IC50。结果在八种化合物中,有两种化合物显示较好的PEP活性抑制,它们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和表儿茶素。结论人工种植高山红景天中含有较好的PEP活性抑制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上海张江地区成年人胆囊结石的患病情况及其与肥胖、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体检的24 914名20~79岁的张江地区成年常驻居民的腹部B超、体质量指数和血脂资料。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统计,比较各年龄段胆囊结石和肥胖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顾分析胆囊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总胆囊结石患病率为2.78%(693/24 914),随年龄段的上升而增高,20~59岁4个年龄段的胆囊结石患病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按男女性别分别统计也均呈现相同的上升趋势和统计学差异情况;30~49岁2个年龄段男性的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同年龄段女性。总肥胖发生率为13.12%,男性肥胖人群分布呈纺锤形,以40~49岁年龄段为高峰;女性肥胖人群分布呈线性,随年龄增长不断升高。20~59岁4个年龄段男性肥胖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50岁以下育龄期女性中,患有胆囊结石的女性LDL水平高于无胆囊结石的女性(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OR 1.263,95%CI 1.061~1.502)、50岁以上(OR 3.290,95%CI 2.820~3.838)、肥胖(OR 2.045,95%CI 1.709~2.449)、LDL≥3.4 mmol/L(OR 1.384,95%CI 1.111~1.724)、HDL(男性<1.16 mmol/L,女性<1.29 mmol/L)(OR 2.135,95%CI 1.786~2.551)的人群胆囊结石患病风险相对增加。结论 肥胖和HDL、LDL异常是胆囊结石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高肥胖率在中青年男性中极为突出,而育龄期女性尤其需要关注LDL水平。  相似文献   
33.
肝纤维化是继发于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复的代偿反应,以细胞外基质增加为特征,同时伴有肝实质的广泛破坏、再生,导致肝小叶和肝血管结构的紊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一种在器官纤维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与许多组织器官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受到广泛关注,有望成为抗纤维化治疗的重要靶位.该文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儿童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
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edium 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MCAD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脂肪酸的β-氧化异常,并出现一系列相应代谢指标异常.急性发作时,常表现为低酮性低血糖、呕吐,其他症状如抽搐、昏迷、心跳停止、猝死、肝大、高氨血症等都很常见.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为23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0~230 min,平均(106±36)min;总住院时间6~23 d,平均(10.3±3.8)d;术后住院5~20 d,平均(7.3±3.2)d。术后2例发生胆漏,经通畅引流保守治疗均痊愈。经随访未见结石残留、胆管狭窄。结论: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注意手术操作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
目的总结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ILC)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27例SI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SILC,没有中转常规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的患者。手术均未放置腹腔引流管。手术时间35—105min,平均68min,手术出血量0—80mL,平均18.5mL。术后无胆漏、出血、胆管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术后均未应用镇痛药物,术后第1天即低脂半流质饮食,术后1~3d出院。无脐部切口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瘢痕不明显,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相对安全的,具备美观、恢复快等优势,但目前适应证相对局限,操作相对困难。  相似文献   
37.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计算机X线摄影(CR)影像的认识。方法分析经临床诊治并且有完整CR影像资料的5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资料。结果典型的CR征象为肺野透过度减低,肺内广泛的网状、颗粒状高密度影,并伴有广泛的含气支气管像。50例患儿根据CR表现分为4级,Ⅰ级5例,Ⅱ级20例,Ⅲ级22例,Ⅳ级3例。结论CR床边摄影是临床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最重要的影像方法,应结合临床不断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食管支架术后急性致命性出血危险因素。方法纳入6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临床观察致命性出血事件并评估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所有食管支架植入术均顺利完成,成功率100.0%。既往放疗病史和食管气管瘘的患者比例分别是66.7%(4/6)和50%(3/6),病变位于食管中段的患者比例为66.7%(4/6)。所有患者短期内均死于致命性大出血。结论放疗、食管气管瘘、食管解剖部位是导致食管支架置入术后致命性出血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胰腺炎鼻空肠营养管置管及肠内营养的时机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至2013 年7 月31 例行鼻空肠营养的急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患儿腹部症状、体征是否缓解及血清淀粉酶水平是否正常与鼻空肠营养置管耐受性、肠内营养成功率的关系;比较早期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距发病时间≤ 7 d)和晚期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距发病时间>7 d)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儿腹部症状、体征是否缓解及血清淀粉酶是否正常与鼻空肠营养置管耐受率、肠内营养成功率无关.早期肠内营养组较晚期肠内营养组血清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缩短,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减少,但体重增加低于晚期组(均P<0.05).两组置管耐受率及肠内营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内营养前后白蛋白增加量、肠内营养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部症状、体征及血清淀粉酶水平不能作为衡量能否鼻空肠置管及肠内营养的指标;早期肠内营养能更好地改善儿童急性胰腺炎的临床预后,且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0.
摘 要:[目的] 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1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式宫颈癌根治术患者95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26例。[结果] 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患者共38例,发生率为31.4%,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率与手术方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年龄相关(P<0.05),与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手术方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年龄可能是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