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我院从1975年至1986年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91例,其中非典型增生109例(轻度28例,中度69例,重度12例),原位癌82例,全部有细胞学、碘液试验及病理对照,86例有手术后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阴道镜所见(见表1)同级病理诊断可同时有一个以上阴道镜图像。本表数目是按取活体数计算,同一病人同一阴道镜图像  相似文献   
32.
致癌因素的研究表明,外因有化学物质、放射线、病毒等;内因有年老、遗传、激素、营养、免疫等.内因又以免疫因素最重要.人体免疫监视防御系统功能降低,结合其他致癌因素始可能癌变。最近,作为第四种癌疗法的免疫疗法受到注意,认为是一重要的辅助疗法.中医的“同物相克,相似物可治相似物”的道理,认为附生于植物的腐朽菌多孔菌类(Poly  相似文献   
33.
34.
麦角碱及其衍生物有多种神经内分泌药理活性,目前临床应用者已逾十种,其中最受重视的是1968年由瑞士山道士Fluckiger等研制的溴麦角隐亭。在欧、美、日本及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进行十余年的临床研究表明,它是神经内分泌药物领域内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一、制备和性质溴麦角隐亭(2-Bromo-α-ergocriptine;Bromocriptine)为肽麦角碱麦角隐亭经溴化成盐而得。麦角隐亭为D-麦角酸与一环状三  相似文献   
35.
致癌因素的研究表明,外因有化学物质、放射线、病毒等;内因有年老、遗传、激素、营养、免疫等.内因又以免疫因素最重要.人体免疫监视防御系统功能降低,结合其他致癌因素始可能癌变。最近,作为第四种癌疗法的免疫疗法受到注意,认为是一重要的辅助疗法.中医的“同物相克,相似物可治相似物”的道理,认为附生于植物的腐朽菌多孔菌类(Poly  相似文献   
36.
一、为什么要对中药编码中药是祖国医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对世界医药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学习过程中使我感到,由于中药的品种复杂,药味繁多而且从药名中很难推断出药材的性味、功能,这就为我们更好地掌握、运用和深入研究中药造成了困难。尤其对初学中医的同志觉得记中药难,至于掌握和灵活运用就更难了。中药房“抓  相似文献   
37.
核素骨显像在肿瘤患者随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核素骨显像在恶性肿瘤患者随诊中的意义。方法 :1 0 0例恶性肿瘤患者行 2 75次常规99mTc 亚甲基二磷酸盐 (MDP)全身骨显像。观察分析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结果 :首次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 1 8例 ,第 2次骨显像发现骨转移瘤 1 4例 ,第 3次及第 4次骨显像分别诊断骨转移瘤 1例与 2例。首次骨显像到发生骨转移的时间为 2~ 2 4个月 ,平均 7个月。结论 :定期复查骨显像能及时发现骨转移瘤 ,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3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仿生物电刺激技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下)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流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D)比值。结果经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后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灌注均较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仿生物电刺激能增加薄型子宫内膜厚度和提高内膜血流灌注,从而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Brink量表评估压力性尿失禁女性盆底肌张力与患者临床特征、下尿路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134例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Brink量表评估盆底肌张力,采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Brink评分与患者临床特征、尿失禁症状问卷结果、尿动力学结果、排尿日记数据、尿垫试验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Brink量表平均分为(8.67±1.35分,SD=2.03),Brink评分与年龄、阴道分娩次数、子宫切除手术史、尿失禁症状相关(P<0.05),与排尿日记尿漏次数及尿垫试验重量无相关性。结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盆底肌张力较好,Brink量表在临床盆底肌功能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妊娠妇女盆底肌肉在妊娠期间生物反馈训练中的肌电图变化,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在预防尿失禁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39例未生育低危孕妇,进行4周的生物反馈训练,以最大自主收缩将EMG数据标准化,用表面肌电图标准化振幅的平均值评估盆底肌肉的肌电图结果,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盆底肌肉的肌电图振幅在每次收缩时及每一次生物反馈训练周期结束时都稳定增强,训练前后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危妊娠妇女的孕1 8~1 9周进行4周生物反馈训练可增强盆底肌肉的肌电活动,提示盆底肌肉训练可能在预防产后尿失禁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