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卡托普利是第一个口服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自1977年问世以来,其抗高血压疗效已得到公认,1980年美国食品管理局批准用作治疗难治的高血压,顽固性心力衰竭[1]。其机理主要通过抑制局部、中枢的ACE,减少血流中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  相似文献   
13.
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云  李玉会 《健康天地》2010,4(1):36-36,38
目的:研究应用疼痛评估标尺,评估癌症疼痛,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止痛药,提高止痛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随机选择110例使用止痛剂的中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主观疼痛评估和生活质量测评取得数据;然后应用疼痛评估标尺测出疼痛强度等级,绘图连曲线,根据图表进行应用护理干预之后再次进行疼痛评估和生活质量测评进行自身对照。结果:应用疼痛评估标尺和护理干预之后病人疼痛强度低于自身对照前;生活质量高于自身对照前;自身对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疼痛评估标尺能够准确评估病人疼痛强度,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增强了止痛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了肿瘤专科护士疼痛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与改进措施,提高PICC末端到理想位置的成功率.方法:改良picc穿刺时的体位,在置管过程中指导病人正确体位,采取半卧位,导丝外撤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PICC异位的发生,使导管置入到上腔静脉.结果:改良PICC穿刺体位的研究组142例异位率为4.22%,较对照组156例异位率26.9%比较,P<0.001.结论:2010年2月后改良PICC穿刺体位后能够减少异位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以前瞻性设计对62例糖尿病患者,病程在3-12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的降糖及降压等治疗:治疗组在降压和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PK。治疗前后观察脑血管血流、血液粘稠度,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1)PK能使脑血管中大脑前动脉(MCA)的高流速恢复正常;(2)低切变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明显下降;(3)甲襞微循环检测的权值下降,流速增快,红细胞聚集减轻。  相似文献   
16.
毒性弥慢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GD),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病,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在GD的发病机制中,不仅有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异常,研究还发现其发病与细胞凋亡及凋亡的调控异常有关。近年来,人们采用特殊的单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分析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伊川县人民 医院在 2018 年 3 月 10 日至 2019 年 2 月 8 日收治的 80 例子宫肌瘤患者,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 40 例(实 施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对照组 40 例(实施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将两组的盆腔粘连情况、总有效率、并发症发 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盆腔粘连情况方面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 疗总有效率为 87.50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6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7.50 % (脏器损伤患者 1 例、出血患者 1 例、感染患者 1 例),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1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将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进行比较后,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 术在多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频服小承气汤治疗中风后便秘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中风的常见伴随症状之一,尤见于中风急性期,而对于神经功能损伤严重,度过急性期但仍需卧床的患者,便秘也很常见。RobainG等对152倒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便秘的发牛率为60%。并表明便秘可加重卒中患者脑部损害,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国内有医学统计,脑卒中患者的死亡诱蚓10%为便秘。黄小波等的观察发现,大便秘结时,排便用力过度可以增高颅内压,导致卒中病情加重;庄礼兴等认为,便秘对于出血性卒中患者是一个不良信号,会使血压上升,诱发再次出血。  相似文献   
19.
近2年来,我们应用黄茂注射液、极化液加硫酸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且病例选择62例中男24例,女38例;年龄12~40岁。病程为1周~2年。均有活动后胸闷、心悸,全身乏力等典型临床症状;其中40例有典型上感病史,2例有胃肠病史。心脏检查:心电图异常59例。病原学检查用超敏感的多聚酶链反应法(PCR),其中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阳性38例,腺病毒9例,轮状病毒1例,流感病毒4例,病毒检测阴性10例。62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座谈会拟定的心肌炎诊断标准,并排除其它心肌病变可能。1.2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可达龙(盐酸胺碘酮)早期静滴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对心律失常性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自2004年1月-2006年2月收住我院急诊CCU病房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组:52例,对照组:5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扩冠、抗凝、时间窗范围内溶栓等治疗,治疗组给予NS100ml+可达龙300mg静滴一次,半小时-1小时滴完。24h内监测血压、心率、心电监护、电解质及胸痛等情况。结果治疗组:24h内总心律失常发生者24例,占46.1%,因恶性心律失常死亡者4例,占7.6%;对照组:24h内总心律失常发生者34例,占62.9%,因恶性心律失常死亡者7例,占12.9%。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早期预防性静滴可达龙,24小时内总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下降,因心律失常导致的死亡率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