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利用高速磨钻行头颈部开窗、个体化病灶清除联合打压植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前MRI上坏死骨的体积测量以及CT片上坏死部位的测定,采用头颈部开窗个体化病灶清除联合打压植骨治疗成人Ⅰ-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34髋,按照世界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本组Ⅰ期6髋,Ⅱ期22髋,Ⅲ期...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观察大鼠海马内注射内皮素(endothelin,ET)-1是否导致大鼠痫性发作和海马硬化.方法 立体定位在成年大鼠海马CA3区内分别注射1 μL ET-1(200 pmol,15只)、海人酸(kainate,KA 5 pmol,15只)或磷酸盐缓冲液(PBS,0.01 mol,8只),观察大鼠行为学、脑电及对侧海马病理学改变.结果 海马注射PBS后大鼠未见痫性发作,脑电图呈10~15 Hz、150-200μV基本节律.注射ET-1或KA 2 h内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痫性发作和脑电图异常改变(尖波或尖慢波),KA组3-5级发作率高于ET-1组(86.67% vs 16.67%,P<0.05).部分ET-1和KA组大鼠在给药后2~3周可见癫痫样发作行为学改变.与PBS组比较,El-1和KA组给药后48 h对侧海马各区Nissl染色细胞数明显减少,GFAP表达增强(P<0.05);给药后30 d,对侧CA3区和门齿区苔藓纤维出芽评分高于PBS组(P<0.05).结论 海马注射ET-1可以导致大鼠癫痫样行为改变和海马硬化.  相似文献   
113.
对2016—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督抽查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以《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为依据,对公布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纵观所有公布的问题,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临床试验各参与方都需加强学习与合作,以确保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114.
调拌方法对磷酸锌黏固剂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调拌方法对磷酸锌黏固剂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名护士在环境温度和湿度,调拌比例、时间、频率均相同并使用同一调拌用具的条件下,分别用单向旋转法、正反双向交替旋转法和上下提拉折叠法3种临床常用的调拌方法调拌磷酸锌黏固剂,调拌后装入高10 mm、内径5 mm的塑料圆柱形模具内,待凝固后取出,测试其抗压强度。结果采用正反双向交替旋转法调拌的磷酸锌黏固剂材料的抗压强度最大,为(106.11±4.82)MPa;上下提拉折叠法调拌的材料抗压强度次之,为(77.57±6.26)MPa;单向旋转法调拌的材料抗压强度最小,为(54.41±5.08)MPa。后两组均未达到临床要求的抗压强度100 MPa,而正反双向交替旋转法调拌的材料达到了临床要求。结论临床上使用磷酸锌黏固剂时,建议采用正反双向交替旋转法调拌。  相似文献   
115.
李灏  余洁  桑琳 《河北中医》2023,(8):1302-1305
目的 观察新生化颗粒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2组,对照组51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新生化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出血量、休克指数(SI)、血压、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统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48/51),对照组总有效率92.16%(47/5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24 h内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2组休克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T、TT均较本组治疗前缩短(P<0.05),FIB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浆PT、TT短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