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篇
  4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用氯吡格雷(clopidogrel)治疗早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对病人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ligand,sCD40L)的影响,了解该药对ACS斑块稳定性和免疫炎症抑制的作用。方法128例初次确诊为ACS病人分为常规治疗组62例和氯吡格雷治疗组6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ACS病人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氯吡格雷治疗组66例ACS病人治疗后血清sCD40L水平从(11.8±3.1)μg/L下降至(5.7±3.0)μg/L,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早期ACS,可明显降低病人sCD40L水平。  相似文献   
82.
目的:优选肉苁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根据肉苁蓉中各药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在单因素考察影响提取物出膏率和有效成分含量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提取物麦角甾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麦角甾苷提取因素的工艺溶剂乙醇浓度、液料比及提取时间进行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中加入10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h。结论:该工艺下的肉苁蓉中麦角甾苷含量提取可达0.397%。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TRFIA法测定HBV-M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MEIA法和TRFIA法同时测定104份随机样本乙肝五项标志物.结果两种方法测定HBsAg、HBsAb、HBeAg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8.1%,96.2%,99.0%,经配对资料卡方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HBeAb结果符合率为90.9%,x2=4.0,P<0.05,有显著差异.TRFIA法用1:30稀释血清检测HBcAb,而MEIA法是用原血清,故结果无可比性.结论TRFIA法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除HBeAb诊断特异性稍欠佳外,其余四项指标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不同程度微量蛋白尿患者血压控制程度对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及高血压科住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4例,根据尿清蛋白/肌酐(UACR)水平,将30 mg/g≤UACR<100 mg/g作为Ⅰ组(50例),其中血压控制良好〔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且舒张压<90 mm Hg〕者25例,血压控制不良(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者25例;100 mg/g≤UACR<200 mg/g作为Ⅱ组(34例),其中血压控制良好者17例,血压控制不良者17例;200 mg/g≤UACR<300 mg/g作为Ⅲ组(30例),其中血压控制良好者15例,血压控制不良者15例。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将患者分为血压控制不良组(57例)、血压控制良好组(57例)。测量患者血压、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CR、血管弹性功能〔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及中心动脉收缩压(CSP)〕。结果 血压控制不良组年龄高于血压控制良好组,血糖低于血压控制良好组(P<0.05)。血压控制不良组收缩压、脉压、UACR、BaPWV、C-FPWV、CSP均高于血压控制良好组(P<0.05)。Ⅱ、Ⅲ组C-FPWV、CSP均高于Ⅰ组,Ⅲ组脉压、BaPWV均高于Ⅰ组(P<0.05);Ⅲ组BaPWV、C-FPWV、CSP均高于Ⅱ组(P<0.05)。Ⅰ组血压控制良好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UACR、C-FPWV、CSP均低于血压控制不良者(P<0.05)。Ⅱ组血压控制良好者收缩压、脉压、UACR、C-FPWV、CSP均低于血压控制不良者(P<0.05)。Ⅲ组血压控制良好者收缩压、脉压、C-FPWV、CSP均低于血压控制不良者,舒张压高于血压控制不良者(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是血压控制良好组患者C-FPWV的影响因素(β=0.526,P<0.05);年龄、收缩压、脉压、UACR是血压控制不良组患者C-FPWV的影响因素(β=0.031、0.034、0.048、0.023,P<0.05);舒张压、脉压、UACR是血压控制良好组患者CSP的影响因素(β=0.349、0.225、0.111,P<0.05);年龄、脉压、UACR是血压控制不良组患者CSP的影响因素(β=0.321、0.243、0.113,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存在动脉弹性功能异常,随微量蛋白尿增加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受损程度加重,动脉弹性功能受损与微量蛋白尿及血压控制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6.
背景:单独使用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易造成股骨头凹陷和内部显微结构的崩溃,因而需要自体骨等材料进行填充支撑,而骨髓干细胞移植能使股骨头塌陷的发生率降低。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植骨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骨外四科住院的33例采用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入髓腔内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 结果与结论: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入髓腔内治疗股骨头坏死后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增加,疼痛消失,能从事各种劳动;X射线片或CT检查显示股骨头正常30髋,占79%;疼痛明显减轻,行走基本正常或者轻微跛行15髋,占40%;行走间距延长35髋,占92%;髋关节功能障碍明显好转24髋,占63%。提示髓芯减压植骨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改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局部血供,促进坏死骨质吸收和骨质修复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虽然近几年来有关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主要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异质性、分化与融合的问题、修复组织的机制、免疫性及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建立食管反流模型探讨食管反流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方法①实验1:将4只SD大鼠分别设为实验和对照组。实验组制成食管反流模型,两组均在结扎封闭肠腔,向胃腔注入亚甲蓝1 ml。②实验2:将3只SD大鼠制成食管高位反流模型,食管内加压注入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咽部反流表现。③实验3:将3只SD大鼠制成食管高位反流模型,加压注射泛影葡胺造影剂,在X线下动态观察咽部反流表现。④实验4:将大耳白兔2只制成食管高位反流模型,加压注射泛影葡胺造影剂,在X线下动态观察咽部反流表现。⑤实验5:大耳白兔2只,以10%硫酸钡混悬液替代泛影葡胺,余同实验4。结果实验1中,实验组大鼠食管充满蓝色,气道有不同程度蓝染;对照组仅部分食管蓝染。实验2中,随着反流启动压力的增加,可见实验用水从大鼠咽部向上溢出,喷洒在不同平面,喷入喉腔时见到气管收缩。实验3中,X线下观察造影剂形成反流时咽部呈喷嘴,并见向咽上喷洒和少量造影剂进入气管。实验4中,X线下观察反流在咽部呈喷嘴,并经此喷射入口、鼻和咽喉,喉和气管内见少量造影剂;反流压力增高时,更多造影剂喷出。实验5中X线下见到明显的咽部鸟嘴、经咽喷洒和雾状物进入喉腔、气管甚至到达肺部。结论实验证实了研究者的临床假设:由胃食管气道反流激惹了以咽喉为中心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并证实食管反流状态下的咽喷嘴及其由溢出、喷洒和喷出(spilling、spraying、spurting)组成的3S现象,为探讨胃食管气道反流所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9.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在人群中普遍存在,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及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为了解BE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EA的关系,本文复习近年相关文献,从病理生理基础及诊断、治疗方法入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三者的病情进展过程为正常食管黏膜-GERD-BE化生-BE低度和高度异型增生-EA。故BE的治疗应以减轻GER症状为主,并定期筛检和评价预后,以早期发现EA。  相似文献   
90.
目的: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寿地仙颗粒中麦角甾苷含量的方法。方法:实验采用C18柱,流动相:甲醇(A),乙腈(B),0.3%冰醋酸(C),梯度洗脱,在329nm检测波长处检测。结果:麦角甾苷的进样量为0.305~1.525μg时,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9);测得麦角甾苷平均回收率为113.03%,RSD为1.15%(n=5);方法的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7%(n=5)。结论: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所测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益寿地仙颗粒质量控制的一个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