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篇
  4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我们检测了人乳腺癌原代细胞以及MCF-7中的CD44和CD24表达情况,并检测了其中不同细胞亚群的端粒酶的表达活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正>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由于发病缓慢,往往易延误诊断,所以给治疗上带来一定困难。我们从1989年至1996年对18例结脑在全身治疗的同时,采用鞘内注入异菸肼、地塞米松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高中生谷丙转氨酶(AⅡ)升高相关因素。方法分析大连市2005年高考体检数据,结果17954名高考学生中检出ALT升高49名,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7名(男3名,女4名),HBsAg阴性42名(男35名,女7名);HBsAg阳性组ALT平均值(193.7IU/L)高于HBsAg阴性组(139.5IU/L);其他相关数据(体重指数、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HBsAg阴性组均显著高于HBsAg阳性组;近5年大连市高考学生体检HBsAg阳性检出率有所下降,而体重指数(BMI)则呈持续升高趋势。结论肥胖对高中生肝脏功能的影响日渐突出,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又一重大疾病一脂肪肝的主要病理基础。肥胖的防治需要包括学校、学生、家长的社会参与,充分认识其对健康的影响、增强防治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正> 我科从1983年至1989年6月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倒模面膜术治疗色素沉着性皮肤病8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女性54例,男性26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46岁,以20至25岁多见;病程最短半月,最长3年。病种:其中黄褐斑48例,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血清sCD40L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以发生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塞为试验观察终点,依血清sCD40L水平将220例入院时胸痛时间不超过12小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分为五组:Ⅰ组(<1.93μg/L)39例;Ⅱ组(1.93~3.50μg/L)41例;Ⅲ组(3.51~5.00μg/L)51例;Ⅳ组(5.01~6.30μg/L)46例;Ⅴ组(>6.30μg/L)43例,观察各组患者在不同随访观察时间段内发生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塞的百分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sCD40L水平。结果在最初24小时内,5个组发生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塞的百分率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在随后的72小时、1个月和6个月随访观察时间内,Ⅳ组和Ⅴ组患者发生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塞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前3个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清sCD40L水平增高(>5.00μg/L)的ACS患者,随观察时间的推移,发生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塞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动态观察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方法 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水平;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 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前相比,sCD40L及hs-CRP水平在支架置入后7,14,21,30,90和180 d均明显降低(P<0.0001);支架置入后7,14,21,30,90和180 d五个组之阀相互比较,sCD40L及hs-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支架置入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sCD40 L及hs-CRP的水平均明显偏高,在支架置入后随之降低.sCD40L及hs-CRP水平变化对评价临床药物干预效果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8.
背景:恢复桡骨远端骨折稳定性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法效果均不十分理想。采用微创手术修复桡骨远端骨折创伤较小,全螺纹空心钉可增加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微创全纹空心螺钉加压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适用于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骨折累及关节面但骨折块小于等于2块的患者。目的:试验假设微创闭合复位与全螺纹空心螺钉内固定修复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性更好,更有利于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方法:以前瞻、随机、对照方法设计临床试验方案,将中国辽宁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骨外科门诊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为C型臂X射线机透视辅助微创闭合复位与全螺纹空心螺钉加压内固定组,常规切开复位(包括掌侧和背侧切开)与锁定钛板内固定组,均固定24周。主要结局为术后24周骨折端X射线以及CT检查;次要结局为以PRWE问卷功能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以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评估骨折愈合速度,以目测类比评分变化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程度。试验在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NCT02784678)。试验经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讨论:研究试图证明以微创闭合复位复合全螺纹空心钉内固定方法修复桡骨远端骨折较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更有优势,修复后骨折断端稳定性好,可早期开展腕关节功能康复而有利于功能恢复,若试验结果达到此目的,将为桡骨远端骨折的外科干预手段提供更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慢性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90例,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无MS的T2DM患者(单纯T2DM组,40例)和合并MS的T2DM患者(T2DM合并MS组,50例)。以体检健康且血糖正常者4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3个组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并作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2DM合并MS组腰围、臀围、腰臀比(WHR)、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G)、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及空腹胰岛素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T2DM组(P0.05),单纯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单纯T2DM组、T2DM合并MS组HOMA-IR和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依次升高(P=0.000),HDL-C水平依次降低(P=0.000),年龄及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MS患者HOMA-IR与空腹血糖、TG及腰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9、0.315、0.332,P=0.000),与HDL-C呈负相关(r=-0.188,P=0.000);hs-CRP与空腹血糖、TG及腰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68、0.172、0.338,P0.05);HOMA-IR与hs-CRP呈正相关(r=0.353,P=0.019)。结论 T2DM合并MS患者的HOMA-IR与致动脉粥样硬化、全身慢性炎症以及TG/HDL-C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解决野外便携式高频止血器在无市电情况下为锂离子电池充电的方案和应用。方法:采用汽车24V电瓶提供充电电源,使用CN3704(D/D电源转换)脉宽调制集成块为锂离子电池充电。结果:能提供电流4~8A,电压为16.8V的充电能力,并具有涓流、恒流和恒压充电效果。结论:对使用容量为4000mAh/节、电压3.7V/节,由8节组成2并联4串联电池组的锂离子电池提供4A以上的电流充电,2h左右可充电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