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选择2004-10/2005-07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的患者33例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男14例,女19例;年龄范围43~81岁。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0.4s/周扫描,其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共评价33例患者的396个冠状动脉节段,可用于诊断者344个节段,约占86.9%。对符合评价条件的冠状动脉节段16层螺旋CT诊断≥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7%,94.3%,78.0%,97.0%。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心病26例,非冠心病7例,16层螺旋CT发现冠心病患者含钙化节段59个,无钙化节段215个,非冠心病受检者中检出含钙化节段3个,无钙化节段67个。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05)。16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作为筛选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16层螺旋CT可发现冠心病与非冠心病冠状动脉钙化的差异,钙化广泛者应建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联合MRCP在肝外癌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常规MR扫描基础上行MRCP检查及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变征象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0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包括胆管癌15例、壶腹癌5例、胰头癌7例、壶腹周围十二指肠癌1例、胆囊癌2例,其中1例胰头癌漏诊,2例胆管癌和1例壶腹癌误诊为炎症,病灶定性诊断准确率和组织起源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7%、93.3%.结论:高场MRI动态增强和MRCP技术的联合应用能为肝外癌性胆道梗阻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陈文娟  柏朋刚  李江山 《中国肿瘤》2014,23(12):1044-1048
[目的]通过量化的方法研究宫颈癌图像引导下调强放射治疗(IGRT)中靶区与危及器官体积及空间变化。[方法]选取10例调强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放疗前用锥形束CT(CBCT)扫描采集连续3d的CBCT图像,后每周1次CBCT图像,共采集第1-3d及第2-6周8组图像(Plan1-Plan8),分析靶区及危及器官的体积变化,同时使用体积差异法和DICE相似度法评价空间位置的变化。[结果]肿瘤原发病灶(GTV-T)治疗前体积(Plan1)59.26±24.83cm^3(36.30-82.22cm^3),治疗后体积(Plan8)16.40±3.71cm^3(12.96-19.83cm^3),治疗前Plan1与治疗中Plan3-Plan8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体积差异法评价变化范围:GTV-T为4.57%-44.05%,GTV-N(盆腔转移淋巴结)为-3.99%-14.24%,CTV为-4.36-10.03%。使用DICE值法评价靶区、危及器官均值及变化范围分别为:GTV-T 0.71±0.13(0.34-0.92),GTV-N 0.56±0.21(0.46-0.73),CTV 0.85±0.03(0.82-0.85);膀胱0.59±0.16(0.52-0.88),直肠0.67±0.21(0.59-0.87),小肠0.68±0.11(0.54-0.88)。[结论 ]放射治疗后宫颈原发肿瘤相对于治疗前明显缩小,空间位置及危及器官均有明显的变化。放射治疗中采用量化标准评估宫颈感兴趣范围的变化,可及时修改放射治疗计划,保证肿瘤照射剂量和减少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94.
王行宽教授是第2、3、4、5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临证50余载,精于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及肾、内分泌等疑难杂症诊治,屡起沉疴。每常根据脏腑生化制约的相关性.在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症上治疗上强调多脏调燮,综合治理,杂病尤倡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95.
陈光斌  李江山  石磊 《安徽医药》2011,15(12):1531-1533
目的探讨在CT三维血管成像指导下进行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阴茎异常勃起的临床价值。方法 3例外伤性阴茎异常勃起,术前行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根据CT结果行阴部内动脉栓塞治疗,术中选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出血动脉,术后1周行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了解阴茎血供情况。结果 3例术前CT检查提示阴茎海绵体假性动脉瘤,行选择性阴部内动脉栓塞后,阴茎异常勃起消退,术后1周复查CT检查提示出血消失,随访两年阴茎勃起正常。结论 CT三维血管成像对外伤性阴茎异常勃起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同时可用于指导介入治疗及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96.
目的 通过量化方法研究IMRT前与放疗中期靶区及正常组织体积与空间位置的变化。方法 选取 40例经过IMRT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剂量达27 Gy (15次)时各扫描1组CT图像。临床医生分别在这两组CT中勾画出靶区与OAR。通过Pinnacle计划系统图像配准把第1次靶区与OAR映射至第2次CT图像上。分析靶区与各OAR体积变化,并使用体积差异法和DICE相似度法来评价空间位置变化情况。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疗前和放疗15次的原发灶GTV、盆腔转移淋巴结GTV均不同(P=0.000、0.000)。使用体积差异法评价原发灶GTV变化率平均为(38.64±19.50)%,范围 3.16%~86.49%;盆腔转移淋巴结变化率平均为(42.49±25.68)%,范围 2.79%~87.42%; OAR中膀胱体积变化率最大,平均为(55.13±33.40)%,范围 3.25%~116.01%。使用DICE值法评价,原发灶GTV平均为 0.50±0.18,范围 0.10~0.85;盆腔转移淋巴结GTV平均为 0.31±0.20,范围 0.00~0.71,OAR中直肠DICE参数最小,平均为 0.57±0.14,范围 0.18~0.76。结论 IMRT宫颈癌患者疗前和疗中靶区及正常组织体积与空间位置发生明显变化,应及时修改放疗计划确保靶区足够剂量,同时避免OAR超过剂量限值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7.
振腹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痛经是年轻女性,尤其是未婚未育女性的常见病,是一种心身疾病,是指生殖器官并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在我国妇女中的发病率为33.05%,青春期女性发病率约为59.55%。有研究显示,原发性痛经以实证居多,而实证中又以寒湿凝滞证居多。笔者将中医传统推拿振腹疗法用于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治疗,观察对其主要症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脑膜瘤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脑膜瘤及其周围组织的显示能力,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脑膜瘤病人33例,均行CT平扫和双期注药、一次延迟CT血管造影检查.图像送至SUN工作站后处理,观察瘤体影像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 16例为前、中颅凹单发脑膜瘤,9例为额颞叶、8例为顶叶脑膜瘤.重建图像显示瘤体充分强化,颅骨、血管、肿瘤三者立体关系显示清楚.主要征象包括:血管被肿瘤包绕,颅骨受侵犯,肿瘤周围组织移位等.结论 双期注药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充分显示脑膜瘤的影像特征,重建后可清楚显示肿瘤、血管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评估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比较和探讨不同神经节段腧穴对高位颈髓横断后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在大鼠胃部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对大鼠C3颈髓节段进行横断脊髓的处理后,观察针刺其足三里、内关、胃俞三个不同神经节段腧穴后大鼠胃内压的变化.结果 (1)针刺前后比较:横断前针刺足三里穴组、内关穴组,胃内压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胃俞穴组,胃内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颈髓横断后,针刺足三里组、内关组,胃内压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胃俞组,胃内压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横断前后差值比较:针刺足三里组、内关组,与横断前相比,胃内压差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胃俞组,与横断前相比,胃内压差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位颈髓及脊髓上中枢对不同神经节段腧穴调节胃内压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神经节段腧穴调节胃内压的神经传导途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