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清解抗感合剂是本院医疗机构制剂,来源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感肺炎的临床经验方,由三叶青、荆芥、前胡、甘草等6味中药组成,具有疏风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素体肺卫气虚,易感风邪,有感冒、时行感冒易感史,或鼻咽不适,或微咳,舌红、苔薄白者。方中前胡具有降气化痰之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等角型吡喃香豆素类成分,多用于治疗风热咳嗽痰多气喘的气管及支气管炎。为制定清解抗感合剂的质量标准,有效控制制剂质量,本研究采用TLC及HPLC对合剂进行研究,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根据蟾酥有效成分难溶于水、血药浓度波动大、易产生毒副作用等特点,将蟾酥与灵芝联合应用后制成复方蟾酥缓释滴丸,以改善蟾酥的副作用。方法:以聚乙二醇4000(PEG4000)和硬脂酸为基质,利用熔融法制备复方蟾酥缓释滴丸。以滴丸滴制情况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滴丸成型因素。以圆整度、丸重差异及释放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复方蟾酥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药物-基质(1∶2),PEG4000-硬脂酸(5∶1),熔融温度80℃,滴距8 cm,冷凝液管口温度50~5℃;缓释滴丸在体外释放达12 h,符合Ritger-Peppas方程模型。结论:优选的复方蟾酥缓释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能够使蟾酥的血药浓度波动降低、毒副作用减少,符合临床治疗需要。复方蟾酥缓释滴丸的释放更接近于non-Fickian扩散,其释药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两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33.
1 病例报告 男,34岁.右足间歇性肿痛4 a,加重1个月入院.4 a前饮酒后出现右足背疼痛、跛行,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以后每隔4~5个月发作1次,疼痛常在夜间发作.入院前1个月,局部疼痛明显加重,X线片检查诊断右足第一跖骨基底部骨结核,经抗结核治疗症状减轻不明显.行CT检查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收住院.查体:右足背内侧局部皮温略高,压痛明显,无搏动,持续性剧烈疼痛,夜间为甚.t36.9℃,WBC11.7×109/L,ESR18 mm/h,AKP47 W/L,PPD(-)ELISA(-).初步诊断:右足第1跖骨基底部动脉瘤样骨囊肿.行手术治疗.术中病理:右足第1跖骨基底部凿开骨皮质后骨质发黄,髓腔内局限性囊腔大小 1.5 cm×1.7 cm,腔内充满黄白色脓液,质稠量约8 ml,少许脓苔,囊腔周围骨质硬化.术中提取脓液行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骨质送病理检查.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理检查:大量中性粒细胞,夹杂多量死骨,符合骨脓肿改变.  相似文献   
34.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继发性病变如氧化应激、凋亡等会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损害.microRNAs(miRNAs)是一类新型的小非编码RNAs,其通过沉默翻译或干扰靶mRNAs的表达调控蛋白质的产生和细胞功能.SCI改变了氧化应激、炎症和凋亡等许多继发性损伤相关的miRNAs的表达.本综...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2011—2012年青海省可疑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检查情况,找出痰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方法收集2011—2012年青海省46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的可疑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检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2年共登记可疑肺结核患者36204例,对其中34785例进行了结核菌痰涂片检查,痰检率为96.08%。检出涂阳肺结核患者4795例,检出率为13.78%;2011年和2012年涂阳患者检出率分别为14.22%和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0,P〈0.05)。镜检97358张痰涂片,痰标本质量合格率为82.04%,共检出11161张阳性涂片和86197张阴性涂片,阳性片检出率为11.46%;不同性状痰标本的涂片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29.48,P〈0.001);涂片数和阳性检出数以第二季度最多,其次为第三季度和第一季度,第四季度最少;痰涂片阳性检出率在第三季度最高,为12.28%,其次分别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检出率分别为11.68%、11.02%和10.90%,不同季度痰涂片标本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71,P〈0.001);农业区登记的涂片数和阳性检出数最多,分别占总涂片数和阳性检出数的50.43%和51.25%,其次为牧业区,城镇最少;痰涂片阳性检出率城镇最高,为15.47%,明显高于牧业区和农业区,不同地区痰涂片标本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12,P〈0.001)。结论继续保持95%左右的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痰检率;注意收集合格痰标本;加强一、二、四季度痰涂片检查质量;加强牧业区、农业地区痰涂片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36.
骨膜下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2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小腿前内侧出现一“蚕豆”大小的肿块,无痛,质较硬,无移动,局部皮肤无异常。此后,肿块逐渐增大,故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6.5℃,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5/75mmHg。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左小腿前内侧的胫骨中下1/3处有一约8cm×6cm半球形肿块,局部皮肤发亮,可见表浅静脉怒张,皮温较健侧高,肿块质较硬、有韧性、轻压痛,无移动。X线片显示左胫骨中下1/3内侧骨皮质有一约6.5cm长的压迹,骨旁可见一约8cm×5.5cm大小的软组织阴影,未见溶骨性破坏,无骨膜反应(图1)。碱性磷酸酶:659.7U/L(正常值34~114…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聚己内酯载5-氟尿嘧啶(5-FU)纳米粒子对人胆管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安全性及机制。方法:超声乳化法制备载5-FU聚己内酯纳米粒子(5-FU-PCL-NP),观察空载纳米粒子的体外溶血及5-FU-PCL-NP的体外药物释放情况,检测5-FU-PLA-NP对人胆管癌细胞株Hccc-9810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结果:5-FU-PCL-NP成功合成,其载药率为15.1%,包封率为41.9%,溶血试验阴性,5-FU-PCL-NP体外释放5-FU缓慢,其72 h释放率为62.9%。与单纯5-FU比较,5-FU-PCL-NP对Hccc-981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强,IC50明显降低[(1.32±0.12)μg/m L vs.(2.5±0.39)μg/m L],促Hccc-9810细胞凋亡作用明显增强(均P0.05)。空载纳米粒对Hccc-9810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载5-FU聚己内酯纳米粒子5-FU-PCL-NP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效应,可延长5-FU的作用时间窗,对胆管癌细胞有较好的体外杀伤作用,且生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8.
以往一般认为皮片越厚,移植后越难成活,故常采用中厚皮片移植。这种皮片除了色素增深外,由于弹性差,容易收缩粘连,术后往往疤痕挛缩复发,自1979年日本田贞夫用含真皮下血管网全厚皮移植后,国内从1980年开始应用于整形新鲜创面。  相似文献   
39.
陈旧性手部屈指肌腱断裂,常规Bunnell或Kesslers法修复后,在愈合过程中常发生粘连致功能障碍。为了预防或减少粘连,缩短外固定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株HCC细胞系HepG2和Hep3B分成6组,分别为HepG2空白对照组、HepG2/GDC-0449组、HepG2/GANT61组、Hep3B空白对照组、Hep3B/GDC-0449组、Hep3B/GANT61组。HepG2/GDC-0449组、Hep3B/GDC-0449组采用GDC-0449(靶向SMO),HepG2/GANT61组、Hep3B/GANT61组采用GANT61(靶向GLI1/2)Hh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采用实时PCR检测HCC细胞Patched1、Smoothened、Glioma1、vimentin和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atched1、Smoothened、Glioma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存活克隆计数与死亡细胞计数。结果 HepG2/GDC-0449组和HepG2/GANT61组与HepG2空白对照组比较,Hep3B/GDC-0449组和Hep3B/GANT61组与Hep3B空白对照组比较,Patched1、Smoothened和Glioma1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调,存活克隆计数减少,死亡细胞计数增多,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增高,vimentin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HepG2/GANT61组较HepG2/GDC-0449组抑制作用更明显,Hep3B/GANT61组较Hep3B/GDC-0449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 GDC-0449和GANT61 2种抑制剂均可有效抑制HepG2和Hep3B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叶细胞转化,增加细胞凋亡,其中GANT61抑制作用更明显。抑制Hh信号通路可有效影响HCC细胞的生长和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