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测定盐酸小檗碱片的含量.方法:采用改进药典法.结果:经统计分析,与药典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操作方便、误差小.结论:改进药典法可作为测定盐酸小檗碱片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腹泻是艾滋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多表现为腹泻,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身体逐渐消瘦甚至出现恶液质等状况,是引起艾滋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艾滋病患者中,腹泻的发生极为常见,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腹泻的发生率甚至可以高达90%左右[1].笔者根据本中心的研究情况,结合全国各地艾滋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并参考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文献,将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中医药研究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33.
艾滋病由HIV感染而引起,以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为主要特征,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极高的死亡率,是临床重点防治的一种疾病。体质因素对艾滋病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兹就本中心(广西中医中西医结合艾滋病研究中心)的研究概况结合目前我国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情况,从体质学说的角度对无症状HIV感染期的防治做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34.
刘长林  周彬  李永亮 《医学临床研究》2022,39(3):366-369,373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慢性肾盂肾炎大鼠肾间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丹酚酸B组(12.5 mg/kg丹酚酸B灌胃)、激活剂组(12.5 mg/kg丹酚酸B灌胃+2.5 mg/kg Smad3激活剂SRI-011381腹腔注射),每组10只.模型组、丹...  相似文献   
35.
通过研究不同甲基供体(甜菜碱和氯化胆碱)对脱氮假单胞杆菌发酵产VB12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碱能显著促进VB12的生物合成;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发酵培养基中甜菜碱浓度对VB12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5g/L的甜菜碱下VB12的合成量最高;进一步研究了甜菜碱对脱氮假单胞杆菌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液中一定浓度的甜菜碱可以显著提高δ-氨基乙酰丙酸的合成量,从而促进VB12的合成。  相似文献   
36.
王锦鸿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顾问。长期从事临床、科研工作,对肿瘤方面造诣尤甚。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王师治疗肺癌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高体三教授,河南省邓县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1958年在河南中医学院进修。1959年留校任教。曾任河南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南分会理事,河南省第五、六届省政协委员,中南五省中医系列教材编委及顾问等职。执教期间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者按]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成年成年猝死患者的病因和猝死时间,为预防成年患者猝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8年10月1日-2012年10月30日马鞍山市十七冶医院院257例成年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定三餐就餐时间:早餐时间6:30—8:30,中餐时间11:00-13:00,晚餐时间18:30—20:30;根据猝死时间是否在就餐时间内分2组,并根据不同就餐时间分3组,组间进行比较;猝死年龄以60岁为界分2组,2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57例猝死患者60岁以上(大于60岁者)183例(71.21%);小于等于40岁者15例(5.84%);有冠心病者124例(48.24%),有糖尿病者88例(34.24%),有高血压者75例(29.18%);有脑卒中者61例(23.74%),不明原因者52例(20.23%),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者26例(10.12%),有癫痫者10例(3.89%);小于等于40岁者(总15例)以不明原因死亡者11例;60岁以上组猝死183例,其中猝死时间为就餐时间89例(48.08%),60岁以下组猝死74例,猝死时间为就餐时间29例(39.19%),2组间X。检验,x2=14.77,P〈0.01。结论成年猝死患者以印岁以上多见,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者多见;年青猝死者以不明原因死亡者多见;年老患者猝死时间以就餐时间多见,故就餐可能是猝死的诱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9.
临床资料 均为男性。年龄29~70岁。41~55岁11例(46%)。饮酒史5~30余年。每日饮酒量250~500g10例,500g以上14例。临床特征:①酒精性周围神经病12例(有足跟溃汤及足趾坏疽各1例)。②酒精中毒性脑萎缩3  相似文献   
40.
皮肤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1〕。免疫力低下者尤为易感。本文报导一位 5 8岁的妇女 ,于肾脏移植术后 ,眼部感染带状疱疹并发海绵窦综合征及视神经损害。患者刘×× 女  5 8岁 于 2 0 0 1年 6月 12日因额部疱疹 ,头痛、眼痛 2个月 ,视力下降一个半月。以带状疱疹、眶尖综合征收入院。 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额部疱疹 ,右侧颜面部、眼部皮肤剧烈疼痛 ,右侧颞部、额部、顶部发作性疼痛 ,每次持续数秒到数分种。外院考虑为带状疱疹感染、三叉神经痛 ,给予封闭治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