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8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介绍莫霄云老师采用内针理论结合壮医药线在临床中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32.
目的:基于NLRP-6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制剂经肠镜喷洒于右半结肠单次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行性及作用机理。方法:将3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治疗组口服柴芍六君颗粒配合经肠镜下植入益生菌,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颗粒剂,疗程为12周,观察肠镜下Baron评分、肠道菌群变化及NLRP-6表达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当,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77.8%,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肠镜下Baron评分积分值分别为(5.30±1.46)、(5.15±1.51),治疗12周后为(3.35±1.37)、(3.73±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肠杆菌、肠球菌较治疗前减少,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增多,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LRP-6基因及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表达数均降低,治疗后组内及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柴芍六君颗粒配合经肠镜下植入益生菌可增加优势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减少致病菌群(肠杆菌、肠球菌),调节NLRP-6基因表达,从而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33.
34.
中医对胃动力障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胃肠动力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是近1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消化界广泛关注和瞩目的课题 [1]。胃肠动力研究在我国具有较早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中国现代生理学先驱林可胜教授就曾研究过进食脂肪对移植小胃的运动和分泌的影响 ,并发现了肠抑胃素 (entergastrone)[2]。胃动力障碍是胃肠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 ,多体现为胃运动功能异常 ,特别是胃运动减弱占大多数 ,临床以上腹胀满、餐后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和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为其主要表现 [1],临床常见于特发性胃…  相似文献   
35.
36.
溃疡性结肠炎逐渐成为临床常见的炎症性肠炎,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临床疗效欠佳,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辨证中恰当应用风药,常有画龙点睛之妙。风药有升阳益气、祛风胜湿、发散郁火、升发胆气、通阳止血、引经报使之效。探讨风药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联系,并以防风、升麻、柴胡三味风药及其代表方剂为例论述现代的药理研究,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血糖控制的适宜方法 ,以提高血糖控制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方法将126例ICU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强化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各63例,常规组将目标空腹血糖控制在11.9mmol/L以下,强化组12~24h使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均严格动态监测血糖变化。结果入ICU第2、3、5天强化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1);低血糖、病死、医院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低于或短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危重患者有益,但较常规治疗并不能显著改善危重患者状况和预后。在护理过程中坚持严格动态观察血糖变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可保证危重患者各项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七方胃痛散联合奥美拉唑片治疗活动性胃溃疡患者前后胃黏膜组织学变化。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周治疗时两组均予根除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第2~8周时治疗组(30例)给予七方胃痛散联合奥美拉唑片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奥美拉唑片治疗。治疗结束后,胃镜下取患者胃溃疡周围黏膜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治疗后两组胃镜疗效相似;治疗组胃黏膜厚度和腺体形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方胃痛散能恢复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的胃黏膜形态结构,增强溃疡愈合的组织学质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消滞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临床疗效、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将80例F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中药健脾疏肝消滞散,对照组予吗丁啉,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和空腹胃电图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在缓解早饱、痞满、嗳气、腹胀、便秘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餐后正常慢波治疗后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健脾疏肝消滞散能明显改善FD患者的症状,其可能的机制是调节胃电节律和功率,增加胃动力。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近三年来我院37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溶栓后符合血管再灌注治疗要求的35例,2例未通,其中1例发生室颤,经电除颤无效死亡。结论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细致做好各项护理工作,预防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