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针刺苍白球内侧部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纹状体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1—07/12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生理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Wistar大鼠45只。②选取35只大鼠,应用偏侧纹状体立体定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的方法制备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18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9只,治疗组9只.治疗组:借助脑赢体定位技术将改制的针灸针垂直刺入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患侧苍白球内侧部进行针刺治疗,1次/d,连续治疗1周;然后再应用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进行电针治疗[强度1mA左右(以大鼠能耐受且不激怒、嘶叫为标准),频率为100Hz,连续波1,持续15min,1次/d,连续治疗2周。另取10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在大鼠左侧纹状体区注射含0.2%的抗坏血酸的生理盐水5μL。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不再做任何处理,正常饲养3周。③分别于钊刺治疗前、针刺后1周、电针后1周、电针后2周后于3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阿朴吗啡0.5mg/kg诱发旋转,记录给药后10-40min内各组大鼠的旋转次数。④行为学检测完毕后,按照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说明步骤,取组织匀浆上清液,通过722分光光度仪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含量。⑤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因造模失败脱失17只,进入结果分析28只。①治疗组从治疗后1周开始,旋转次数逐渐减少,针刺治疗后1周,电针治疗后1和2周分别比治疗前减少14.55%,49.50%,67,07%,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帕金森病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明显好转。针刺治疗后1周,其旋转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电针治疗后1和2周,旋转次数明显少于治疗前(P〈0.01)。②模型组大鼠纹状体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组大鼠纹状体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整异不明显(P〉0.05)。模型组大鼠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0.01)。3组大鼠纹状体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刺苍白球内侧部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同时针刺苍白球内侧部可以减轻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对氧化应激所引起的神经损伤且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红皮南瓜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降血糖机理.方法 对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自身对比.具体将红皮南瓜以200 g为一份,清洗后原汁、原味清蒸,给予观察组食用,观察血糖变化.结果 餐中食用南瓜,餐后血糖降低,两餐之间食用,血糖变化不大.结论 南瓜少量食用对血糖影响不大,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保健、辅助治疗食品.  相似文献   
23.
银杏叶总黄酮降压作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 :研究银杏叶总黄酮在大鼠体内对各种血压的影响 ,并观察临床对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 75%乙醇提取银杏叶总黄酮 (0.1g·mL-1) ,给大鼠 1次静脉注射 150~200mg·kg-1,颈动脉插管法分别观察测定正常麻醉大鼠、肾性高血压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的血压变化。提取液 500mg·L-1,用于对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的作用。同时 ,选取临床轻度、中度、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 ,每天早晚各口服 25mL银杏叶提取液(总黄酮 100mg·mL-1)。观察用药前后尿蛋白、血压、NO含量及ET活性变化。结果 :75%乙醇提取液总黄酮对各种高血压大鼠均有明显降压作用 (P<0.01) ;妊娠高血压患者尿蛋白减少 ,NO含量及ET活性降低 (P<0.01)。结论 :银杏叶总黄酮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均有降压作用 ;并能降低妊娠高血压患者体内NO含量及ET活性 ,对妊娠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38岁,因左上下肢无力,右半身麻木,进行性加重3年,排尿困难1个月,于1989年12月24日入院。检查:颅神经无异常,脊柱无畸形,棘突无叩痛。肌力左上下肢3级,右5级。右半身颈口以下痛温觉减退,胸2以下痛觉消失;左半身深浅感觉正常。四肢肌张力高,生理反射亢进。左侧霍夫曼氏  相似文献   
25.
李桂芝 《广东医学》1995,16(4):263-264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16例分析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515011)李桂芝甲亢性周期性麻痹(TPP),是以暂时性低血钾为特征的甲亢病,约占甲亢病的3%~6.8%[1],其经补钾及抗甲亢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搜集1984年以来住院及门诊甲亢性周期性麻...  相似文献   
26.
高龄病人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1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收治1例因地震导致股骨颈骨折的高龄病人,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患者,男性,70岁.于2004年5月体检血常规示WBC125×109.查骨髓示骨髓增生活跃高水平,淋巴细胞占98%,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见图1.遂给予FC(F:氟达拉滨,C:环磷酰胺)方案化疗6个疗程.  相似文献   
28.
29.
李桂芝 《医学信息》2007,20(5):887-887
本人从事医院供应室工作多年,深知院内感染的优劣与供应室消毒灭菌效果的好坏有着密切的、直接的联系。供应室是对全院临床科室提供和保障各类无菌医疗器械的重要  相似文献   
30.
1临床资料 本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老年人股骨骨折38例,其中年龄最小62岁,最大88岁,男17例,女21例,股骨颈完全骨折2例,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2例,股骨颈头下段型骨折4例,股骨颈基底部骨折5例,股骨下段骨折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股骨颈骨折11例,住院期间最长78d,最短时间/8d,在医务人员细心治疗及精心护理下,全部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