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显像仪测定147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流速、脾静脉血流流速,并检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等相关指标.结果:不同证型(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血瘀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无显著性差异;患者门静脉流速、流量,血瘀证与湿热内蕴证比较P<0.05;脾静脉内径,湿热内蕴证与肝肾阴虚证、血瘀证比较P<0.05,与脾肾阳虚证比较P<0.01;脾静脉流速,血瘀证、脾肾阳虚证与湿热内蕴证、肝气郁结证、肝肾阴虚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静脉流量湿热内蕴证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比较P<0.01;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与Ⅲ型前胶原,肝肾阴虚证与湿热内蕴证比较P<0.05.在Child-Pugh分级中,C级脾肾阳虚证发生率最高,A级肝气郁结证发生率最高.结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证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湿热内蕴证和肝气郁结证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2.
B超对食道静脉曲张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3.
卡价苗接种对防治儿童结核病、控制儿童结脑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卡介苗接种质量,进一步在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方面起到更有效作用。现将我市1986~1995年卡介苗接种工作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1卡介苗接种情况1.1.1新生儿卡介苗接种。1986~1995年全市共完成新生地卡介苗接种51990人次,每年接种率均超国家指标,见表1。1.2学龄儿童卡介苗接种小学1~5年级学生按国家计划免疫程序十年来全市区接卡介苗1260350人次,形成了较巩固的免疫屏障。但近年来接种率有下降趋势见表2。1.3为提高卡介苗接种质量和考核卡介苗接种后近期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4.
迟发性皮肤卟啉病(以下称PCT)为慢性肝性卟啉病的一种,是最常见的卟啉病。常发生于成人,表现为光感性皮疹及尿卟啉尿,无腹痛和轻瘫,皮疹的特点是暴露部位轻度到中度日光引起的水疱和大疱,轻微外  相似文献   
85.
药疹是临床各科医疗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的非常严重,甚至造成死亡,为了提高对药疹的认识,本刊特邀请重医一院皮肤科,就药疹有关的一些问题,结合他们的临床经验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86.
23种中药对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23种中药对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并对其中抑菌效果明显的中药进行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半固体药基混合法,微量稀释法.结果:部分中药对1种或几种真菌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射干、菟丝子、黄连、黄柏、黄芩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87.
患者女,26岁,孕1产0,孕30 1周因“慢性乙肝”肝功能异常收入院。超声检查: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在胎盘内部显示一约87mm×63mm×84mm的实质性低回声区,距脐带起始部2.3cm,距绒毛膜壁1cm,向宫腔内隆起,CDFI检查显示有丰富血流信号(图1),内部静脉血流最高流速12cm/s(图2),周边动脉血  相似文献   
88.
<正>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是由一部分心室肌预先激动所致的心律失常综合征,其主要危险是易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而且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室率很快,可达200-220次/分,手术前心电图检查合并预激综合征的病人,在麻醉处理上有一定的特殊性。我院自2006年1月-2012年1月共施行合并预激综合征的手术麻醉3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8岁,手术种类包括子宫切除术2例、阑尾切除术2例、疝气修补3例、胃大部切除术2例、前列腺摘除术1例、骨折切开  相似文献   
89.
深部念珠菌感染的原因及菌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告100例深部念珠菌感染的原因,并作了菌种分析。结果发现深部念珠菌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原发疾病、抗菌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密切关系。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并提出了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90.
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寻找新型抗真菌药物,特别是对耐唑类菌株有效的药物研究已成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迫切需要。本文分类综述近年来临床常用的以及最新研究开发的抗真菌药物,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