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变应性亚败血症(Subsepsis allergica)又名Wissler-Fanconi氏综合征,是少见病.国内至今共有40余例报告,本院今年收治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2.
本文总结了人类皮肤中5羟色胺的代谢通路及由此形成的5羟色胺能系统在人类皮肤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机制。人类皮肤中5羟色胺可能是由黑素细胞合成降解,其代谢中的酶及产物褪黑(激)素在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中有不同的表达。人类皮肤中5羟色胺能系统包括5羟色胺及其代谢中的关键酶和重要代谢成分(如褪黑素),也许正是该系统促成了皮肤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功能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斑秃),因此,研究5羟色胺局部合成和细胞定位对皮肤病理诊断及揭示相关皮肤病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观察黄芪益肾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性、自身前后对照试验.选择临床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予基础治疗后,予加用黄芪益肾颗粒口服,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24 h尿蛋白定量(24UTP)、Cr、尿素氮(BUN)、血钾(K)、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临床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CR、24UTP、Cr、BUN等反映肾功能指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LDL、TC、HDL、HbA1C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血K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益肾颗粒能有效减少尿蛋白,降低肌酐、BUN等,降低血糖、血脂,能保护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4.
23种中药对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23种中药对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并对其中抑菌效果明显的中药进行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半固体药基混合法,微量稀释法.结果:部分中药对1种或几种真菌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射干、菟丝子、黄连、黄柏、黄芩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5.
李桂明  高永良 《重庆医学》1993,22(4):252-252
因大汗腺开口于毛囊,用电灼腋毛术所产生的热量破坏大汗腺及毛囊,除去腋毛,使其腺腔萎缩,腺细胞破坏,使之不能产生足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而达到消除臭味的目的.作者使用电灼腋毛术治疗腋臭症40例,获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6.
本文报告102例局部激素制剂引起的皮肤霉菌感染扩散的病例。在培养基中加入激素做霉菌培养,其结果表明激素可增进霉菌生长。并讨论了激素制剂局部应用的指针、禁忌症、副作用以及皮肤霉菌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7.
酒醋溶液对真菌和细菌的抗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醋溶液对真菌和细菌的抗菌作用李桂明,杨凤翔,蒋玉富,彭纯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皮肤科(邮政编码630042)酒醋溶液是酿酒发酵过程中的产物,具有抗真菌和细菌的作用。本文报告酒醋溶液抗真菌和细菌作用的实验结果。实验方法一、抗真菌活性试验试验前,先将酒醋...  相似文献   
118.
本文报告氟康唑和酮康唑胶囊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氟康唑组和酮康唑组各25例。每天服药2次,每次服1粒胶囊,共5天。氟康唑总剂量为150mg,酮康唑总剂量为2000mg。治疗结果表明,两组的治愈率和真菌阴转率基本相同,两种药物均有效。对50株念珠菌作了体外抗菌活性试验,发现氟康唑的MIC相对偏高,酮康唑的MIC相对偏低,说明酮康唑对白念珠菌、克柔氏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强于氟康唑。据文献报告,在动物体内试验抗白念珠菌活性氟康唑又强于酮康唑。  相似文献   
119.
1979年,Lane和Crawford在SV大T抗原基因转染的细胞中首次发现了p53基因[1].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p53基因是与人类肿瘤关系最密切的基因,它存在两种类型:野生型和突变型.正常情况下,p53基因以野生型参与多种细胞内过程,其产物具有抑制G0/G1期细胞进入XS期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故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而突变型p53基因由于结构变化丧失了上述功能,成为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癌基因之一.现将皮肤恶性肿瘤及其它皮肤疾病中p53基因的突变情况及表达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前后尿微量白蛋白(UALB)等及生存质量.方法把糖尿病病人5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UALB、TRF、NGA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结论葛根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