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1.
<正>高血压病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出血、脑梗死等危急重症的重要危险因素[1]。最新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病患者约2.45亿,控制率仅为16.8%[2,3]。研究表明,中药降压疗效显著,在多靶点稳定降压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护靶器官[4-6]。然而,中医临证组方繁杂,用药规律总结主观性较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受到严峻挑战。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能够系统分析、总结名老中医处方规律[7, 8],对于中医药传承发展和居民卫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9,10]。 相似文献
12.
时下,一些患者一方面要求医生一定要为自己治好病,一方面又对医生的治疗方案产生怀疑。例如,在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时,医生必须争分夺秒地介入或溶栓治疗,但由于介入等治疗较昂贵,患者认为医生是出于赚钱的目的做此选择,因此拒绝,面对这样的情况,医生应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肝动脉栓塞术(TAE)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NENLM)患者的疗效, 分析患者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AE治疗的NENLM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及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评价TAE术后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用中位总生存期(m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评价患者预后, 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9例NENLM患者, 年龄(53.3±10.3)岁(23~74岁), 男23例, 女16例。其中9例为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部位位于消化系统的有31例, 原发灶WHO分级为G1、G2级的共有32例。肝转移瘤血供丰富者有27例, 13例患者肝肿瘤负荷>50%。30例患者联合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SSA)治疗。39例患者共行123次TAE, ORR为38.5%(15/39), DCR为76.9%(30/39)。围手术期无4~5级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中位随访时间38.7(95%CI:31.3~...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护患共同决策方案对肝癌患者营养不良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医护患共同决策方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营养情况、肝功能情况、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上臂中段周径、医院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评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otransferase,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脱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患共同决策方案干预辅助常规临床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肝功能,降低营养不良和脱发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保健,顾名思义,为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防治疾病,即养生。近年来,养生保健的新方法、新产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对这些“新鲜事物”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其实养生保健万变不离其宗,不信,就听听这几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17.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病态血管细胞和凋亡细胞碎片产生病理性蓄积形成的动脉闭塞为特征的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是诱发严重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病理基础,对于其病因病机的探讨一直是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细胞胞葬是一种新型的程序性死亡细胞清除方式,指巨噬细胞将凋亡细胞吞噬、降解,防止继发性坏死的过程,是机体生理过程中一种关键的稳态机制。在病理状态下,胞葬功能障碍造成凋亡细胞、坏死碎片病理性蓄积,导致继发性细胞坏死发生和细胞内毒性内容物不断释放,诱导炎症消退障碍和胆固醇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瘀毒”理论是中医学阐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学说,动脉粥样硬化始于血液凝滞不畅的病理状态,血凝日久,成瘀生毒,瘀毒交互为患,壅塞血脉,从而形成斑块附着脉管,而“瘀毒致变”之论是对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病和疾病演变的的重要认识。从中医理论角度,细胞胞葬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中医“瘀毒”的病因病机存有相似之处。因此,该文以“瘀毒”理论为切入点,探讨细胞胞葬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中的作用机制,并提出运用解毒活血法调控细胞胞葬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策略,旨在为解毒活血法防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6周纯母乳喂养对初产妇一般自我效能、育儿胜任感以及身心状况的影响,分析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02例为研究对象,于产后第2天、产后6周来院复诊时发放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进行评估。按照产后6周内的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组(33例)与非纯母乳喂养组(69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周内一般自我效能感、育儿胜任感、心理状况及机体康复情况。结果产后6周,纯母乳喂养组产妇GSES量表总评分、CPSOC量表总评分均明显高于非纯母乳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喂养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非纯母乳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喂养组产妇产后急性乳腺炎、子宫复旧不良以及体质量控制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纯母乳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6周内采取纯母乳喂养方式,能有效帮助初产妇提高自我效能感与育儿胜任感,并有利于初产妇产后身心康复,对初产妇产后角色顺利转换、积极面对育儿困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产妇产褥期生理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收治的300例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产妇只接受产后住院期间病房护士的常规母乳喂养知识、喂养技巧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产妇产褥期给予电话随访和家访等措施进行延伸式护理干预促进纯母乳喂养和产妇康复.观察2组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母乳喂养率及生理与心理状态,评价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喂养知识知晓率、技能掌握率和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6周,观察组子宫复旧不良、急性乳腺炎、痔疮、产后便秘、体重超重、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6周,观察组产妇发生抑郁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可促进产科护士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实践活动,有利于产褥期健康知识的普及,从而促进母乳喂养顺利实施,对产妇产褥期生理与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