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士下背痛的调查与分析。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40例神经内科护士,调查下背痛发生比例和因素,按照管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传统管理,实验组予优化管理。比较两组神经内科护士满意率;对下背痛的认知;护理前后患者每次持续工作时间、持续弯腰时间、疼痛程度。结果下背痛因素主要有疲劳工作、长时间弯腰、长时间工作和年龄、工龄,实验组神经内科护士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下背痛的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每次持续工作时间、持续弯腰时间、疼痛程度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每次持续工作时间、持续弯腰时间、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士下背痛的原因有疲劳工作、长时间弯腰、长时间工作和年龄、工龄等,经优化管理,可提高护士下背痛认知,缩短每次工作时间和弯腰时间,缓解疼痛和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研究纳米铂抗菌剂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抑菌环测试法及扫描电镜技术,对某纳米铂抗菌剂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 该纳米铂抗菌液原液对7种细菌繁殖体的抑菌环均在13 mm及以上,对米曲霉菌的抑菌环均在16 mm以上。该纳米铂抗菌剂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指标菌的MIC值均达到2 048倍稀释度。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经纳米铂抗菌剂作用后细菌繁殖体菌体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结论 该纳米铂抗菌剂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作用,对细菌菌体具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探究情景教学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集抽取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护理系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中84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2名,对照组学生按照传统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接受教育,观察组学生使用情景教学融合理论知识的模式接受教育,持续两周的教学后,对比两组学生在自我满意度及CCTST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自我满意度为39(92.86%),对照组学生自我满意度为30(71.43%),观察组学生自我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并且在CCTST评分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见表1,(P<0.05),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情景结合理论知识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我满意度,值得教学中的应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超声辅助萃取(UAE)-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饮用水中14种多溴联苯醚(PBDEs)残留的方法。方法水样采用UAE-DLLME富集提取,1.0 ml丙酮作为分散剂,20μl四氯乙烷作为萃取剂,样品提取后进GC-MS-MS检测,经过DB-5(15 m×0.25 mm,0.20μm)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定量。结果在0.05~20μg/L(除BDE-209在0.25~100μg/L外),回归方程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8。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3~72 ng/L,定量下限为3.8~210 ng/L,加标回收率在80.6%~95.6%之间,RSD8.4%。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环保,重现性和准确度好等特点,适用于饮用水中14种的PBDEs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进行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研究表明其小切口、无瓣化的特点使其具有减少角膜神经损伤及干眼发生的诱因,可提高术后视觉质量等优势,但因其应用于临床的时间尚短,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综述了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的手术方式、临床疗效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土壤中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兽用抗生素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V(乙腈)∶V(含0.1 mol/L EDTA的磷酸盐p H=9.0缓冲溶液)为1∶1提取液超声提取,SAX-HLB串联固相萃取柱净化,C18超高效色谱柱分离,采用串联质谱电喷雾离子源(ESI),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加标水平为5.0μg/kg、10μg/kg、40μg/kg时,回收率均在65.2%~106.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2.4%~14.4%。方法在5μg/L~100μg/L的浓度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71,检测限为0.24μg/L~2.90μg/kg。结论方法适用于土壤样品中多种抗生素的同时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其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结果,探讨其用药经验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结果,治疗方案和预后。结果 42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主要临床表现为寒战发热、腹痛、肝区疼痛等;其中肝脓肿单发33例,2个或2个以上的多发肝脓肿9例。共培养致病菌36例,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22例,1例产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8例,7例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4例;屎肠球菌2例。临床好转或治愈40例,死亡2例。结论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多见,应根据致病菌分布和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1∶1配伍对小鼠H22肝癌的抑瘤作用,初步明确作用机理。方法:昆明系小鼠60只,接种H22细胞24h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普通粉组,以及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低、中、高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别给药10d后,取瘤,计算抑瘤率、胸腺和脾脏指数,检测白细胞数,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癌细胞Bax表达,比较微粉与普通粉药效的差异。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高剂量组H22肿瘤明显减小,白细胞数、胸腺、脾脏指数明显增高,Bax表达显著上升,且药效显著优于普通粉组。结论: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1∶1配伍能显著抑制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白细胞数和保护免疫器官,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