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269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12篇
中国医学   11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背景:脂肪源性干细胞在体外易于培养,增殖快,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目的:构建一种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方法,并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与表型进行分析。方法:切取SD大鼠腹股沟脂肪垫,应用胶原酶Ⅰ消化,分离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代,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形态变化,诱导成骨、成脂,分别行碱性磷酸酶、茜素红、von Kossa染色及油红O染色,绘制生长曲线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呈梭形,增殖活跃,传代后形态均一,多次传代后细胞仍保持较强增殖能力,生长曲线呈"S"型。成骨诱导实验组碱性磷酸酶、茜素红、von Kossa染色阳性;成脂诱导实验组油红O染色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细胞CD29,CD44,CD105表达阳性,CD31,CD45表达阴性。提示SD大鼠腹股沟脂肪垫分离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在体外易于分离培养和传代扩增,特定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并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表型。  相似文献   
992.
背景:研究发现地塞米松能有选择性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目的:了解地塞米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2代后分两组培养,对照组不加地塞米松,实验组分别加入10-9,10-8,10-7 mol/L地塞米松,作用3,6,12,24 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MTT法检测地塞米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取10-7 mol/L地塞米松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 h,反转录后检测Caspase-3和bcl-2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10-8,10-7 mol/L地塞米松作用12~24 h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有明显促进作用,且与作用浓度和时间存在相关性,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率有增高的趋势.MTT结果表明10-8,10-7 mol/L地塞米松作用24 h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率影响显著,这与上述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相符.RT-PCR提示地塞米松作用组Caspase-3显著增高,bcl-2降低.结果证实地塞米松可能是通过细胞外通路和(或)线粒体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3.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是检验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之一,开展该门课程的双语教学是必要的。同时,针对双语教学在师资、教材、学生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探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4.
李晓峰  李丽  赵志锋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241-1242
目的:观察口服安宫牛黄丸对血液透析患者精神异常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精神异常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安宫牛黄丸,1丸/d,连续用药至病情稳定。对照组给予地西泮、奋乃静口服,或肌注氯丙嗪25~50mg。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2例,好转2例。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7例,好转6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口服安宫牛黄丸对血液透析精神异常患者的疗效显著,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精神异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分析了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到2010年来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52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手术中采用B超诊断结果与手术中的符合率为76.91%,采用CT诊断结果符合为86.54%,采用B超和CT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96.15%。左右肝管结石进行肝叶切除术治愈率为92.31%,两侧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单侧肝叶切除加肝胆管取石以及手术后采用胆道镜进行取石术治愈率67.31%。结论 B超和CT技术联合在肝内胆管结石诊断中明显优于单独用B超或者CT的诊断结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佳手段是采用肝段或者肝叶切除术;同时实施肝叶和肝段切除术和手术后胆道镜取石结合疗法能明显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54例,包括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DMCI)74例和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NDMCI)80例,全部患者发病72h内均行BAEP检查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DMCI组与NDMCI组患者BAEP异常率分别为81.2%和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CI组患者BAEP主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均较NDMCI组患者明显延长(P0.05);2组患者BAEP异常率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加重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干功能损伤,BAEP可作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有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透视下经皮钢针撬拨手法复位反弹器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配合中医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跟骨骨折52例(62足),分别采用透视下经皮钢针撬拔手法复位反弹器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按照中医辨证理论体系,分期选择中医内治、中药熏洗、中医按摩等康复治疗,术后随访半年至4年,平均1.8年。结果:透视下经皮钢针撬拨手法复位反弹器外固定66%,良28%,可6%,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组优74%,良22%,可4%,两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按检验水准:0.05,P〉0.05,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跟骨骨折采用透视下经皮钢针撬拨手法复位反弹器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术者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类型,工作强度,经济条件及自身对各种治疗方法的熟练程度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并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过程中的处理措施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98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处理措施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98例甲亢患者平均手术用时为120min,平均出血量为150mL左右,有个别体质较差或出血量稍多患者需要少量输血,大部分患者不需要输血。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石蜡病理切片,确定病理诊断。术后1周全部出院,无死亡病例,整个过程均未出现甲状腺危象。全部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6年,未见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完善的术前准备与熟练的手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9.
<正>一直以来,对于癌症患者,护士是否应当面如实告知其病情存在争议。大众普遍认为,患者的内心世界不堪一击,知道病情后反而会让患者绝望,不利于身体恢复,甚至可能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护士应预知到可能引发的后果。律师们普遍认为,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有如实告知的义务,但在具体方式上值得商榷。护士应明确告知患者真实病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关节镜和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并发症差异,系统评价两种术式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双切口关节镜和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0.1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55例手术,关节镜组465例,开放手术组380例。Meta分析显示两组在并发症总发生率、术中损伤率、切口并发症率和再次手术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前者术后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RR=2.90,95%CI[1.19,7.07],P=0.02)。[结论]关节镜组的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开放手术组,多为术中牵拉损伤所致,严重的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别不大。开放手术仍是较可靠的治疗选择。但还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