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58篇
  3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例60岁男性患者因肺癌先后行一线和二线治疗26个月,因肿瘤进展,予特瑞普利单抗200 mg+贝伐珠单抗500 mg+培美曲塞1 g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周期。治疗前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第2次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后(首次用药后第30天),患者出现心率加快、畏热、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三碘甲状腺...  相似文献   
102.
己酮可可碱对小鼠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 (PentoxifyllinePTX)对急性脑缺血所致小鼠大脑功能改变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不完全和完全结扎法及小鼠快速断头法 ,观察小鼠在急性脑缺血时的所产生的神经症状、存活时间和脑细胞的改变及己酮可可碱 (PTX)的保护作用。结果  2 5、5 0mg·kg -1的PTX可以显著减少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致小鼠神经症状的发生 ,减少小鼠大脑细胞的坏死百分率 ;可以显著延长急性完全性脑缺血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时间并能增加小鼠耐缺氧的存活时间。结论 PTX对小鼠急性完全和不完全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基于流动小室的构架,建立一种用以研究细菌在呼吸道上皮细胞黏附的体外模型.方法 以2 mg/mL牛胶原蛋白预包被流动小室后,接种1 × 105个HBE细胞,含20% 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37 ℃,5 %CO2孵箱培养24 h铺满底部后用于实验;以流动小室中细胞数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设计考察流速、流动时长和流动相成分对细胞模型的影响,筛选最优实验条件;以正交实验结果 为条件,细菌黏附量为指标,与常规用于细菌细胞黏附的培养板方法 相比较,分别于2 × 108、108、5 ×107、2.5 × 107CFU/mL接种浓度下与细胞进行黏附实验,判定流动小室是否为细菌细胞黏附研究的可靠模型;以SYTO9荧光标记细菌的方法 表征黏附于细胞的细菌量.结果 优化得到最佳实验条件,影响因素主次为流速> 流动时长> 流动相组成,方差分析结果 显示,流速和流动时长影响因素有显著差异(P< 0.05) ,流动相组成无显著差异(P> 0.05) .荧光染色后,该模型可实现细菌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上黏附的荧光实时观察;细菌黏附的定量结果 显示,随着感染复数增大,流动小室模型与常规培养板方法均检测出黏附细菌的增多,且呈线性关系;但同一感染复数下常规培养板方法 所检测出的黏附菌量与流动小室模型相比显著增多(P< 0.05) .结论 在适宜的流速、流动时长下,该模型可用于研究细菌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上黏附,并且较常规培养板方法 具有更贴近体内环境、准确度高、可实时观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制备β淀粉样多肽(Aβ)人源性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以Aβ1-42为抗原,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通过“吸附-洗脱-扩增”的富集反应,筛选出阳性克隆,进行ELISA检测。将单克隆噬菌粒转化大肠杆菌HB2151,诱导表达可溶性单链抗体(scFv)。结果:经过4轮筛选,获得56个能与AB结合的ELISA阳性克隆。经蛋白印迹检测(western blot),表达的可溶性scFv抗体片段能够特异性地与A131-42结合,而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没有交叉反应。结论:该技术便捷有效,可不经免疫制备出高特异性的人源性抗体,为开展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疗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笔者认为红斑性狼疮可分为热毒炽盛、肝肾阴虚,肝郁血淤、脾肾阳虚四型辨证施治,病情稳定时选用单、验方治疗,并结合病例谈了自己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鼻咽部手术的麻醉诱导与苏醒的时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拟行小儿扁桃体摘除术36例和小儿扁桃体摘除、腺样体刮除术48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七氟烷组)和普鲁泊福静脉麻醉组(普鲁泊福组),每组42例。监测并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以及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七氟烷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普鲁泊福组[(305±36)s比( 175±42)s],苏醒时间短于普鲁泊福组[(146±86)s比(512±114) s](P< 0.05)。普鲁泊福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七氟烷组术中、术后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七氟烷组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例数少于普鲁泊福组(P<0.01)。结论 七氟烷吸入和普鲁泊福静脉靶控输注在小儿鼻咽部手术麻醉诱导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从意识消失时间、抑制插管引起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诱导期呼吸抑制和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更为理想。尤其对于困难插管患者的麻醉处理和对没有建立静脉通道患儿则更有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7.
回顾相关文献,从古代文献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基础机制研究三方面对手太阴肺经与肺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研究提供理论及文献依据,也为未来的针灸临床和经络基础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serum 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132例,根据血清25(OH)D浓度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Q1~Q4);又根据颈动脉IMT分为正常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并检测生化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浓度,彩色多谱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结果:Q1组颈动脉IMT高于Q3组(P=0.027)。Q1、Q2组颈动脉IMT高于Q4组(P=0.000、P=0.002)。Q1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Q2、Q3、Q4组(P=0.004、P=0.002、P=0.000)。Q1组颈总动脉PSV低于Q3组(P=0.031)。Q1组颈总动脉EDV低于Q2、Q3、Q4组(P=0.003、P=0.002、P=0.038)。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血清25(OH)D浓度低于正常组(P=0.000)。Pearson相关分析颈动脉IMT与血清25-(OH)D成负相关(r=-0.348,P=0.00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血清25-(OH)D 独立负相关(B=-0.012,P=0.000)。结论:在T2DM患者中,血清25(OH)D浓度与颈动脉IMT成负相关,低浓度血清25(OH)D可能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模型,研究根皮素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摄取人参皂苷Rb1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2组,人参皂苷Rb1对照组和根皮素干预组。运用LC-MS/MS测定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人参皂苷Rb1的摄取量,BCA法测细胞蛋白浓度。结果 根皮素干预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人参皂苷Rb1的摄取量显著低于人参皂苷Rb1对照组(P<0.05)。结论 根皮素可显著抑制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人参皂苷Rb1的摄取。  相似文献   
110.
人参皂苷Rb1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述人参皂苷Rb1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方法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参皂苷Rb1的报道为基础,对Rb1的药理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抗肿瘤、抗肝脏热缺血再灌注、降血糖等方面综述人参皂苷Rb1药理作用及其药动学的研究进展。结论人参皂苷Rb1是一种极具药用价值的化学物质,研究其药理作用,可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人参皂苷Rb1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