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1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71篇 |
口腔科学 | 28篇 |
临床医学 | 158篇 |
内科学 | 27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30篇 |
外科学 | 52篇 |
综合类 | 252篇 |
预防医学 | 97篇 |
药学 | 5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5篇 |
肿瘤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65篇 |
2008年 | 53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贾晶;李晓军;陈勇;冀鑫;尹姬;朱凯;张伟;赵建国;王爱军;高知玲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12):1362-1365,1371+144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在肝硬化血流状态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37例行上腹部CT灌注扫描的肝硬化住院患者,Child-pugh A级15例、Child-pugh B级14例、Child-pugh C级8例;12例因其他疾病(无肝病史)行上腹部灌注增强检查结果为阴性者为对照组。采用GE AW 4.3工作站分别测量HBF、HBV、MTT、HAF、HAP、PVP值,分析比较肝脏灌注参数在正常肝脏与Child-pugh A、B、C级之间差别,以及各级之间的差别。结果肝右叶灌注参数比较,对照组HBF、HBV及PVP值均高于肝硬化各组(P<0.05);MTT值对照组低于Child B、C级(P<0.05);HAF值在Child C级与对照组、Child A、B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内叶灌注参数比较,对照组HBF、HBV值高于肝硬化各组(P<0.05),BV值Child A级高于Child C级(P<0.05);HAF值在Child C级高于Child A、B级及对照组(P<0.05)。HAP值对照组高于Child B、C级,且Child A级高于Child C级(P<0.05);PVP值在对照组高于肝硬化各组(P<0.05)。左外叶灌注参数比较,BF值对照组高于Child B、C(P<0.05)。BV值对照组高于肝硬化各组(P<0.05);HAP值及PVP值对照组高于肝硬化各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可有效评价肝硬化血流状态,是肝硬化严重程度及肝脏储备功能的重要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利用质谱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中的免疫复合物进行全面的抗原谱分析。方法选取本院3例RA患者和3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关节滑膜,通过蛋白质提取、免疫沉淀、胶内酶解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对滑膜免疫复合物进行抗原谱分析。用FOT值(fraction of total)评价蛋白质的丰度,通过FOT值的比较筛选出上调蛋白和下调蛋白。用David和String软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功能富集、相互作用网络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在RA和OA患者的关节滑膜组织免疫复合物中分别鉴定出511和526种蛋白质。通过维恩图比较,仅在RA组出现的蛋白质有170种。RA组有45种蛋白质发生上调,85种蛋白质发生下调。结论热休克蛋白HSP90AA1、HSP70、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硫氧还蛋白、膜联蛋白A2和玻连蛋白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RA的发病过程,具有RA新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他汀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及分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脂药他汀类(statins)的抗肿瘤作用近来受到重视,研究表明他汀类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他汀类在细胞周期进程、信号转导通路和血管形成等方面均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发生时,肝脏中多形核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浸润与肝损害间的关系。方法 W 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急性胰腺炎组,急性胰腺炎PMN消耗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h,6h,12h及24h观察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在急性胰腺炎诱导6h后,肝组织中MPO明显增加并呈进行性增高,同时,肝脏的病理改变及肝功能损害也呈进行性加重,消耗循环PMN后,肝组织中MPO水平明显下降,肝脏的病理改变及肝功能损害也同时得以减轻。结论 肝组织中PMN浸润在急性胰腺炎肝损害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28.
29.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是甲状腺微粒体的抗原成分。在纯化抗原建立测定抗TPO抗体ELISA法的基础上,并对抗TPO与其他自身抗体的伴随关系作了研究。发现除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有较高阳性率外,SLE等患者抗TPO检出率也很高(10% ̄52.1%),且抗TPO阳性者,抗核抗体等其他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也高达30.8% ̄95.2%。抗TPO抗体与其他自身抗体的相关系数r=0.7467(P〈0.01)。 相似文献
30.
目的报告1例嵌合型母亲连续2次孕育单纯型21-三体患儿。方法对21-三体患儿、21-三体胎儿和其父母的血标本、父亲精子进行了DNA多态性检测,选择2个SRTR多态性位点,即D21S1412和D21S11,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以确定额外21号染色体的起源。对父亲和母亲的外周血染色体和母亲皮肤染色体也进行了分析。结果对2个患儿与双亲的STR结果进行比较,显示2个患儿的额外21号染色体都来自母亲。双亲的STR检测中仅发现有2个微卫星标志物,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也均为正常。但母亲皮肤成纤维细胞检测到21-三体的细胞存在,占4%。结论母亲是21三体细胞/正常细胞的嵌合体,推测母亲生殖细胞中存在21三体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嵌合,这可能是导致连续2次孕育21-三体患儿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