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目的:观察黄芪、莪术配伍方对胃癌细胞MKN-45中COX-2、PPARγ、MMP-2、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黄芪、莪术配伍作用于MKN-45细胞,并设塞莱昔布组(cox-2抑制剂)、罗格列酮组(pparγ激动剂)和空白组相对照.通过ELISA法检测VEGF水平的变化,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加药后胃癌细胞cox-2、pparγ、mmp-2基因及COX-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中西药组对VEGF表达的抑制效应起始于48h,以塞莱昔布组和中药组作用显著.各药物对COX-2蛋白、cox-2mRNA和mmp-2mRNA均有抑制作用,对pparγmRNA有促表达作用.其中对COX-2的抑制以塞莱昔布组和中药组最明显,且呈时间依赖性.对MMP-2的抑制作用起始于48 h,以塞莱昔布组和中药组较明显.罗格列酮组和中药组对pparγ的促表达作用最明显.结论:说明益气活血疗法对cox-2及其上下游基因有明显调控的作用,中药抗肿瘤作用可能是对肿瘤基因多靶点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胃肠动力异常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的消化道并发症密切相关.由胃肠动力异常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之势.因此对胃肠动力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中医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一些探索研究显示,某些中药,包括单味药和中药复方对胃肠运动有促进作用,并提出了"胃肠动力中药"这一概念[1],现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医系统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安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医系统三家医院(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皮肤科的52名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皮肤科内部轮转时间安排、其他科室的轮转计划安排两大方面。结果回收完整填写表52份,回收率100%。目前北医系统皮肤科住院医师培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轮转安排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应合理安排本科室及其他科室的轮转计划,解决相应科室的轮转时间安排问题,探索全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肛周脓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疼痛消失时间、止痛药物使用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3 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止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肛周脓肿手术患者中医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感持续时间,减少止痛药物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究顺反交替穿刺对透析患者穿刺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60例,按照穿刺方式分为两组,采用顺反交替穿刺方法的患者80例为观察组,采用常规穿刺法患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并发症、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21±0.25)分,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45±0.34)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穿刺后进行并发症的统计及比较,包括内瘘感染、内瘘狭窄、内瘘闭塞、假性动脉瘤、血流量下降、渗血、血肿,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分别为(4.95±1.23)min、(7.45±1.47)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顺反交替穿刺对透析患者穿刺的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食管组织病理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全幽门结扎 贲门肌切开术"制作动物模型,24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安慰剂(谷维素)组、阳性对照组(加斯清)、治疗高、中、低剂量组.给予相应处理后,取食管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PCNA表达.结果:健脾疏肝方能显著改变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变化,健脾疏肝方高剂量组食道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健脾疏肝方能显著抑制PCNA表达的升高,与模型组相比PCNA的表达显著降低(小剂量:284.83±30.49vs 330.00±35-35,P<0.05:中剂量:239.67±28.84vs330.00±35-35,P<0.01:高剂量:203.00±25.29vs330.00±35.35,P<0.01),其疗效与加斯清相当.结论:健脾疏肝方有助于降低PCNA的高表达,并有抗胃食管反流,减轻食管炎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益气活血方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热化湿益气活血方(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西药三联组,中西药联用组,采用氨苄青霉素加Hp灌胃的方法制作Hp感染小鼠模型。除正常组不给药外,其他各组分别于造模后4周给予0.85%氯化钠,高、中、低剂量中药煎剂,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混悬液,中剂量中药煎剂加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混悬液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周。2周后观察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小鼠血清NO值与模型组比较均改善明显(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各治疗组与西药三联组比较P〉0.05;中西药联用组与西药三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随剂量的增高而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湿益气活血方可调节Hp感染小鼠的血清NO至生理水平。  相似文献   
78.
胆石症以胆囊结石最为多见 ,有资料统计其发病率已高达 15 %以上[1 ] ,病人常见反复发作胆绞痛。通过长时间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切除胆囊等手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引起胆石症、胆绞痛发生的病理基础 ,反而带来许多手术并发症、术后综合征等不良结果。我们采用靖胆丸 [江苏省中医院药剂科配制 ,批准文号为宁卫制 ( 1996 )第 0 2 5号 ]治疗胆石症性胆绞痛 ,临床有效率达到 97.2 2 % ,为很多患者免去手术之苦 ,且保护和改善肝胆及胃肠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临床资料共 180例均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和江苏省中医院门诊部病人 ,…  相似文献   
79.
益肝柴胡汤是尤松鑫教授的验方,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收效较为理想。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自1989年2月至1991年3月底,我们在南京中医学院及附院门诊部用益肝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依据1990年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选择病例,①临床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或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目前仍有肝功能损害者;②HBsAg阳性持续半年以上;③  相似文献   
80.
本病传变迅速,病初多见气营两燔之候。据作者观察,早期即用气营两清的清瘟合剂,可以中止病情传交,使本病不经过五期过程,明显地缩短病程,病死率为0.37%。药理实验结果提示,清瘟合剂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能具有抑制病毒、增强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助于机体抵抗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