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靖胆丸治疗胆石症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1年起,我们用验方靖胆丸治疗胆石症、胆道感染,初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92例,系用该药治疗2个月以上的门诊病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66例,年龄26~85岁,以35~60岁为最多,占65%。本组病例均为依据症状,体征,腹部B超确诊的慢性胆囊炎、胆道系统结石者。胆石部位:胆囊结石61例,胆总管结石9例,肝胆管结石22例。结石情况:单发4例,2~5个21例,多发或泥沙结石57例。中医分型:食滞中阻7例,湿重  相似文献   
12.
结构方程模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型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有别于传统的因子分析的特点,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西医病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及其可行性。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DME的方法采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中医宏观四诊信息和胃镜病理特征资料,根据病例特征的多维指标和中医先验理论建立合适的结构方程模型,并拟合模型,考核其合理性。结果运用专业的先验经验模型和模式修正指标确定最终专业模型,模型主要适配考核指标合理,模型可接受;202个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的22个辨证相关指标,抽取了四个潜在因变量,分别对应于中医的四个常见证型: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和胃阴不足证,并与相应显性症状相关,四个潜在因变量都受一个潜在自变量影响,而潜在自变量反应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共有性质。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有四个,并分别与相应症状相联系,其联系的强弱有差别;疾病的共有症状主要为胃脘痛和纳差,基本符合中医临床实际;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该方法用于解释特定疾病下的中医证的存在和测量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就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从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与西医抗病毒方法的结合、中成药制剂及协定效方与西药联用以中药单方及中药提取物结合西医治疗等三方面进行了综述,认为在抗乙肝病毒有效的基础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更好的提高疗效、缓解症状和改善肝功能指标,并能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和耐药,尤其在降低血清HBV-DNA含量和控制乙肝病毒变异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同时概括了当今辨证尚缺乏统一的客观和微观标准、分型方法尚不一致以及协定的经验效方尚缺乏临床大规模的验证和考核、经验方研制的中成药抗病毒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认可、中药提取成分抗乙肝病毒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现代治疗主要是改善、缓解症状,尚无理想治疗方法.中医开展CAG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治疗工作已初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众多的临床及病理研究报道证实,中医药可使部分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或消失,从而改变了胃癌癌前病变难以逆转的观点,使胃癌的药物预防成为可能.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固定方加减、中成药、针灸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指出本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制订统一诊断、辨证、疗效评定标准;指出治疗前后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外治法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中医局部外治法、针灸疗法、穴位埋线、推拿按摩疗法以及微波理疗等中医外治法角度,总结了国内近年来利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与疗效,并就其研究近况做一综述,对外治法的研究现状做一浅评.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中关于下利的证治,除有专篇论述外,还散见于它篇,内容十分丰富,值得进一步研究发掘。笔者复习之余,略谈体会如下。1《金匮》下利证治概要1.1肠腑实热证阳明胃家实,实热积滞搏结于肠道,逼迫津液从旁流出而下利不止,谓之“热结旁流”。这种下利当采用“通因通用”治法,《金匾呷大、小承气汤攻下实热积滞,使实邪去而利自止。对承气汤治疗下利,《金鹰》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强调必须证实、脉实方能使用,倘若正气已虚,虽有邪实,亦不可滥攻,以免犯“虚虚”之戒。1.2肠腑湿热证“干呕而利者,黄等…  相似文献   
17.
输卵管囊肿并蒂扭转临床上较罕见,作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临床报道患者29岁.因下腹部坠胀、疼痛渐加重2天于1993年2月12日急诊入院.无发热及恶心呕吐. 查体:体温36.4℃,脉搏12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6/12KPa,痛苦病容.心肺(-).肝脾未触及,下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 ),以右侧为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外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治病,而且要求尽量减轻痛苦.作者现将开展人工流产无痛苦术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即:应用宫颈表面麻醉,具有安全、有效、副反应少,无眩晕呕吐等后遗症,乐于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正> 我们在1982~1987年度的临床研究中,应用中医泻下通瘀为主的治法,先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病人156例,1985~1987年设对照(西药)组5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治疗组男105例,女51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治疗组35±9.38岁,对照组36±11.12岁。治疗前病程:治疗组6.65±1.84天,对照组6.80±1.67天。治疗前病期:发热、低血压、少尿三期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就益气活血方免煎颗粒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胃镜下黏膜及病理组织学积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评价。结果:试验组实际观察31例,对照组实际观察36例。2组症状积分随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胃镜分级、病理分级积分亦均有所下降,而试验组在控制中、重度萎缩的病理分级方面显示出疗效优势。结论:益气活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对胃黏膜萎缩的进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