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第二部曲左右开弓1、抖动足跟100次。2、左腿不动,抬起右脚,用脚趾脚掌从左脚背开始拍打,一直向上拍,拍打至大腿极限处,用两手抓住脚掌再往上拉,然后转足心向上,腿膝向下落,再落,再落,落平,与床相触;然后用左手大拇指按摩足心涌泉穴(图11)10次后,手松开,  相似文献   
42.
43.
第一步棋:知 为什么有些人在不如意事面前总会出现愁、烦、怒、恐、悲等各种表现?为什么有些人患病时,就来了思想压力,甚至失去生的希望?为什么有些人退休后,意志消沉,活力衰败?……因为不知道情绪过度对人之害,不知道与疾病作斗争就会走向康复,不知道消极的心态是健康大敌.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究鼻腔填塞法与微波治疗法对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2~11月收治的152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分别应用鼻腔填塞法与微波治疗法进行治疗,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77.3%),观察组治疗后凝血纤溶系统指标 uPA、uPAR、PT、APTT、TT 均低于对照组,FIB 值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鼻腔填塞法相比,微波治疗法对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5.
朱俊  王培  李文祥 《安徽医药》2018,39(1):105-107
目的 比较2种手术方案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距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小切口组(n=22)及传统外侧切口组(n=23)。微创小切口组患者采取微型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传统外侧切口组采取外侧L型切口入路置入钢板内固定。术后按踝-后足评分(AOFAS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手术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测定患者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Morrey法评价术后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结果 微创小切口组AOFAS评分优良率(90.91%)比传统外侧切口组(73.9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小切口组患者切口短、术后引流量少(P<0.05);跟骨交叉角随时间不断增加,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角度均大于传统外侧切口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患者术后VAS评分随时间逐渐下降,且低于传统外侧切口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中度以上受限率40.91%,低于传统外侧切口组的78.26%(P<0.05)。结论 微型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式在修复骨折损伤的同时,能够达到更佳的复位效果,改善术后距下关节活动度受限程度,对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46.
李文祥  李应波 《当代医学》2013,(33):109-110
目的:探讨DIKFIX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四肢关节内骨折患者97例,其中56例患者以DIKFIX可吸收螺钉行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41例以金属挤压螺钉行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术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分别完成1~6个月的随访,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X线检查显示两组患者均达解剖复位,观察组伤口一期愈合55例(98.2%),二期愈合者1例(1.8%);对照组伤口一期愈合32例,而且愈合9例;观察组一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随访,随访期无移位或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末期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优53例,良3例,优良率100%;对照组优29例,良6例,优良率85.4%;观察组预后关节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IKFIX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关节骨折疗效可靠,创伤小。  相似文献   
47.
李文祥 《长寿》2011,(4):53
【原诗】六尺眼前安乐身,四时争忍负佳辰①?温凉气候二八月,道义宾朋三五人②。量力杯盘随草具③,开怀语笑任天真。劝君似此清闲事,虽老何须更厌频④。【注释】①争忍:怎忍。负佳辰:辜负良辰美景。  相似文献   
48.
李文祥 《长寿》2010,(3):53-53
【原诗】一笑老如此,作何消遣之①?思量无别法,唯有多吟诗。辟如将眠蚕,尚有未尽丝。何不快倾吐?一使千秋知②。【注释】①消遣:解除忧愁烦闷。全句指作何种游戏能使心里快乐呢?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跟骨矢状面上跟骨骨折线分布规律与跟骨骨折块的特点,为提出跟骨矢状面分区理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4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跟骨侧位X线片和跟骨CT片,使用Photoshop软件将每张X线片的主要骨折线描绘于正常跟骨侧位X线片上。每个患者的骨折线建立1个图层,然后进行图层合并,以整体观察跟骨骨折线在跟骨矢状面的分布规律,根据分布规律绘制跟骨矢状面分区图。观察跟骨矢状面上主要骨折块及其移位方向,总结矢状面各区骨折块的移位规律。结果 140例患者中男78例,女62例,平均年龄(42.0±0.6)岁(18~75岁),骨折侧别为左侧63例,右侧77例。106例出现第一骨折线,产生前结节骨折块;55例出现关节面下骨折线,产生半月形关节面骨折块;79例出现舌形骨折线,产生舌形骨折块;49例出现后结节纵向骨折线,产生后结节主要骨折块;8例出现后结节上方骨折线,产生后结节上方骨折块;71例出现后结节下方骨折线,产生后结节下方骨折块。将这些常见骨折线绘制于跟骨矢状面,可将跟骨矢状面分成5个区:前结节区(A区)、关节面区(S区)、压缩区(C区)、后结节上区(PS区)、后结节下区(PI区)。A区、PS区、PI区的骨折块常发生向上移位,S区的骨折块常发生向下移位。C区的外侧壁常发生向外侧崩裂,其深层在复位后常形成空洞。结论跟骨骨折线在跟骨矢状面上存在一定分布规律,根据常见骨折线位置可将跟骨矢状面进行分区,各区骨折块存在一定移位规律。跟骨矢状面分区可能有助于术者理解跟骨骨折创伤机制,选择手术切口、复位方法和固定方法等。  相似文献   
50.
舟骨骨折是腕部最常见骨折 ,由于其自行修复能力差 ,常发生骨不连甚至骨缺血性坏死。目前 ,临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骨折血供重建 ,其疗效已得到肯定。我院自1998年以来 ,应用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蒂骨瓣逆行移位修复舟骨骨折 12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应用解剖骨间前动脉位于肱骨内外髁上连线的下方 6 2cm处 ,起于骨间总动脉 ,循骨间膜的正前方下行至旋前方肌上缘附近 ,发腕背支穿骨膜至前臂后面 ,然后发出尺、桡侧骨膜支。桡侧骨膜支发于腕背支的桡侧 ,起点位置较高 ,一般位于桡骨茎突上方 4 5cm~ 6 0cm ,外径 0 9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