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16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254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11篇
  5篇
中国医学   122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53例Pilon 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通过Pilon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其疗效。方法:1998-1999年共治疗Pilon骨折53例,其中保守治疗(包括石膏固定或跟骨牵引)25例,另28例行解剖重建、坚强内固定和植骨的方法。根据每例患者各自的骨折形态及参照健侧胫骨内侧面的弧度,设计相应长度的特制钢板。结果: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优良率由36.8%提高至89.3%,术后并发症也有明显减少。结论:术前周密设计、特制钢板的应用,以及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是提高Pilon骨折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颅内卵黄囊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提高对颅内卵黄囊瘤(YST)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例经病理证实的第四脑室卵黄囊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儿行开颅显微镜下手术全切除肿瘤,术中见肿瘤基底位于小脑蚓部,充满第四脑室,约3 cm×3 cm×4 cm大小,色暗红,供血丰富,质地较软;仔细分离肿瘤周边,逐渐深入,分块完整切除肿瘤。病理检查为卵黄囊瘤。术后患儿恢复良好,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 颅内第四脑室卵黄囊瘤临床非常罕见;其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与肿瘤大小和部位有关,影像学检查有一定诊断价值,血清及脑脊液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浓度升高。目前治疗大多采用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联合放化疗。因第四脑室卵黄囊瘤的恶性程度较高,故预后差。  相似文献   
73.
复方伪麻普生缓释片主要成分为盐酸伪麻黄碱和萘普生,两种成分均为临床常用药物。萘普生(Naproxen)为苯丙酸类非甾体镇痛药,其吸收迅速、起效快、毒副反应小、作用时间长。盐酸伪麻黄碱(PE-HCL)是麻黄碱的旋光异构体,为拟交感胺,有选择性地收缩上呼吸道血管作用,可减轻粘膜的充血,而对其它血管影响较小,不影响血压和心率;为延长其作用时间,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将萘普生与盐酸伪麻黄碱组成复方,并开发为含普通释放和缓释两部分的片剂,其普通释放部分为萘普生,快速起效;缓释部分为盐酸伪麻黄碱,在体内缓慢释放,维持盐酸伪麻黄碱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构建重组vp3基因腺病毒pAD-vp3,观察其体内外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克隆vp3基因,loxP法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LP-AD-vp3(pAD-vp3),转染293A细胞进行病毒包装,然后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将腺病毒感染人乳腺癌细胞MCF-7,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Apoptin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48 h后流式细胞仪(FCM)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并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蛋白质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标志蛋白变化.建立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模型,分组给予vp3病毒治疗后测定抑瘤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 PCR)检测vp3基因表达,原位凋亡(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并检测肿瘤组织vp3基因表达.结果 重组腺病毒载体pAD-vp3经鉴定连接正确,转染293A后上清液中病毒滴度可达到3×108 pfu;MTT检测48 h细胞抑制率(62.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转染48 h后Western blot可见Apoptin蛋白高表达.FCM检测出现凋亡峰,其凋亡百分率高达31.87%.SELDI检测可见2个蛋白质峰M_5480.8+H和M_4967.4+H在两组之间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实验可见pAD-vp3组抑瘤率分别为56.82%和69.5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t=4.82,P<0.01),且vp3基因高表达,TUNEL检测可见pAD-vp3组和5-氟脲嘧啶(5-Fu)组细胞核呈棕黄色,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凋亡指数与5-F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5,t2=0.86,均为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pAD-vp3腺病毒,vp3基因在体内外均能有效地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股深动脉成形联合髂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高危、重症下肢动脉闭塞缺血的效果。方法:对18例(26条肢体)重症、高危下肢动脉广泛闭塞患者采用术中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联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通过观察患肢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等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20条肢体、股深动脉成形22条肢体、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6条肢体均获得成功,平均随访(16±8.5)个月(3~26个月),踝肱指数明显提高,静息痛均消失。结论:股深动脉成形联合髂动脉支架植入是治疗高危、重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局部热激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动态变化及二者相关性的影响,以探索生精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关系。方法 36只60天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2℃,20min)与热激组(43℃,20min),热激组按睾丸局部处理后1、2、3、4、5天分成5个亚组;采用HE染色分析各组大鼠曲细精管的形态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生精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下简称免疫组化)分析各组大鼠曲细精管Ki-67表达与分布的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热激后生精细胞逐渐脱落、缺失,至第4天最为严重,而第5天生精细胞有所恢复;TUNEL法检测显示,热激后各组的TUNEL凋亡信号显著增加(P<0.01),热激2天组达到高峰,热激3~5天组凋亡信号逐渐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热激后各组的Ki67表达显著下降(P<0.01),热激1天组很少见到Ki67表达,热激2~5天组Ki67表达逐渐增加;比较各组Ki67与TUNEL的比值,发现热激1~2天组二者比值小于1,热激3天组二者比值几乎等于1,热激4天组二者比值大于1。结论 睾丸局部热激可导致生精细胞凋亡,生精细胞增殖抑制,热激后早期凋亡过程胜于增殖,热激后期增殖强于凋亡过程,表明凋亡过程的可逆可能在于增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SHIV-XJ02170在中国恒河猴感染后期传代过程中病毒和宿主的变化特点,并分析env基因的序列变异。方法将感染中国恒河猴G0401V后期(5年)的SHIV-XJ02170病毒垂直传代2只猴(G0401V→G0402V→0403V),同时,剔除G0401V猴CD8+T细胞使潜伏的病毒大量复制后传代1只猴(G0401V→G0404V),应用流式细胞术、病毒载量测定、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该病毒在猴体内长期适应后的病毒和免疫学指标及序列变异特点。结果 G0401V在感染后期仍能稳定传代,且表现出毒力增强的特点。其传代猴G0402V在传代后41 d死亡,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衰竭,仅为43个/mL,符合艾滋病感染猴快速进展型的特征。剔除体内CD8+T细胞之后的传代猴G0404V的表现类似G0401V,即长期低水平的病毒血症水平。env基因序列分析发现SHIV-XJ02170在G0401V体内长期适应后发生了可遗传的序列变异,并引起糖基化位点的改变。结论 SHIV-XJ02170在猴体长期适应后的传代过程中表现出向强毒株过渡的特征,为进行SHIV-XJ02170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8.
高压氧治疗是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及反复认识才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科学的进步,高压氧已成为临床治疗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几年来,因受到医学界的充分重视,由于它能解除病人痛苦,又是一种非创伤手段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种疾病的治疗中。由于高压氧的治疗是在高压的条件下吸人高浓度的氧气,因此,这期间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纯氧舱的高压氧治疗,是操舱人员打开舱门让患者进舱,关上舱门,加压,使氧舱的压力加到1个大气压(即治疗压相当于外面的2个大气压),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不同次数和剂量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有关机制。方法17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组,n=16);缺血再灌注组(1组,n= 16);异丙酚预处理1次组(P1组,n=48);异丙酚预处理3次组(P3组,n=48);异丙酚预处理5次组(P5组,n=48)。异丙酚预处理组又随机分为3个亚组:50 mg·kg~(-1)亚组、100 mg·kg~(-1)亚组、150 mg·kg~(-1)亚组(n=16)。P5组的各亚组在脑缺血前5d桉不同剂量腹腔注射异丙酚5d,容量不足5 ml者,用脂肪乳补足;P3组的各亚组注射脂肪乳2 d,异丙酚3 d;P1组的各亚组注射脂肪乳4d,异丙酚1d;SH组、Ⅰ组腹腔注射脂肪乳5 ml/d,共5 d。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闭塞法制备全脑缺血模型,全脑缺血20 min再灌注72h后,进行动物神经缺陷评分(NDS),随后断头取脑,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程度的组织学分级(HG)、海马CA1区内未损伤的锥体细胞神经元密度(ND),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AI),原位杂交法测定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及其受体酪氮酸激酶B(TrkB)mRNA的表达。结果1.除P1组的50 mg·kg~(-1)亚组外,其余各预处理组的ND、BDNF mRNA及TrkB mRNA表达均高于1组,NDS、HG和A1均低于Ⅰ组(P<0.05);2.与50 mg·kg~(-1)亚组相比,100mg·kg~(-1)、150mg·kg~(-1)亚组的ND、BDNF mRNA及TrkB mRNA表达均升高,NDS、HG和AI均降低(P<0.05),100mg·kg~(-1)及150mg·kg~(-1)亚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PI组相比.P3组、P5组的ND、BDNF mRNA和TrkB mRNA表达均升高,NDS、HG和AI均降低(P<0.05).P3组、P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一定限度内,增加预处理次数和剂量可增强脑保护效果.其机制与BDNF和TrkB表达上调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精准护理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5月—2018年11月115例行日间LC术患者实施精准护理(观察组),并与同期住院行常规LC术患者92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及精准护理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精准护理可明显提高行日间LC术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