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在MRI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上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未经放化疗的40例宫颈癌患者行9个b值(0~1000s/mm2)IVIM-DWI扫描。测量并计算宫颈癌组织和自体子宫肌层的单指数成像ADC值,IVIM-DWI定量参数值,包括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按子宫颈癌组织学及临床分期进行分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各组子宫颈癌和正常子宫肌层的上述参数。结果:宫颈癌组ADC、f、D、D*值分别为(0.76±0.13)×10-3mm2/s、(10.78±4.42)%、(0.88±0.35)×10-3mm2/s、〖JP3〗(16.31±15.39)×10-3mm2/s,〖JP〗均低于正常子宫肌层组(P<0.05)。宫颈低分化鳞癌组ADC、f、D、D*值分别为(0.74±0.14)×10-3mm2/s、(10.85±6.02)%、(0.93±0.39)×10-3mm2/s、(22.12±20.69)×10-3mm2/s;宫颈中分化鳞癌组ADC、f、D、D*值分别为(0.78±0.11)×10-3mm2/s、(12.37±5.01)%、(0.86±0.25)×10-3mm2/s、(13.71±9.12)×10-3mm2/s;宫颈腺癌组ADC、f、D、D*值分别为(0.76±0.16)×10-3mm2/s、(7.68±3.76)%、(0.80±0.41)×10-3mm2/s、(8.82±3.88)×10-3mm2/s;各组数值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宫颈癌组ADC、f、D、D*值分别为(0.76±0.13)×10-3mm2/s、(7.82±4.73)%、(0.87±0.25)×10-3mm2/s、(17.39±20.88)×10-3mm2/s;晚期宫颈癌组ADC、f、D、D*值分别为(0.75±0.14)×10-3mm2/s、(12.21±5.22)%、(0.87±0.39)×10-3mm2/s、(15.78±12.39)×10-3mm2/s。早期宫颈癌组f值明显低于晚期宫颈癌组(P=0.014),有统计学意义;ADC、D、D*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IN-DWI定量参数分析中,宫颈癌组ADC、f、D、D*值与正常子宫肌层具有不同,宫颈低分化鳞癌组、宫颈中分化鳞癌组及宫颈腺癌无差别。早期宫颈癌f值明显低于晚期宫颈癌组。研究结果显示IVIM参数能定量反映宫颈癌组织特性,在宫颈癌MR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80 kV)联合迭代重组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将75例临床需要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随机编入A、B、C三组,每组25例.A组为常规剂量扫描,参数为120 kV、300 mAs,经滤波反投影(FBP)重组;B、C组为低剂量扫描,管电流和管电压分别为120kV、180 mAs,80 kV、180 mAs,采用iDose4迭代重组.对比分析CT图像质量,包括动脉强化值、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两两比较,图像质量评分采用非参数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图像质量主观评分:A组3分1例,4分24例;B组3分2例,4分23例;C组3分5例,4分20例;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2)A、B两组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动脉强化CT值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CT动脉强化值高于A组(P<0.05).(3)C组的背景噪声[(12.5±1.9)HU]高于A组[(9.0±1.6)HU](P<0.05);两组的CNR分别为(49.2±9.4)、(43.0±12.6),无统计学差异(P>0.05).(4)A、B、C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925.1±48.5)、(571.4±24.2)、(164.1±7.0)mGy·cm;辐射有效剂量(ED)分别为(2.87±0.15)、(1.77±0.08)、(0.51±0.02) mSv,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A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约82.3%.结论 256 CT头颈部CTA采用低管电压(80 kV)联合迭代重组技术能提供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确诊的SF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特征和病理学表现.结果 27例SFT中,发生于胸部18例,腹部4例,腰骶部1例,盆腔3例,左肩后部1例.恶性8例,良性17例,交界性2例.CT扫描23例,均见包膜,其中16例良性SFT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大部分密度均匀,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6例恶性SFT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或侵犯周围组织,密度不均匀;1例交界性SFT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可见蛋壳样钙化.MRI扫描4例,肿瘤边界清楚,信号欠均匀,T1WI序列呈等或略高于肌肉组织信号,T2WI序列呈稍高信号,其中恶性SFT中可见不规则坏死区.27例SFT在增强扫描时均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不一,呈中至重度强化.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CD34(+)22例,占81.5%;Vimentin(+)27例,占100.0%;CD99(+)27例,占100.0%;bcl-2(+)26例,占96.3%;CK(-)27例,占100.0%;S-100(-)26例,占96.3%.结论 SFT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CT和MRI可以对SFT进行明确的定位,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切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肥胖产妇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平均将134例肥胖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EA)。比较两组的麻醉情况,进而得出肥胖产妇剖宫产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肌松效果及感觉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低血压例数和麻黄碱使用次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多,但是辅助用药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产妇剖宫产中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良好的临床麻醉效果,是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剖宫产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与致炎因子的相关性及益气养阴、祛瘀化浊法干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肾病科收治的60例气阴两虚、瘀浊阻络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如糖尿病肾病饮食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具有益气养阴、祛瘀化浊功效的平糖益肾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疗效、致炎因子水平,进一步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24 h-Upro、UACR、Scr、FB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致炎因子NF-кB;C5b-9;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致炎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4 h-Upro、Scr、HbA1c、BMI与致炎因子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糖尿病肾病与致炎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具有益气养阴、祛瘀化浊功效的平糖益肾方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的发展,可能与下调致炎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运用磁共振成像评价鼻咽癌海绵窦侵犯的影像学表现和侵犯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0例鼻咽癌海绵窦侵犯病例的MRI图像及临床资料,观察海绵窦受侵的MRI表现和侵犯途径。结果:140例患者,受累海绵窦156侧,单途径侵犯共107侧,双途径侵犯共39侧,3条途径侵犯共8侧,4条途径侵犯共2侧。51侧(32.69%)为卵圆孔单途径受侵,42侧(26.92%)破裂孔单途径受侵,多途径侵犯中卵圆孔、破裂孔作为共同途径共26侧(16.67%)。结论:MRI能较好的评价鼻咽癌海绵窦侵犯情况及其侵犯途径,卵圆孔侵犯是最常见的单一侵犯途径,其次为破裂孔;卵圆孔、破裂孔作为共同途径在多途径侵犯中最常见;经翼腭窝、圆孔途径侵犯海绵窦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长期的OS和无复发生存(RFS)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乳腺外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共有2 423例患者纳入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分子分型以及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5年OS和RFS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 结果2 423例乳腺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8岁,随访时间为3.5~18.7年,中位随访时间为5.2年,随访率为85.3%(2 066/2 423)。本组患者5年、10年OS率分别为91.5%和84.4%,5年、10年RFS率(除外Ⅳ期乳腺癌)分别为85.8%和78.4%。在临床分期方面:本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占81.0%(1 963/2 423),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占15.6%(378/2 423),Ⅳ期患者占3.4%(82/2 423)。0、Ⅰ、Ⅱ、Ⅲ、Ⅳ期患者5年OS率分别为100%、98.5%、93.8%、78.1%和50.8%,5年RFS率(除外Ⅳ期乳腺癌)分别为98.5%、95.4%、87.0%和63.0%。临床分期与患者5年OS及RFS明显关联(χ2=356.067、250.433,P均<0.001)。在分子分型方面:排除205例分子分型不详者后,将剩余2 218例按照受体状况分为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3组的比例分别为72.3%(1 604/2 218)、10.1%(225/2 218)、17.5%(389/2 218),5年OS率分别为93.1%、88.3%和84.4%,5年RFS率(除外Ⅳ期乳腺癌)分别为87.7%、84.8%和76.7%。3组患者间5年OS率及RFS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124、31.668,P均<0.001)。在手术方式方面:本组患者保留乳房(简称保乳)率为24.8%(600/2 423)。Ⅰ期患者保乳率为44.9%(309/688),接受保乳者5年OS率比乳房全切者高(99.3%比98.4%,χ2=6.338,P=0.012),但5年RFS率与乳房全切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7%比94.8%,χ2=2.245,P=0.134);Ⅱ期患者保乳率为21.1%(237/1 125),保乳手术者与乳房全切者5年OS率分别为97.2%和92.7%,5年RFS率分别为88.5%和87.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793、1.425,P=0.051、0.233)。在患者生存、复发影响因素方面: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均与OS有关(HR=1.017,95%CI:1.004~1.029,P=0.019; HR=3.242,95%CI:2.763~3.803,P<0.001;HR=1.203,95%CI:1.066~1.357,P=0.003)。 结论年龄、临床分期、分子分型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对于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而言,保乳手术的疗效优于或不差于乳房全切术。  相似文献   
58.
49例胃肠间质瘤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影像学检查在其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共53个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学资料,将CT表现(包括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密度及强化方式)与生物学危险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53个GIST病灶的生物学危险性:极低度14个,低度11个,中度10个,高度18个。CT检查发现36个病灶(67.9%)。最大径≥50mm者,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可见囊变坏死,明显不均匀强化,多为高度危险性;最大径〈50mm者,大多形态规则,密度均匀,呈膨胀性生长.中度均匀强化,多为中度及以下危险性。发现血道转移5例,未见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结果仅有3个病灶S100阳性,CT均表现为沿胃壁或肠壁环形浸润。结论:CT检查有助于判断胃肠间质瘤的危险性,但对于微小病灶的检出有一定困难。神经方向分化(S100阳性)的间质瘤呈浸润性生长,其CT表现较难与胃癌鉴别。  相似文献   
59.
患者 男,44岁.于2010年11月出现咽部疼痛,且疼痛逐渐加重,伴有声音嘶哑,于2010年12月8日就诊我院.既往有20多年饮酒及吸烟史(每日饮酒约0.25 kg;香烟1~2包/d),自幼喜爱食腌制食品.入院后查体:体能状态(PS)1分,全身情况未见异常.经喉镜检查及活检病理提示:下咽部鳞状细胞癌,肺部CT及PET-CT检查提示下咽癌、上段食管后壁高代谢病灶,颈部淋巴结转移,双肺见多发结节灶,性质不明确,建议随诊观察.后行胃镜检查见食管上段后壁可见1.5cm×1.5cm隆起,活组织病理检查示:食管鳞状细胞癌;胃窦前壁大弯侧,可见2.0 cm× 2.5 cm溃疡,边缘隆起,活组织病理检查示:胃窦腺癌.考虑患者一般状况良好,给予食管局部直线加速器适形放疗DT6000 cGy、颈部转移淋巴结6600 cGy、下咽7000 cGy.  相似文献   
60.
鼻咽癌是华南地区的常见肿瘤.目前主要通过鼻咽部的磁共振检查、胸片、腹部超声及全身放射性骨扫描对鼻咽癌患者进行治疗前分期及治疗后随访.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可以一次性全身大范围扫描,而且安全、无辐射,更无需造影剂.我们对43例鼻咽癌患者行全身DWI和PET-CT检查,并比较二者诊断鼻咽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效力,以探讨DWI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收集:收集我院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35 ~65岁,中位年龄44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