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90篇
  1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建立介入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方法将4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即按预先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配合能力、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介入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有助于提高医疗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2.
2倍稀释法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Cu(Ⅱ)配合物(CMC-Cu)的抑菌活性,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光谱法研究了CMC-Cu配合物与鲱鱼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MC-Cu配合物对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ureus)、大肠杆菌 (E.coli)、绿脓杆菌 (P.aeruginosa)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CMC-Cu在0.442 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中心Cu2+在玻碳电极上的反应过程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当滴加DNA后,CMC-Cu的氧化峰电流降低,且式量电位负移。CMC-Cu的加入使DNA的吸收峰发生蓝移且有增色效应,并对DNA-中性红体系荧光具有增强效应。CMC-Cu与DNA之间的作用模式为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液中血清淀粉样蛋白(SAA)、D二聚体和CA724指标的变化对结直肠癌患者肿瘤转移的预测、评估。方法 选择结直肠癌患者58例及良性疾病患者55例,于术前采血并检测SAA、血浆D二聚体和CA724的水平,随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另外,结直肠癌患者组内按照术后病理分期(AJCC/UICC)分为无区域淋巴结及无远处转移组、有区域淋巴结及无远处转移组、远处转移组,对3组间SAA、D二聚体、CA724进行比较。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的SAA、D二聚体、CA72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AA在结直肠癌患者无区域淋巴结及无远处转移组、有区域淋巴结及无远处转移组、远处转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724在无区域淋巴结及无远处转移组、有区域淋巴结及无远处转移组、远处转移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结直肠癌患者的各亚组中,远处转移组的SAA、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有区域淋巴结及无远处转移组、无区域淋巴结及无远处转移组(P<0.05)。结论 检测血液SAA、CA724及D二聚体水平对筛选结直肠癌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总结心外科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腹膜透析的并发症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院心外科行心脏手术的婴幼儿临床资料,其中41例患儿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或心功能不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对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大部分患儿肾功能渐恢复,腹膜透析时间(5.92±4.74)d,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12例,最常见是肺部并发症,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腹膜透析没有直接引起死亡事件。结论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少且不严重,在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或心功能不全时可及早应用。  相似文献   
55.
给肿瘤患者进行化疗配药时 ,需同时配戴眼罩和口罩 ,但是戴上后往往出现眼罩模糊不清 ,用肥皂水等涂抹后 ,效果也不佳 ,影响了配药的质量和速度。半年来我们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经多次实验 ,成功配制了一种眼罩防雾液 ,现将配置方法介绍如下。在一清洁容器中加入 2 0 %肥皂水和医用甘油共 2 0ml,其容积比例为 2∶1,滴入 2滴松节油 ,摇匀后备用 (即为防雾液 )。戴眼罩前用两根棉棒蘸取防雾液 ,然后均匀的涂抹在镜面 (里面 )上。戴上后即可工作 ,视野清晰 ,不起雾 ,持续时间可达 2~ 2 5小时。因其取材方便 ,经济实用 ,特别适用于在实验室、传…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寻一种简便、快捷、准确测定含淀粉酶中药制剂有效期的预测方法。方法:借鉴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清淀粉酶的测定方法,结合恒温加速及活化能估算法,预测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厂生产的健脾消食糖浆的有效期。结果:选择指定温度为60℃,2年内药物降解10%所需时间的上限为4.1月,下限为3周,通过比较加速实验前后酶活性单位,可知实验样品健脾消食糖浆的有效期为2年。结论:此法快速、简单而可靠,是一种预测含淀粉酶中药制剂有效期的新方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补中益气汤剂型与药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8.
目的:在2010版药典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以HPLC法测定黄连提取液含量的供试品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溶剂种类、超声时间、溶剂用量为因变量.以小檗碱和黄连碱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其中溶剂种类主要考察了:水、水:盐酸(100∶1)、甲醇:盐酸(100∶1)、不加溶剂4种;超声时间以RSD法进行评价,时间梯度为:0、5、10、15、20、25、30min;溶剂用量以线性关系来评价,溶剂用量分别为:5、10、15、20、30、40、50mL.结果:以甲醇:盐酸(100∶1)为溶剂,超声时间对提取液样品含量测定的影响为:RSD小檗碱=0.9460%,RSD黄连碱=0.8765%;溶剂用量对提取液样品含量测定的影响:Y小檗碱=-1.736X+133.70,R=0.9940,范围:30~50mL;Y黄连碱=-0.3430X+29.97,R=0.9920,范围:30~50mL;结论:超声时间对黄连提取液的含量测定无影响,溶剂用量对黄连提取液的影响范围为30~50mL.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8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在积极治疗AMI的基础上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胺碘酮组(48例)静脉应用胺碘酮,对照组(50例)静脉应用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41例(85.4%),死亡4例(8.3%)。不良反应6例(12.5%);对照组有效33例(66.0%),死亡13例(26.0%),不良反应15例(3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内窥镜鼻窦炎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12 3 8例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 ,术后随访 1年。结果 治愈 862例 ( 69.6%)好转 3 2 5例 ( 2 6.3 %) ,无效 5 1例占 4.19%,总有效率 95 .9%。术后主要并发症是鼻腔粘连。结论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是具有良好的疗效。术中彻底清除病灶 ,正确处理中鼻甲 ,术后定期随诊能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