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7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42篇 |
内科学 | 41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122篇 |
预防医学 | 79篇 |
药学 | 2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7篇 |
肿瘤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 比较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对脑出血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影响的差异.方法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测定脑出血两种治疗方法后3月、6月时的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分值.结果 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组患者3月和6月时NFI评分[分别为(16.3±3.1)分,(15.7±3.5)分]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分别为(18.7±3.3)分,(17.9±3.4)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组患者3月和6月时的生活质量包括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生理功能、运动与感官功能、认知功能、业余生活、工作等方面均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 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较常规药物治疗更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中、远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2.
开展优质服务提高医院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医院在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中提高护理质量的体会,提出应转变观念,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注重护理服务环境建设,优化人员素质,建立完善服务规范,持续质量监控,以提升病人满意度,形成良好的服务优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调查一起外籍船员群体性腹泻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腹泻疫情进一步扩散,并防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方法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采集腹泻船员的肛拭子、粪便样本,处理后利用实时荧光PCR法对样本同时进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检测;同时对以上样本进行增菌和分离培养;分离出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结果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14份样本(12份肛拭子、2份粪便)中13份沙门氏菌检测阳性,1份阴性,其他指标检测均为阴性;阳性样本中分离到的特征性菌落均符合沙门氏菌生化反应特征;血清学反应结果显示,以上菌株为沙门氏菌Ⅱ型。但从该外籍船上采集的食品、饮用水及环境样本中均未检出沙门氏菌。结论引起本次群体性腹泻事件的原因为沙门氏菌Ⅱ型感染。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高血压大鼠心脏重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结扎SD大鼠腹主动脉造成高血压模型,以NAC(75mg/d)干预4周,测大鼠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血压、左室质量,观察心脏组织谷胱甘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分布,并观察心脏组织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手术组相比,试验组大鼠收缩压明显降低[(161±6)vs(198±10)mmHg,P<0.05],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EF(77.2±6.4)%vs(90.6±2.7)%,P<0.05],谷胱甘肽在心肌组织中的含量显著增加,而左室质量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心肌组织中的分布均有显著降低,心肌胶原含量明显减少。结论NAC通过增加心肌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改善心肌组织氧化还原状态,从而减缓高血压大鼠心脏的进一步重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对1例输入性疑似疟疾患者的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测。方法制备疑似疟疾患者血样的血涂片,吉姆萨染色后进行疟原虫的镜检观察。利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疟原虫属特异性(通用型)和4种疟原虫种特异性的巢式PCR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该血样进行疟疾检测及分型。将PCR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已知的卵形疟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合血样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重新对镜检结果进行复核。结果血样初次镜检为疟疾阴性。使用疟原虫巢式PCR通用引物对血样的DNA进行PCR检测,扩增出了预期大小约240bp的条带;巢式PCR分型检测表明,血样仅扩增出预期大小约450bp的卵形疟条带,无对应大小的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扩增条带产生。疟原虫通用型和卵形疟特异性的荧光PCR检测结果均为典型的S形阳性曲线,卵形疟扩增片段的熔解温度为72.5℃。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片段长度为434bp,blast比对发现去除引物后的393个碱基与GenBank DQ845247等卵形疟的SSU rRNA对应部分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重新对血涂片进行镜检复核,结果在薄血膜中发现了卵形疟的环状滋养体,被寄生的红细胞为椭圆形,边缘呈伞矢状。结论使用巢式PCR、实时荧光PCR、序列分析和镜检等方法,证实该例输入性的疑似疟疾患者为卵形疟原虫感染。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评价≥60岁老年房间隔缺损(ASD)患者经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后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47例老年ASD,男11例,女36例,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不同切面ASD的最大直径为6~34mm,平均(17.4±8.3)mm,根据ASD边缘情况,分为中央型(18例)及边缘不足型(29例);边缘不足型分为前缘(主动脉缘)不足型(27例),后缘(主动脉对侧缘)不足型(2例)。均成功行介入治疗。手术后1、3、6、12月及每年分别行心电图、X线胸片、TTE随访,以上病例随访6月至5年。结果 47例均1次封堵成功,所用国产封堵器直径为10~42mm,平均(23.5±9.2)mm。术中、术后无重要并发症。随访X线胸片显示肺血较术前减少,心胸比率不同程度缩小。47例患者术后1月、3月、6月TTE即显示右房内径(RAD)、右室内径(RVD)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较封堵前明显缩小(P<0.05);术后1年(38例)、术后2年(27例)、术后3年(18例)、术后4年(8例)、术后5年(2例)随访TTE显示RAD、RVD及PASP进一步缩小(P<0.01)。所有患者近中期随访均健康生存,无封堵器介入治疗相关近中期严重并发症,无因ASD而再次接受治疗者。结论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60岁老年ASD患者,安全性好,技术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且近中期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究支气管镜智能导航下植入可回收金标在射波刀同步呼吸追踪的可行性。方法 在充气状态下获取经反腐处理的生物猪肺CT影像,利用智能导航软件在左、右肺叶分别设计8例模拟肿瘤病灶位点。设置多痰支气管环境组4例和湿润支气管环境组4例,根据射波刀金标植入原则,将智能规划后的32个可回收金标经支气管植入到每个模拟肿瘤病灶周围。模拟呼气末状态,再次扫描生物猪肺获取植入的金标CT影像,并记录成功植入金标数。利用射波刀计划系统(Multiplan v4.6)设计8个可执行的Synchrony治疗计划,对模拟呼吸运动的生物猪肺进行施照,记录可追踪金标数。施照后通过支气管镜取回已植入的可回收金标,记录成功回收金标个数。提取射波刀log文件中的治疗数据进行追踪数据整理分析,统计整个治疗过程的平移修正偏差、旋转修正偏差以及刚性误差。结果 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可回收金标滑脱、掉落等情况。支气管镜智能导航引导下成功植入与取出可回收金标32个,植入成功率与回收成功率均为100%。射波刀施照过程中金标追踪率为100%,刚性误差均<5 mm,治疗后统计射波刀log文件数据,多痰支气管环境组与湿润支气管环境组在左右方向平移偏差、左右方向旋转偏差、俯仰方向旋转偏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痰支气管环境组在前后方向平移偏差(Z=-3.57, P<0.01)及头脚方向平移偏差(Z=-2.53,P<0.05)稍高于湿润支气管环境组,而平旋方向旋转偏差(Z=-3.88,P<0.01)及刚性误差(Z=-3.32,P<0.01)均低于湿润支气管环境组。结论 经支气管镜智能导航植入可回收金标技术可行,可回收金标在体模支气管内稳定性好,且射波刀追踪精度可满足临床要求,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与教学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探讨草分子杆菌F·U·36对中重度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中重度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伴发感染时予抗感染、平喘等治疗,治疗A组和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加用草分子杆菌F·U·36针3.44 μg和卡介菌多糖核酸针0.7 mg肌肉注射,每周3次,共12周.3组均观察半年,评价治疗前后肺功能FVC、FEV1,血清IgG、IgM、IgA水平以及呼吸道再发感染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半年后治疗A组血清IgG、IgM水平较其他两组有明显提高(P<0.05),且呼吸道再发感染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草分子杆菌F·U·36能通过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改善中重度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