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比较"T"形切开疝囊横断法与疝囊全剥离法在阴囊疝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在吕梁市人民医院进行TAPP的97例阴囊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TAPP时,对试验组患者采用"T"形切开疝囊横断法处理疝囊,对照组患者则采用疝囊完全剥离法处理疝囊,然后比较两组患...  相似文献   
172.
胃癌淋巴管生成、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管生成、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胃癌原发灶中D2-40的表达及其中51例胃癌的791枚淋巴结中CK20和CKpan的表达,结合患者的l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HE染色淋巴管浸润(LVI-HE)和D240染色淋巴管浸润(LVI-IM)的阳性率分别为66.2%(45/68)和76.5%(5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LVI-IM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P=0.044)、TNM分期(P=0.003)及存在淋巴结转移(P=0.000)有关。68例胃癌平均淋巴管密度(LVD)为(18.19±7.44)个/HP.LVD升高与LVI-HE阳性(P=0.040)、LVI—IM阳性(P=0.001)、静脉浸润(P=0.037)、TNM分期较晚(P:0.020)及存在淋巴结转移(P=0.001)有关系。LVD值≥15个/HP者近期生存率较LVD值≤14个/HP者明显降低(P=0.032)。51例胃癌HE染色和CK(CK20或CKpan)染色检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4.5%(38/51)和88.2%(45/51),791枚淋巴结的转移淋巴结检出率由HE染色的32.0%(253/791)提高到CK染色的41.5%(328/791),P〈0.001。CKpan的微转移检出率明显高于CK20(P=0.003)。微转移淋巴结数量与肿瘤大小(P=0.001)、LVIHE(P=0.040)、肿瘤浸润深度(P=0.018)及TNM分期(P=0.012)有关。微转移淋巴结的检出使淋巴结转移站别及TNM分期迁移:7例N0→N1,6例N1→N2,1例N2→N3;4例Ⅰb→Ⅱ,4例Ⅱ→Ⅲa,3例Ⅲa→Ⅲb,1例Ⅲb→Ⅳ。结论D2-40及CK检测在诊断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微转移上优于HE检查。CK20和CKpan的联合检查有利于发现微转移淋巴结。肿瘤TNM分期越晚,越易发生淋巴结微转移。LVI-IM、LVD及淋巴结微转移三者都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LVD值较高者近期生存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3.
目的探讨与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No.16)转移相关的基因异常表达及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行D,术的原发胃癌(单病灶)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51例胃癌原发灶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增殖指数(LI)、P53、C—erbB2、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7及MMP-9表达及其与No.16转移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累及淋巴站别、淋巴管浸润、Ki-67u、MMP.2表达与No.16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管浸润、Ki-67LI增高和MMP-2阳性是No.16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淋巴管浸润、Ki-67LI增高及MMP-2阳性是No.16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4.
肺癌是全球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位居首位的肿瘤相关疾病,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发病率中的80%以上,成为医学界关注最多的病理类型.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IASLC/ATS/ERS)最早提出了NSCLC病理类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亚型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多数EGFR突变型NS...  相似文献   
17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参数在甲状腺癌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枣庄市立医院和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38例为甲状腺癌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45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均使用飞利浦EPIQ7诊断系统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超声造影参数: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平均通过时间及曲线下面积。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临床分期情况,分析超声造影参数的应用价值。结果 甲状腺癌组患者达峰时间(14.89±1.92)s、峰值强度(13.06±1.73)dB、平均通过时间(14.35±2.15)s、曲线下面积(896.09±51.75)明显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平均通过时间及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平均通过时间及曲线下面积在不同临床分期的甲状腺癌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平均通过时间及曲线下面积与淋...  相似文献   
176.
目的 探讨T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生发中心增生(GH)和窦组织细胞增生(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104例T1-2期乳腺导管癌患者,HE染色法检测腋窝淋巴结GH和SH情况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分化、癌周浸润和淋巴管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分析GH、SH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GH和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32例(31%)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GH和SH均阳性者、GH和SH仅1个阳性者以及GH和SH均阴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73%和81%。GH和SH均阳性者与GH和SH均阴性者以及GH和SH仅1个阳性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41)。SH表现与p53表达相关(P=0.037),GH表现与SH表现相关(P=0.000)。结论 T1-2期乳腺癌SH的发生与乳腺癌组织p53表达相关,而GH的发生与SH的发生相关。SH和GH同时发生可抑制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提示预后较好;而SH或(和)GH阴性提示较高的术后复发可能,需加强术后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77.
目的对内毒素血症致心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为内毒素血症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内毒素血症致心功能障碍的文献,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与进展。结果内毒素血症致心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可能有Toll样受体的异常表达、体内NO含量的增加、促炎症性因子的过度释放、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内能量代谢异常、腺苷受体活性降低、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摄取能力降低等几个方面。结论内毒素血症致心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阐释,深入研究将有助于相关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间歇股动脉内注射治疗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他汀类调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应伴发疾病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尿激酶间歇股动脉内注射治疗10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踝肱指数(ABI)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间歇股动脉内注射治疗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9.
刘蕾  沈歆  夏玉  陈周  张志武  李小强 《心脏杂志》2015,27(5):535-539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fasudil)对慢性低氧引起的肺动脉血管重构的作用,进而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低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法舒地尔组〔15 mg/(kg·d),腹腔注射〕。采用HE染色观察法舒地尔对低氧致小鼠肺动脉血管重构的作用和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法舒地尔对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表达的影响;分离消化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双波长离子影像技术测定法舒地尔对TRPC1介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全细胞钙变化的影响。结果 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长期慢性低氧可致小鼠肺动脉血管壁和心脏右室壁明显增厚,肺动脉血管TRPC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这些变化可被法舒地尔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环匹阿尼酸(CPA)诱导低氧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胞内自由钙离子浓度([Ca2+]i)显著升高(P<0.05);而CPA诱导的法舒地尔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Ca2+]i升高显著降低(P<0.05)。结论 法舒地尔可显著抑制慢性低氧引起的肺动脉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法舒地尔抑制TRPC1蛋白表达,进而减弱由TRPC1介导的细胞Ca2+动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0.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基础信息、病情评估、抗菌药物使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等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有33例(22.30%)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组中年龄≥60岁、有吸烟史、营养不良、抗菌药物联用、发生不良事件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昏迷时间、气管切开或插管病程、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资料和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抗菌药物联用、不良事件、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昏迷时间、气管切开或插管病程、住院时间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风险高,肺部感染与患者营养不良、抗菌药物应用、不良事件、病情及侵入性操作等诸多因素有关,应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尤其注重循证护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