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5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目的:检测TNF-α和ICAM-1在扁平苔藓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29例扁平苔藓和10例正常人皮肤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扁平苔藓皮损中TNF-α和ICAM-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TNF-α和ICAM-1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6,P<0.05)。结论:TNF-α和ICAM-1异常高表达可能与扁平苔藓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2.
报告1例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患者男,16岁.右跖部结节10余年,相继波及左足和双小腿下段,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真皮中下层由海绵状血管腔隙和梭形细胞组成的团块.依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为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不同病程尖锐湿疣(CA)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在C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60例不同病程CA患者血清IFN—γ、IL-2及IL-4水平。结果 CA患者组血清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A长病程组血清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CA短病程组(P<0.01);CA患者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A长病程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CA短病程组(P<0.01)。结论 CA患者有Thl型细胞因子表达低下和Th2型细胞因子表达亢进,长病程患者更明显,患者Thl型细胞因子表达低下和Th2型细胞因子表达亢进在CA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应用淋病快速自检卡(淋卡)检测了72例急、慢性淋病患者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检出淋病双球菌阳性率98.6%,而涂片阳性率仅为72.2%,淋卡法明显优于涂片法(P<0.001),并与淋病双球菌培养阳性率基本一致(P>0.05)。还检测了非淋病性尿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和包皮龟头炎等患者,其结果均为阴性,表明淋卡检测淋病双球菌准确度高,并具有特异性。而且该法检测需时少,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和大量人群普查工作,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凋亡调控蛋白表达水平和血清中白介素2(IL-2)水平在C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及间接免疫荧光素标记法和ELISA法,检测了60例不同病程CA患者PBLC凋亡调控蛋白Fas/Fas-L的表达水平和血清中IL-2水平。发现CA短病程组PBLC的Fas、Fas-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CA长病程组PBLC的Fas、Fas-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A短病程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短、长病程组CA患者血清IL-2的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A患者PBLC Fas/Fas-L表达水平与血清中IL-2的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果表明:CA患者PBLC有凋亡异常,并且与血清中IL-2的水平呈负相关,患者PBLC凋亡异常在CA的病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银屑病是一较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青壮年,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本文报道23户银屑病家族发病情况。 一、调查结果和分析 调查银屑病患者210人(每个家族中若有多人患病,统计时只计其一),共发现23户银屑病家族,占10.95%。在23户253人中(男131,女122),发现银屑病患者66人(男38,女28),家族中成员患病  相似文献   
27.
二期梅毒误诊为股癣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50岁,退休工人,2000年4月下旬因“肛门臀间沟及两侧臀部出现半环形、环形皮疹伴剧痒1月”,在我科诊为“股癣”,当时鳞屑真菌镜检加培养均为阴性,但仍按股癣给予孚琪、皮康王外用等治疗半月,均无明显疗效,且皮疹逐渐增大,患者首诊时否认有婚外性生活史。查体: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情况:肛门臀间沟两侧及臀面两侧可见花边形、半环形及环形皮损,边缘呈堤状,由红色水肿性丘疹组成,部分上有少许灰色鳞屑,基底无浸润(见照片1),身体其它部分未见皮损,两侧腹股沟淋巴结花生米大小。实验室检查:血:RPR1…  相似文献   
2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35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35例观察南平地区中医药研究所邹文森南平地区医院胃镜室李家文,李世德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较高,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本病治疗方法很多,疗程长短不一。本组病例以三个月为一疗程,初期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尔后仅行中医治疗,效果较满...  相似文献   
29.
患者男,20岁.因鼻粱左侧结节半年余,于2008年11月24日就诊.患者于半年前发现鼻梁左侧有一棕红色丘疹.渐增大,无痛痒,未经过任何治疗.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小鼠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后局部组织Toll样受体(TLR)2、4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口腔黏膜抗白念珠菌感染早期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局部接种的方法建立小鼠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在不同时间取口腔组织.用半定量逆转录(RT)-PCR检测口腔组织TLR2、TLR4 mRNA表达水平。结果:接种前口腔组织内有微量的TLR2、TLR4 mRNA表达.接种后6h组织中TLR2、TLR4 mRNA表达开始增加,12~24h表达水平达峰值。TLR4 mRNA表达于24~48h开始下降.72h趋于接种前水平,而TLR2 mRNA表达则持续增加至72h。结论:白念珠菌感染可迅速上调局部组织TLR2、TLR4的基因表达,TLR2、TLR4在口腔黏膜抗白念珠菌感染早期免疫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