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1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分析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并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的共1143例。其中,经椎间孔入路832例,经椎板间隙入路311例。观察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c Nab标准评价术后12个月疗效。结果术中术后共发生并发症84例,发生率7.34%。术后12个月时随访优470例(41.1%)、良590例(51.6%)、可60例(5.2%)、差23例(2.0%),优良率92.7%。结论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应该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并做好并发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2.
李锐  李学林 《西部医学》2008,20(6):1202-120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室性早搏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4例老年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天,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38例,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有效27例,有效率6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在老年室性早搏患者治疗中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3.
中药饮片物理性质对中药调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药饮片物理性质的应用亟需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该文通过论述中药饮片物理性质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梳理影响中药饮片自动化调剂的物理性质因素,创新性提出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改变、应用影响自动化调剂的中药饮片关键物理性质,为提高中药饮片调剂效率提供参考,以期促进中药饮片调剂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34.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方法较多,我们于1997年9月至1999年3月用比特诺尔治疗溃汤性结肠炎22例,并与甲硝唑组20例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42例男34例,女8例,男:女=43:1,年龄22—51岁,平均38岁,病程6个月—8年。全部病例按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4条标准进行诊断(1)42例患者临床症状有左下腹痛,腹泻,大便呈粘液状,有时为粘液血便,有里急后重感。部分患者有体重减轻,消瘦。全部病例均作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并排除肠结核,阿米巴病及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3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野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建立野菊花中酚酸类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XD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选用乙腈-0.4%磷酸水(13∶87),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为30℃,样品温度20℃。结果:绿原酸在0.088~1.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RSD小于1.0%;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均大于1‰。结论:本方法方便、准确、可以用于野菊花药材质量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36.
中药从发现到使用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认识和发展.以<神农本草经>问世为开始,主要是用药品种不断增加和药性理论不断完善,至<本草纲目>成书时中药的品种已达1892种之多并形成完整的本草学理论.其间中药饮片是中药的主要应用形式.第二阶段主要是以中成药发展为主.  相似文献   
37.
中药后下药物的分类及其煎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剂的疗效与其煎煮质量密切相关,我国历代名医都很重视中药的煎煮方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可见,煎药方法对煎药质量及临床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中药汤剂要求用特殊的煎药方法制备,包括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等。其中后下是因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如薄荷、  相似文献   
38.
中药剂型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林  张娜娜 《中医研究》2010,23(12):21-23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其剂型随临床需求和制剂技术提高而不断创新和发展。最初的汤剂到后来的丸剂、散剂、膏剂等,被称之为中药的传统剂型。化学药品自其出现以来,就因服用、携带方便,疗效确切,质量易控等优势占据了药品市场的主流,而传统中药则因剂型和制剂工艺的落后而逐渐丧失了大部分市场。此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
随着专业的发展和分化,对中药学概念的认识出现了混淆。辨析中药学概念,明确中药学、本草学、中医学、临床中药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中药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