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1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浅析影响汤剂煎煮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林  孟菲 《中医杂志》2006,47(6):421-421
1 煎药器具、材料 目前家庭煎药多用砂锅,其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锅周保温性好,水分蒸发量小.缺点是其孔隙和纹理多,易吸附各种药物成分而窜味.也可用陶瓷、白色搪瓷器皿、玻璃器皿等.另外在以陶瓷为煎药器皿的基础上出现了紫砂药壶,采用分体加热.电热装置设计在内胆之外,内胆为紫砂表面光滑,结构紧密,透气性强,便于清洗.与砂锅相比,加热更快捷.在医院、药店里普遍采用的是以不锈钢为煎药器皿的现代煎煮装置,受热快、耐酸、耐腐蚀,而且化学性质稳定,是十分优良的煎药器具.  相似文献   
22.
抗菌药物是一类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可以治疗由细菌、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品。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1]。临床上抗菌药常和中成药联用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是除此之外,抗菌药和中成药联用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一些配伍禁忌或者联合应用之后会出现疗效降低或者毒性增加等,这些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下面是针对这些弊端,笔者做的近年的文献调研。1物理化学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23.
自1955年Robinson和Smith首次应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以来,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当前,内窥镜途径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Cage在临床上亦有较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分类要素是分类模式与方法建立的前提和关键。通过分析,提出中成药的分类要素应包括药名、拼音、笔画、科系、科系统、功效、中医病证、西医病症、药物组成、给药途径、剂型、是否基本药物、是否医保、是否处方药、给药禁忌与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16个项目,并对其内容、提取方法及意义、提取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5.
马静  凌霄  王盼盼  孟菲  李学林 《中医学报》2020,35(9):1870-1874
传统取象比类法对中药药性的认识,是将中药的性能、功效与其形态、质地、颜色、气味、生长环境、入药部位、采收季节、物性等自然属性相关联,联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五运六气等学说,结合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以推演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功效等药性。尽管取象比类法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与中医理论紧密相连,且对中药药性的研究逐渐成熟化,但依旧具备了主观性较强、注重特殊性和典型性而忽略普遍性等缺陷。对于取象比类法的研究需正确认识,取其精华,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最终构建一个传统与现代兼备的取象比类法,为现代中药药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为探究基于电子舌进行具有不同味道的天然药物区分的可行性及不同类型电子舌区分效果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TS-5000Z和α-ASTREE两种类型电子舌对分别具有酸、苦、甜、咸4种味道的共35种代表性天然药物及12种食品类成分进行检测,通过提取的电子舌传感器数据以及经典人群口尝评价(THTPM)结果,分别利用判别分析(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4种算法建立四味的定性判别模型。结果:其中基于TS-5000Z型电子舌数据的上述4种算法的四味辨识准确率(交互验证)分别为72.34%、72.34%、76.60%、61.70%;基于α-ASTREE型电子舌数据的4种算法的四味辨识准确率(交互验证)分别为91.49%、89.36%、93.62%、80.85%。结论:总体上α-ASTREE型电子舌在天然药物四味辨识方面表现良好,同时在四味辨识中PCA-DA模型算法为最优,可以用于天然药物的四味辨识。  相似文献   
27.
<正>功能主治项是中成药说明书的核心内容,不仅体现中医学的辨证施治思想,也反映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其表述是否严谨、科学、规范,不仅体现中成药的发展水平,也影响临床合理用药。目前中成药说明书中功能主治项的表述混乱,形式多样,严重阻碍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1]。本文主要对中成药说明书中功能主治项的表述提出建议,以期与广大同道商榷。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项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建立全草花叶类中药煎煮相对密度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探讨中药汤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测定使用频次高、具有一定代表性的29种全草花叶类中药的煎煮吸水率、得液量、相对密度、出膏率等关键参数,以相对密度与出膏率的线性回归方程为基础,建立全草花叶类中药复方汤剂相对密度预测区间数学模型;并以单味及7种全草花叶类中药复方煎煮实验测定的相对密度验证该数学模型。结果 29种全草花叶类中药煎煮的相对密度(Y)对出膏率(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0 3X+1.000 2,r=0.959 3,线性范围为5.2%~53.3%,相对密度对出膏率的线性关系显著;全草花叶类中药复方汤剂相对密度95%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为:■,验证实验结果在数学模型预测区间范围内。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用于预测全草花叶类中药复方汤剂的相对密度,可为中药汤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加味猪苓汤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苓汤是《伤寒论》中用于治疗下焦湿热、小便不利的方剂,具有清热利湿养阴的功能。我院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用猪苓汤加黄柏、白花蛇舌草,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本实验主要从抗菌实验角度研究其作用的机理,并和原方猪苓汤进行比较。1 材料1.1 动物 NIH小鼠、SD大鼠,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 药物 猪苓汤、加味猪苓汤均为河南省中医学院一附院制剂中心提供;三金片,批号97011,桂林三金药业集团公司提供;氧氟沙星,批号:980208A,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出品。1.3 菌种 大肠杆菌标准株CMCC44102;大肠杆菌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