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万鸽  李孟  张靖  邢栋 《新中医》2022,54(15):123-127
目的:观察平动汤加减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递质、注意力、反应抑制力的影响。方法:选取ADHD儿童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tDCS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动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动指数、注意力、反应抑制力及神经递质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76.09%(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多动指数评分、错误数、漏报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反应时间缩短(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颜色干扰时间及字义干扰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神经递质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动汤加减联合tDCS治疗ADHD疗效确切,能提高患儿神经递质水平...  相似文献   
142.
喘证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喘证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该病是一种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主证的病证,尤以吸气困难为著。喘证作为一类肺系疾病,在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按照喘证论治。在中医学中喘证分为虚、实两大类,虚证病变主脏在肾,总因久病及肾,肺肾亏损所致;实证病变的主要脏腑在肺,亦涉及肝、脾、心等多脏。刘建秋教授认为实喘的根本病机在于气机升降失调;而肝主气机,肺为气主;肝与肺共同调治周身气机,故肝肺与本病关系密切。刘建秋教授认为,实喘多在肺,邪气郁肺,在治疗时应该重在祛邪利气;祛邪即为祛除病因,利气实为疏肝气,利肺气。文章基于“左肝右肺说”从肝与肺之关系失调论述实喘之病机,探讨通过疏肝理气之法调畅气机,以达到喘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究石胆草碳苷B(CB)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β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AD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10 mg·kg-1)、CB组(10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脑内注射Aβ25-35(300μmol·L-1)建立AD小鼠模型。Y迷宫、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尼氏染色和电镜观察海马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内Aβ1-42/Aβ1-40、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生化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脑内活性氧(RO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脑内LC3B,Beclin-1和P62相关自噬蛋白水平。体外培养PC-12细胞,结合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  相似文献   
144.
目的研究泡桐Paulownia fortunei(Seem.)Hemsl.花中糖苷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泡桐花50%丙酮提取物正丁醇部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凝胶、ODS、硅胶及半制备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用H2O2诱导的NRK⁃52e细胞损伤模型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pigenin⁃7⁃O⁃neohesperidoside(1)、苯甲醇O⁃(2′⁃O⁃β⁃D⁃吡喃木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cistanoside F(3)、isocistanoside F(4)、savasides A(5)、β⁃oxoacteoside(6)、毛蕊花糖苷(7)、3⁃(4′⁃methoxyphenyl)⁃propanol 1⁃O⁃β⁃glucopyranoside(8)、丁香油酚⁃β⁃D⁃吡喃葡萄糖苷(9)、苯丙烯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10)、benzyl alcohol glucoside(11)、6⁃O⁃caffeoyl⁃D⁃glucopyranoside(12)、syringetin 3⁃O⁃β⁃D⁃glucoside(13)。化合物2~3、6~13对H2O2诱导的NRK⁃52e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化合物1~6、8~10、12~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6~13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5.
乳腺癌主要发生于女性乳腺上皮组织,发病机制复杂而尚未明确,病死率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因此,寻找能高效低毒抗乳腺癌的药物迫在眉睫。乳房本非维持生命的必需器官,但癌细胞极易脱落转移,随着血液或淋巴液全身扩散是其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外科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因其毒副作用和较难控制癌细胞侵袭转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中药因其多途径、多靶点、毒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研究和重视,并对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大量相关的研究。该文通过查阅和筛选整理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以黄酮类、多酚类、生物碱、萜类等中药成分出发,以其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迁移及黏附等作用机制为主要内容,以归纳总结其靶向作用的主要相关通路为辅,综述中药有效成分体外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中药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有望为研制出高效靶向治疗乳腺癌的制剂提供参考,此后的相关研究中建议在深入挖掘中药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对作用于相同或相近通路、因子、蛋白质等的中药有效成分进行联合应用,结合中医药配伍理论,达到高效抗乳腺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r,YH-16,恩度)联合人参皂甙Rg3抑制裸鼠乳腺癌的作用。方法取20只雌性裸小鼠,建立荷瘤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Rg3单药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单药组、两药联合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隔日一次,腹腔注射,治疗时间为d1~d21。用药期间隔2 d测量裸鼠体重、计算瘤体积。用药结束3 d后处死动物,解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两药联合组体重增加,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裸鼠的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各用药组均可抑制肿瘤的生长,两药联合组的抑瘤率最高,分别为(12.5±1.13)%、(11.76±1.08)%和(32.35±2.45)%;两药联合组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单药组及Rg3单药组相比,VEGF及MMP-9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人参皂甙Rg3联合应用对抑制裸鼠乳腺癌的血管生成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研究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unge.茎中木脂素,并考察其抗哮喘活性。方法 木贼麻黄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底物显色法检测C48/80诱导的大鼠嗜碱性白血病细胞(RBL-2H3)的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化合物1能抑制β-Hex释放,改善RBL-2H3脱颗粒现象。结论 化合物1~2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具有潜在的抗哮喘活性。  相似文献   
148.
利用现代柱色谱技术,如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HW-40C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等对箭叶淫羊藿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4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确定其结构分别为3′-羟基宝藿苷-Ⅱ(1)、huazhongilexone-7-O-β-D-glucopyranoside (2)、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 (3)、宝藿苷-Ⅱ(4)、淫羊藿次苷-Ⅱ(5)、kaempferol 3,7-di-O-α-L-rhamnopyranoside (6)、(+)-aromadendrin (7)、kaempferol 3-O-(2-O-β-D-apiofuranosyl)-α-L-rhamnopyranoside (8)、箭藿苷A (9)、2″-O-rhamnosyl icariside-II (10)、apigenin-7-O-β-D-glucoside(11)、quercetin3-O-β-D-apiofuranoyl-(1→2)-α-L-rhamnopyranoside(12)、山柰酚(13)、淫羊...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研究木贼麻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木贼麻黄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并依据其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木贼麻黄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为黑麦草内酯(1)、异黑麦草内酯(2)、3,9-二羟基-猕猴桃内酯(3)、洋川芎内酯Ⅰ(4)、paeoveitol B(5)、α-松油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6)、桃金娘烯醇-β-D-葡萄糖苷-6′-O-乙酸酯(7)、cheonnyunchol A(8)、布卢姆醇B(9)、(6R,7Z)-9,10-二羟基-4,7-巨豆二烯-3-酮(10)、(6S,9R)-2-hydroxy-4-(2,6,6-trimethyl-4-oxo-cyclohex-2-enyl)-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11)、蚱蜢酮(12)、3,5,6-trihydroxy-7-megastigmen-9-one(13)、菜豆酸(14)、脱落酸(15)、楝叶吴萸素B(16)、苜蓿素(17)、柯伊利素(18)、异鼠李素(19)、herbacetin 7-methyl ether(20)、...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优化怀菊花总黄酮富集纯化工艺,并考察其抗炎活性、成分组成。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解吸体积分数、乙醇解吸体积、水除杂体积为影响因素,解吸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富集纯化工艺。采用CCK-8法检测总黄酮对ox-LDL诱导HUVECs细胞的增殖作用,ELISA法检测IL-1β、IL-6、TNF-α水平。HPLC法分析总黄酮成分组成。结果 最佳条件为乙醇解吸体积分数80%,乙醇解吸体积2 BV,水除杂体积4 BV,解吸率为84.93%,纯度为52.71%。与ox-LDL组比较,不同剂量(25、50、100μg/mL)总黄酮组HUVECs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P<0.01),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5,P<0.01)。总黄酮含有木犀草苷、芹菜素-7-O-葡萄糖苷、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香叶木素、金合欢素、异绿原酸A。结论 该方法简便高效,可用于富集纯化具有抗炎活性的怀菊花总黄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