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徐鹏飞  李孟  黄辉 《现代肿瘤医学》2015,(11):1528-1530
目的:回顾分析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放疗效果,探讨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最佳放疗方式。方法:46例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常规剂量放疗组20例,大剂量冲击放疗组26例,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疗效。结果:两组照射方法均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冲击放疗组7天内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放疗组,并且不良反应不增加。但两组比较完全缓解率、总缓解率及长期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病情较重、病期较晚无法耐受化疗的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大剂量冲击放疗能迅速缓解症状,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一侧膈神经上根选择性神经再支配环杓后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8只健康雄性青年Beagle犬作为实验动物,全麻下切断Beagle犬左侧膈神经上根与左侧喉返神经,两断端通过游离神经桥接的方式吻合,并将同侧喉返神经内收肌支切断并植入同侧环杓后肌中;右侧不做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侧.于手术前、神经修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分别行电子喉镜和喉肌电图检查,在最后一次检查后处死动物,取双侧环杓后肌和喉内段喉返神经行组织学检查并与对侧比较.结果 术前8只犬的双侧声带运动正常,术后即刻左侧声带固定,术后6个月均恢复了吸气性外展运动.术前8只犬双侧环杓后肌均能记录到自发肌电位,并引出诱发电位;术后即刻左侧环杓后肌呈电静息,未记录到诱发电位;术后6个月均能记录到自发肌电位,并引出诱发电位,而且两种电位幅度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环杓后肌Masson染色示两侧肌肉纤维相对截面积、胶原纤维相对截面积、肌肉/胶原纤维截面积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喉内段喉返神经甲苯胺蓝染色后示神经纤维分布较均匀密集,且左右两侧喉返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侧膈神经上根选择性神经再支配环杓后肌能有效避免神经错向再生,恢复声带的生理性外展运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补骨脂酚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人肝星状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人肝星状细胞活性,筛选出补骨脂酚安全有效浓度;本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骨脂酚组(1×10-5mol·L-1)及雌二醇组(1×10-6mol·L-1),同样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加入10μg·L-1TGF-β诱导人肝星状细胞损伤;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胶原蛋白-Ⅰ(Col-Ⅰ)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MP-1,Col-Ⅰ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10-5mol·L-1补骨脂酚显著提高TGF-β诱导人肝星状细胞及细胞中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细胞中MDA含量及Col-Ⅰ,MM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补骨脂酚对TGF-α诱导人肝星状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细胞中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细胞中MMP-1,Col-ⅠmRNA和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4.
通痹丸治疗膝骨关节炎9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益气温经、活血通络祛风类中药配伍 ,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通痹丸 (黄芪、桂枝、细辛、当归、赤芍、青风藤等 )治疗本病 90例。并用抗骨质增生胶囊治疗 30例作对照。结果 :通痹丸治疗膝 OA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 5。尤其在改善疼痛、功能障碍、形寒肢冷方面 ,两者效果有显著性差异。提示 :通痹丸有补气活血、祛风宣痹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建立细粒棘球蚴过敏反应BALB/c小鼠模型,研究和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在细粒棘球蚴致敏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从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的绵羊肝脏中提取原头蚴,培养40 d后,以50个微囊/鼠的剂量,通过腹腔注射接种BALB/c小鼠,对照组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感染6个月之后,每只小鼠按0.1 ml/10 g经腹腔注射羊源细粒棘球...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SD清洁级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补阳还五汤高(14.0 g/kg)、低(3.5 g/kg)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气管内一次性注射0.9%氯化钠溶液配制的博莱霉素复制气虚血瘀动物模型(7 m...  相似文献   
117.
人类连接组计划是脑成像领域最高级别的研究项目,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脑科学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作为AI领域的最新技术之一,在计算机视觉、影像处理等方面表现卓著,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诊断和分析等方面展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作者以卷积神经网络为线索,探讨其在MCI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动态血小板及凝血相关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沈阳)》将其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和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非SAP组),其中非SAP包括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oderat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呈正态分布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评分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等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等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SAP的预测价值。 结果:共纳入146例AP患者,其中SAP组50例,非SAP组96例。SAP组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71.76±17.62)%和平均聚集率(67.91±18.10)%、PT(12.02±1.33)s、FIB(4.76±2.08)g/L、D-二聚体(3.75±6.04)μg/L、PCT(0.23±0.08)%、BISAP评分(1.42±1.18)均高于非SAP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46.65±20.11)%和平均聚集率(42.50±20.71)%、PT(11.50±1.51)s、FIB(3.91±1.48)g/L、D-二聚体(1.00±1.37)μg/L、PCT(0.19±0.06)%、BISAP评分(0.45±0.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ROC曲线下面积显示,SAP组患者血清中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2,灵敏度分别为0.56、0.68,特异度分别为0.99、0.81,其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优于PT、FIB、D-二聚体、PCT、BISAP评分等相关指标。 结论: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PT、FIB、D-二聚体、PCT和BISAP评分可作为预测AP严重程度的指标,其中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的预测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119.
120.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r,YH-16,恩度)联合人参皂甙Rg3抑制裸鼠乳腺癌的作用。方法取20只雌性裸小鼠,建立荷瘤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Rg3单药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单药组、两药联合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隔日一次,腹腔注射,治疗时间为d1~d21。用药期间隔2 d测量裸鼠体重、计算瘤体积。用药结束3 d后处死动物,解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两药联合组体重增加,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裸鼠的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各用药组均可抑制肿瘤的生长,两药联合组的抑瘤率最高,分别为(12.5±1.13)%、(11.76±1.08)%和(32.35±2.45)%;两药联合组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单药组及Rg3单药组相比,VEGF及MMP-9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人参皂甙Rg3联合应用对抑制裸鼠乳腺癌的血管生成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