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仙鹤草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活性,为生药不同部位的合理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建立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的指纹图谱;采用MTT比色法研究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人胃癌细胞株HGC-27细胞、人结肠癌细胞株Caco-2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采用2,2''-联氮-(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检测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的抗氧化能力;采用ELISA法测定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对小鼠凝血酶原(PT)指标的影响。结果: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的指纹图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根、茎、叶、花均显示不同程度抗肿瘤、抗氧化、抗凝血药效,其中茎对HepG2、HGC-27、Caco-2三种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根、叶、花;叶、花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能力强于根、茎;茎、叶降低小鼠血浆凝血酶原水平的能力强于根、花。结论: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的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药效存在差异,为仙鹤草药材以药效为导向的不同药用部位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依据,为生药不同部位的精准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明确柴胡皂苷发挥治疗胃溃疡作用的化学成分,开展柴胡皂苷治疗胃溃疡药动药效相关性研究,为探讨其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提供前期实验基础。方法:采用高分辨质谱,一、二级质谱解析方式解析柴胡皂苷化学成分,同时取SD大鼠灌胃柴胡皂苷提取液(300 mg·kg~(-1))后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入血成分柴胡皂苷B_2,柴胡皂苷D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分别对柴胡皂苷B_2,柴胡皂苷D血药浓度与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增殖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进行时效相关性分析,评价柴胡皂苷作用特点及可能机制。结果:柴胡皂苷抗溃疡化学成分主要为柴胡皂苷A,D,B_2,I,E,prosaikogenin D,F,G;柴胡皂苷含药血浆与损伤的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吸收也与血中MDA,SOD水平呈一定的时效关系。结论:该研究明确了柴胡皂苷发挥治疗胃溃疡作用的化学成分,探讨了入血成分与药效相关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DA,SOD蛋白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补肺健脾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SB-C_(18)色谱柱(4.6 mm×100 mm,2.7μm),正、负离子模式下的流动相系统分别选择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10 min,3%B;10~100 min,3%~50%B;100~120 min,50%~100%B)和水(A)-乙腈(B)梯度洗脱(0~5 min,3%B;5~60 min,3%~100%B),流速0.6 mL·min~(-1),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干燥气流速13 L·min~(-1),干燥气温度350℃,毛细管电压3.5 kV,雾化器压力310.28 kPa,碎裂电压125 V,二级质谱碰撞电压40 e V,在正、负离子扫描采集数据,采集范围均为m/z 50~1 000,通过Agilent MassHunter Qualitative Analysis数据分析定性软件进行色谱峰的提取和匹配。结果:通过质谱信息并结合对照品、相关文献、数据库检索,共鉴别出了95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41个,生物碱类23个、木脂素类12个,有机酸类9个和其他类化合物10个。结论:补肺健脾方化学成分复杂,不同成分裂解规律各异,黄酮类类化合物在裂解过程中容易发生脱糖基、脱水、环的逆狄尔斯-阿尔德反应(RDA)裂解,以及CO,CO_2,CHO等一些中性分子丢失;木脂素类成分苯环上常有羟基、羰基、甲氧基等取代基,易得到丢失H_2O或CO的碎片离子;有机酸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为酚羟基取代的芳香环、丙烯酸、脂肪酸,该类化合物在负离子模式下易丢失H_2O和COOH,且易在羰基处断裂形成碎片离子。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快速鉴别补肺健脾方的化学成分,为阐释该复方的功效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4.
中药木蝴蝶是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Vent.的干燥成熟种子,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黄酮及其苷类、挥发油类、环己醇类及紫檀碱类等,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本文对木蝴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药性及药效因素、化学成分可测性、临床研究、体内代谢转化5个方面,对木蝴蝶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中药木蝴蝶的质量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5.
76.
医学教育PBL教学实施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PBL教学模式是当今世界医学院校广泛运用的一种新教学方法。在PBL教学过程中,国内外医学院校纷纷采取了不同的实施方式。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要紧紧抓住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三个基本要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师教改意识,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PBL教学的转换。  相似文献   
77.
目的:基于PI3K/PTEN/VEGF通路探讨菟丝子总黄酮(TF)体外抗肿瘤作用机制,考察合适的给药浓度,为菟丝子药材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实验对象,CCK-8法检测TF给药后的细胞活性,计算其IC 50值;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分析细胞凋亡坏死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法检测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人类第十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3(VEGFR-2、VEGFR-3)表达变化趋势。结果:相对阴性对照组,给药组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具有良好的量-效正相关;qPCR结果显示TF给药可以显著的上调PTEN mRNA,下调PI3K、VEGF mRNA;ELISA结果显示HIF-1α、VEGFR-2、VEGFR-3蛋白的表达在给药后均有下降(P<0.01)。结论:菟丝子总黄酮有较好的体外抗肝癌药效,其作用可能与上调PTEN的表达对PI3K-Akt通路进行负调控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下调HIF-1α以及VEGF相关基因和受体蛋白的表达等作用机制共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观察在不同艾灸装置内艾燃烧生成细颗粒物(PM_(2.5))和多种气体的排放量,进一步讨论艾灸疗法的安全性。方法试验选取18个同一批次的1 g艾条在3种艾灸装置内燃烧,采用激光粉尘仪、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18个艾条样品随机分为自然暴露燃烧组、灸筒燃烧组、灸筒加过滤罩组,每组6个。将艾灸装置在密闭玻璃房内点燃,对其产生的PM_(2.5)质量浓度,CO、SO_2、NO_2摩尔分数进行实时监测,取各项指标的峰值。结果 3组艾条燃烧产生的PM_(2.5)、CO、SO_2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灸筒加过滤罩组的PM_(2.5)质量浓度低于灸筒燃烧组和自然暴露燃烧组(P0.05),且灸筒加过滤罩组CO、SO_2的摩尔分数显著低于自然暴露燃烧组、灸筒燃烧组(P0.05),灸筒加过滤罩组3项指标在3组内均为最低水平。燃烧过程中PM_(2.5)质量浓度峰值为灸筒燃烧组自然暴露燃烧组灸筒加过滤罩组;CO、SO_2摩尔分数峰值为自然暴露燃烧组灸筒燃烧组灸筒加过滤罩组。环境中NO_2摩尔分数的监测值并未因艾燃烧而增加。结论不同装置内艾燃烧所产生的PM_(2.5)以及CO、SO_2有差异,艾灸装置加过滤罩可以降低艾灸环境中的PM_(2.5)质量浓度和CO、SO_2摩尔分数,可以避免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危害。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气滞胃痛颗粒全时段多波长信息融合图谱及其与体外抗溃疡药效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抗溃疡的药效学基础。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将气滞胃痛颗粒中的单味中药材按一定配伍比例组合,通过Matlab软件获得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以峰面积转化成的化学成分含量为指标,同时将六味药材的配伍组合进行抗胃溃疡体外药效实验,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权重系数对药效进行综合评价。将药效学信息与各组融合谱的化学信息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再通过神经网络进行验证,最终得到谱效关系。结果:气滞胃痛颗粒具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运用灰关联度分析法得到了20个色谱峰与抗溃疡活性密切相关,以这20个色谱峰量化峰面积作为输入项,建立了气滞胃痛颗粒抗溃疡药效的神经网络模型。结论:通过系统分析气滞胃痛颗粒中组分与药效的谱效关系,明确了其抗溃疡的活性成分,对气滞胃痛颗粒的深层次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目的 采用构效组学研究方法,阐释气滞胃痛颗粒中枳壳黄酮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的药效物质。方法 在课题组前期体外药效筛选的基础上,开展枳壳黄酮体内药效研究,运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PS),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互作基因(STRING)等网络数据库,获取枳壳黄酮抗炎镇痛活性成分的核心靶点;采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将不同类型的枳壳黄酮与核心靶点进行对接,以各靶点与活性结构的综合评分总分为遴选原则,得到高结合活性的关键核心靶点;以靶点为桥梁,将枳壳中一类或多类化学成分结构与药效紧密关联,通过各类结构与药效靶点结合规律探讨药效明确的化合物与药效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 枳壳黄酮对葡聚糖硫酸钠(DSS)结肠炎小鼠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药效,能够改善结肠炎小鼠体征,明显降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P<0.05),获得枳壳黄酮类活性成分12个,按照母核进行结构归类,其中二氢黄酮类9个,黄酮类3个。经韦恩(Venn)交互分析,得到枳壳抗炎镇痛靶点167个,通过度值(Degree)和分子对接综合评分,选择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分析。通过结构分析发现,含有糖苷类结构的成分与抗炎镇痛靶点结合活性更高。结论 该研究在体内药效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构效组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析枳壳黄酮抗炎镇痛的物质基础,同时构效组学为中药药效物质的阐释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