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单次静滴银杏内酯B(抗脑梗塞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单次静滴银杏内酯B注射液20、40、60mg。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银杏内酯B浓度,并用DASver2.0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中,3组的t1/2z无显著性差异,并与给药剂量无关;3组的AUC0-t随给药剂量的加大而增加;3组的AUC/dose,c/dose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20~60mg内,银杏内酯B注射液的体内过程,基本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2.
射干提取物抗炎及镇痛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射干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足肿胀、小鼠耳肿胀及小鼠疼痛的影响。[方法]利用新鲜配制的蛋清注射于大鼠足跖部造成足肿胀、二甲苯涂于小鼠耳廓引起耳肿胀、冰醋酸小鼠腹腔注射引起疼痛。[结果]射干提取物0.32g/kg、0.64g/kg、1.28mg/kg剂量明显降低大鼠足肿胀率,0.46g/kg、0.92g/kg、1.84g/kg剂量明显降低小鼠耳肿胀度、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结论]该药具有抗炎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SO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最终可出现肢体溃疡、坏疽,具有发展缓慢、持续性下肢疼痛、高致残率等特点。现代医学治疗ASO,药物治疗具有局限性而外科及介入治疗又有严格禁忌证与不良反应,并无法根治。ASO属中医学“脱疽”范畴,其病机关键为“虚”,不仅为ASO的重要病因,也体现在ASO的各阶段,故从“虚瘀同治”的角度探讨ASO防治,以期提高中医药治疗ASO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4.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农村适宜卫生技术推广示范研究子课题"伏九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通过基线调查筛选有效病例,对建平等四县哮喘患者患病及诊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从患者一般情况、生存质量与自身健康状况满意度评价、就诊医院级别及就诊原因、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了影响因素权重,农村哮喘患者治疗现状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在农村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为更好地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
药理效应法筛选中药细辛活性组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细辛不同组份止咳、祛痰作用。[方法]以止咳、祛痰实验为考查指标,对不同溶解度参数溶剂提取的细辛提取物进行药效学考查。[结果]细辛不同提取物均能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具有明显的止咳作用(P<0.01),但祛痰效果不显著(P>0.05)。[结论]挥发油提取物为细辛止咳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6.
总结李国信教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经验。认为动脉硬化闭塞症以血脉瘀阻为标,脾。肾虚弱为本;治疗应标本同治,分发病、发展、控制三个阶段进行辨治。  相似文献   
97.
通过中医对哮喘"宿痰伏肺"理论认识的阐述,以及西医对哮喘缓解期存在慢性气道炎症的病理认识的总结,联系临床实践说明了哮喘缓解期"宿痰伏肺"与慢性气道炎症是中西医对同一病理机制认识的不同表述。阐明了中医运用"宿痰伏肺"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选择健康人为受试者,从安全的初始剂量开始,观察人体对七叶通脉胶囊的耐受性,为制定本品的II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安全的剂量范围。方法:筛选健康受试者50人,分别采用单次给药及连续给药观察该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七叶通脉胶囊单剂量组出现化验室检查异常和2例腹泻症状,随访后均恢复正常,经研究者判断为与药物关系均为可能无关。连续剂量高剂量组出现腹泻症状,经研究者判断为与药物关系均为可能无关。以上安全级别均为二级。结论:正常人体对七叶通脉胶囊服用7粒/d每人的剂量耐受较好,建议本品可以进行II期临床试验,剂量可在每人7粒/d以内。  相似文献   
99.
通过疏理“痰瘀互结”理论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医古籍、现代医学等文献,从痰、瘀病理因素的形成及关系、“痰瘀互结”理论的内涵、COPD“痰瘀互结”相关病机及治则进行深度挖掘;从“痰瘀互结”理论的形成、发展、内涵及其在COPD治疗中的重要地位等,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全方位分析,旨在提高COPD痰瘀互结证的中医临床诊治水平,为“痰瘀互结”理论论治COPD提供基础及临床研究依据。通过分析COPD的核心病机是“痰瘀互结”,且贯穿于COPD的整个病程,具体病机为肺气不足,致痰饮伏于肺中,肺治节不利,不能助心行血,久则瘀血阻塞于经脉脏腑中,痰瘀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化痰祛瘀是阻止本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治则,方用金龙定喘合剂联合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物。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射干提取物中鸢尾黄素对感染后豚鼠咳嗽模型的抗气道炎症作用。方法采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导及烟熏法建立感染后咳嗽豚鼠模型,采用全自动模块式血液体液分析仪测定血液及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计数,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4和IFN-γ含量,并计算比值。结果豚鼠模型组病毒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RSV病毒感染成功,且未造成实质性肺炎;模型组5 min内咳嗽次数显著高于空白组,成功复制感染后咳嗽模型。给药前,造模对血液中炎性细胞计数无改变,但升高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清中IFN-γ的含量,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4含量,升高IFN-γ的含量;给药后,鸢尾黄素可显著升高肺细胞灌洗液中INF-γ的含量,降低IL-4/IFN-γ的比值。结论射干中鸢尾黄素对RSV感染后咳嗽豚鼠有较好的抗气道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