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研究正常环境和高钙环境下,大鼠不同肠段中盐酸小檗胺对盐酸小檗碱肠吸收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通过HPLC检测不同配伍组外翻肠囊吸收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对不同配伍组的单位面积吸收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相同时间点正常J70组(正常环境,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70 mg·L~(-1))比较,120 min时正常J70+Ver100组(正常环境,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70 mg·L~(-1),加入盐酸维拉帕米质量浓度100 mg·L~(-1))的单位面积吸收量在回肠段显著增加(P0.05); 30,60,90 min时高钙J70+A35组(高钙环境,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70 mg·L~(-1),加入盐酸小檗胺质量浓度35 mg·L~(-1))在十二指肠的单位面积吸收量显著增加(P0.05); 30,90,120 min时高钙J70+A70组(高钙环境,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70 mg·L~(-1),加入盐酸小檗胺质量浓度70 mg·L~(-1))在回肠的单位面积吸收量显著增加(P0.05)。相较于相同质量浓度的正常组,高钙J70+A35组、高钙J70+A70组中盐酸小檗碱的肠吸收更好。结论:盐酸小檗胺在一定程度上对盐酸小檗碱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在高钙环境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小檗皮总生物碱提取物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为该有效部位的制剂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考察小檗皮总生物碱提取物的纯化工艺,考察的工艺参数包括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速度、树脂柱径高比、水洗用量、洗脱剂体积分数及用量、洗脱流速等。采用HPLC测定小檗皮总生物碱提取物中4种生物碱类成分(木兰花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流动相乙腈-0. 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要求进行小檗皮总生物碱纯化物的薄层色谱鉴别、含量测定、特征图谱等质量标准研究。结果:小檗皮总生物碱提取物的最佳纯化条件为采用HPD100型大孔树脂10 g,树脂柱径高比1∶8,上样液质量浓度11 g·L~(-1),上样液体积50 mL,上样流速1 mL·min~(-1),加4 BV水洗脱(1 BV=15 mL),加30%乙醇9 BV洗脱;纯化后小檗皮总生物碱的转移率 80%,纯度 65%。建立了小檗皮总生物碱纯化物的质量标准,特征图谱中共有峰有19个,整体相似度均 0. 99。结论:优选的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建立的质量标准可靠,适用于小檗皮总生物碱提取物的纯化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此文以青海大学为例,分析了藏药炮制学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国家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导下,要结合校情学情,整合工、农、医、管四大优势学科相关课程,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科学技能和人文素养,以达到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新时代复合型藏医药人才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肠道是口服给药吸收代谢的主要部位,作为机体内隐形的"器官",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是其中的主要参与者,其生态平衡将对药物的治疗作用产生重大影响。药物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对肠道菌群的数量和丰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肠道稳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药物口服后,经肠道菌群的作用,其性质与含量可能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不同疾病,口服药物代谢与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调节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利于阐释药物起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阐明常用藏药材巴夏嘎的来源植物,为藏药规范用药和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历代藏医药文献考证,对当前作为巴夏嘎使用藏药材的传统药性药效、主要物质基础及活性作用等比较研究,分析藏药巴夏嘎同名异物形成的原因、社会背景及应对措施。结果 经历代藏医药文献、植物学形态特征和传统药性等考证,确定其原植物为鸭嘴花(Adhatoda vasica Nees)。巴夏嘎同名异物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藏区缺乏鸭嘴花资源,各地方根据藏药性理论指导和藏药文献记载,就地取材使用下品巴夏嘎“冬那端赤”和巴夏嘎代用品“玉冬赛果”所致。当前作为正品巴夏嘎使用的植物有:下品巴夏嘎来源植物长果婆婆纳(Veronica ciliata)、毛果婆婆纳(V. eriogyne)、巴夏嘎代用品“玉冬赛果”来源植物塞北紫堇(Corydalis impatiens)和皱波黄堇(C. crispa Prain)。下品巴夏嘎和巴夏嘎代用品不但在味、性、效等藏药传统药性方面与正品巴夏嘎具有一致性,而且在现代药效学方面也具有高度相似性。结论 鸭嘴花是藏药巴夏嘎正品,将藏药“冬那端赤”和“玉冬赛果”作为巴夏嘎使用是权衡资源生态和藏医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属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由于藏药特色资源日益匮乏,今后此类现象会更加明显,应加强开展藏药传统药性、现代化学及药理药效研究,确定最佳用药植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同时适用于红景天正品(大花红景天)、习用品(唐古红景天、狭叶红景天)和代用品(长鞭红景天)鉴别的特征图谱;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深入研究不同红景天药材中化学成分差异和规律。方法:采用UPLC,以红景天中含量较高的红景天苷和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ACE Excei 2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2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柱温为30℃,流速为0.4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为5μL,得到红景天正品、习用品及代用品特征图谱;采用化学计量学软件Chem Pattern 2017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不同批次的红景天正品特征图谱相似度高,对比发现红景天习用品、代用品特征图谱相似度较低,成分有一定差异;聚类分析所建立方法可区分4种红景天药材;主成分分析较好地展示了不同品种成分的差异性。结论: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高,为红景天药材及其饮片或中成药投料的鉴定、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藏药四味姜黄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藏药"味性化味"、网络靶点预测以及TCMSP、DAVID、String 11.0、Cytoscape 3.7.1等数据库和可视化方法分析藏药四味姜黄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性和作用机制。结果根据320例临床医案信息,藏药四味姜黄汤主治疾病中,藏医"京尼萨库"病(糖尿病)的频次最高(84次)、其次为腰椎增生(29次)和藏医"查隆"症(24次)。方剂药性分析发现,四味姜黄汤的药性以甘和涩味为主,味以苦化味为主,效以凉、钝、重和润为主,主要针对"赤巴"的热、锐和"隆"的轻、硬、细等特性,主治藏医"赤巴"和"隆"病。网络靶点分析中共筛选得到22个活性分子,与糖尿病肾病匹配后得到68个共同靶点,富集到48个生物功能,注释通路共有45条,其中PI3K-Akt、MAPK、P53等为主要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谷甾醇、豆甾醇、余甘根苷A与VEGFA、CASP3核心蛋白之间以氢键和π-H共轭键等相连接。结论藏药四味姜黄汤通过苦和甘味以及苦化味特有的凉、钝、重、润等药效,以消除热症、调和"隆"因、调节微管和辅助肾功等方式作用于藏医"京尼萨库"病,从而起到治疗"赤巴型京尼萨库"病的目的,其机制可能与调控VEGFA、CASP3、HSP90AA1、ESR1等关键靶点,干预PI3K-Akt、MAPK、AGE-RAGE信号通路有关。味性化味-网络药理-分子对接结果相互吻合,即以清热消炎、改善循环和增强肾功能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线。本研究为四味姜黄汤的临床用药和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国医大师治疗藏医“青乃丹吾”病的用药规律,预测潜在作用靶点。方法 收集和整理国医大师尼玛治疗“青乃丹吾”病的医案处方。运用SPSS Modeler 18.0和TBtools v0.66837软件进行藏药频数、关联规则、层次聚类等分析,利用BATMAN-TCM和R语言软件等预测高频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的潜在靶点。结果 国医大师尼玛治疗“青乃丹吾”病的104首方剂中,使用频数最高的4首方剂依次是二十五味马宝丸(282次)、七味红花殊胜散(235次)、松石胶囊(233次)和甘露月晶丸(214次)。频数最高的4种藏药材依次是诃子(63次)、川木香(53次)、红花(50次)和豆蔻(38次)。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置信度最高的藏药方剂组合为二十五味马宝丸-十三味红花丸→松石胶囊,药材组合为余甘子-毛诃子→诃子。择时用药中以二十五味马宝丸(清晨),七味红花殊胜丸(早上),十八味红花散(中午)和松石胶囊(晚上)为常用的时序方剂组合。方剂分类结果中清热解毒药和温胃消食药的使用频率最高。频数 ≧ 12的方剂药性以钝、凉、重、稀、糙为主,主治赤隆病。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到度值 ≥ 25的关键靶点,富集到13个GO功能和20条KEGG通路。结论 国医大师尼玛治疗“青乃丹吾”病以清热解毒和温胃消食药为主要的治疗原则,具有明显的择时用药规律,AKT1和TNF可能为其治疗“青乃丹吾”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