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局部载药缓释系统作为当前脊柱结核治疗新方式,已在实验阶段被发现可抑制局部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利于病灶恢复,为治疗脊柱结核骨缺损提供了有效手段。现笔者对目前研究中常用的负载方式和载体材料进行综述,深入分析局部载药缓释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给药策略在脊柱结核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并对现有研究存在的挑战进行总结,以为载药缓释技术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和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2.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侵袭人体器官引起。脊柱结核占肺外结核的50%,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骨科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使用的抗结核药物和治疗方案有限。动物模型作为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有力工具备受关注。新西兰兔因其腰椎解剖结构与人类相似,骨结核病变表现可以复现人类结核病病理表现,以及构建脊柱结核模型操作方便等特点,广泛用于脊柱结核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笔者综述了脊柱结核兔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在结核病发病机制、抗结核新药研发及局部载药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为脊柱结核相关基础研究中兔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总结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治疗以及转归。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治的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118例自发性低颅压患者, 男女比例约为4∶5, 年龄为17.00~71.00[39.00(34.00, 46.75)]岁, 以30~49岁年龄段患者最为多见。其临床表现多为体位性头痛(117/118, 99.2%), 常伴随恶心(90/118, 76.3%)、呕吐(70/118, 59.3%)、颈部僵硬(88/118, 74.6%)、耳鸣(57/118, 48.3%)、耳闷/耳堵塞感(57/118, 48.3%)。头颅增强磁共振成像可见硬脑膜均一弥漫性强化(97/113, 85.8%), 静脉窦增宽(88/113, 77.9%), 硬膜下积液/血肿(46/113, 40.7%), 鞍上池变窄(86/113, 76.1%), 桥前池变窄(86/113, 76.1%), 乳头体脑桥距离变窄(80/113, 70.8%);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发现107/118例(90.7%)存在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