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55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24篇 |
出版年
2020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芪丹通脉片预防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慢性心肌缺血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芪丹通脉片(QDTMT)对大鼠慢性心肌缺务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为研究对象,比较观察QDTMT长期小剂量组药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肌缺血保护作用,通过检测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结果:未注射ISO组未见VEGF,bFGF表达,而在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各组VEGF,bFGF表达均增加,给药组VEGF,bFGF表达量高于未给药组。结论:QDTMT能够预防慢性心肌缺血,促进VEGF,bFGF表达。 相似文献
52.
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诱导K562细胞凋亡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研究活血化瘀复方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 6 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方法 :通过台盼蓝拒染法活细胞计数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流式细胞检测定量观察细胞凋亡及其与药物的关系 .结果 :活血化瘀复方对K5 6 2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并且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流式细胞检测显示药物血清作用 6h ,K5 6 2细胞即已出现凋亡 ,10 0mL·L-1含药血清组细胞凋亡率较 5 0mL·L-1含药血清组高 (13.4± 1.3) %vs(7.6± 0 .9) % ,P <0 .0 1.结论 :活血化瘀复方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 ,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 ,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53.
当归补血汤血清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血清对SMMC 772 1增殖影响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方法 :采用纯种新西兰雄兔 2 5只 ,随机分 5组 ,分别给予 5 0mL的 32 ,16 ,8和 4g·kg-1当归补血汤和生理盐水灌胃 ,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清 ,以MTT法测定上述血清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增殖抑制作用 .结果 :当归补血汤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增殖有抑制作用 ,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灌胃后 4 5min抑制作用最强 ,各组抑制强度分别为 0 .4 6± 0 .0 5 (32g·kg-1,P <0 .0 1) ,0 .5 3± 0 .0 6(16g·kg-1,P <0 .0 1) ,0 .5 5± 0 .0 4 (8g·kg-1,P <0 .0 5 ) ,0 .6 1± 0 .0 3(4g·kg-1,P >0 .0 5 ) .ED5 0为 12 2g·kg-1;效应半衰期为 2 .2 0h .结论 :当归补血汤经肠道进入体内具有一定的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该药效与时间和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54.
1 临床资料 被调查 98例患者中 ,男性 5 4例 ,占 5 5 .1% ;女性 4 4例 ,4 4 .9% ,男女之比为 1.2 3∶1;年龄 15~ 6 5岁 ,平均 4 4 .7岁 ;病程 1wk~ 10a.患者中有 6 5例病变位于直乙状结肠 ,2 4例病变在脾区以远 ,9例为广泛或全结肠炎 .诊断依据文献进行诊断[1] ,确诊后对患者进行四诊检查 ,辨证分型[2 ] 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 .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活动期 83例 ,缓解期 15例 ,爆发型患者 0例 .辨证分型为中肠道湿热 2 7例 ,肝气郁滞 15例 ,脾虚湿阻 2 9例 ,脾肾两虚 8例 ,阴血不足 4例 ,气滞血瘀 7例 (表 1) ,运用秩和检验 ,6种证型… 相似文献
55.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PBL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要求和中医教学的特点,就问题教学模式(problem_based learning,PBL)在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施中解决的要素进行分析.通过中医教学实践,认为"比较法"是问题教学模式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并强调了PLB模式实践中应注意的同题.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对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兔心肌梗死(AMI)后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探讨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健康兔3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灌胃,穿线但不结扎),AMI组(生理盐水灌胃,结扎冠状动脉左旋支的左室支致AMI),对照组(盐酸地尔硫卓艹灌胃14d后造模),大、小剂量组(不同剂量芪丹通脉片灌胃14d后造模)。观察芪丹通脉片对AMI的预防作用以及对BNP和心室重构的影响。结果①大、小剂量组心率加快,左心室内收缩压、左心室压力微分最大值明显增高,与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AMI后BNP含量升高,用芪丹通脉片后BNP明显降低,大、小剂量组与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血液流变学检测可见芪丹通脉片能明显降低AMI兔全血黏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少红细胞聚集;④芪丹通脉片各组心肌梗死程度与AMI组比较,病变程度显著减轻。结论芪丹通脉片对兔结扎冠状动脉所致AMI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降低心肌梗死后BNP的含量,减少心室重构的发生从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7.
临床资料本组共17例,男16例,女1例;平均年龄38.1±7.9岁;病程1~15.5年,平均8.5±5.5年。其中15例有服用中药制剂史。17例均经肾脏活检,证实存在肾脏损害,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5月北京会议制定的肾活检病理诊断标准指导意见。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腰痛、血尿、蛋白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其中微量蛋白尿被认为是较早期症状,发生率较高,且与皮肤损害程度相关。研究认为,尿中微量蛋白是较好的监测肾功能的指标。另外还可检测NAG(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酸盐则易沉积于肾髓质的近曲小管以及肾小球等部位。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NA… 相似文献
58.
芪丹通脉片对移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芪丹通脉片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后在缺血心肌组织中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纯化大鼠MSCs,培养扩增至第3代后,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细胞。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芪丹通脉片组(8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分别灌服芪丹通脉片浸膏干粉溶液2g生药/kg及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4天。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BrdU标记的异体MSCs以微量注射的方法移植入缺血心肌内。4周后,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移植后细胞表面血管生成素受体2(Tie2)的表达,并以CD31阳性细胞计算和比较两组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芪丹通脉片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左心室均发现BrdU阳性细胞(即植入细胞),而芪丹通脉片组BrdU阳性细胞中Tie2阳性信号表达程度均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芪丹通脉片组MVD大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芪丹通脉片具有促进MSCs在缺血心肌中转化为内皮细胞,增加毛细血管密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生于直肠、结肠的非特异性炎症 ,与免疫、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以腹泻或便秘、腹胀下坠等为主要症状。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我们采用自制纯中药肠胃清胶囊治疗该病 60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按就诊次序选择门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60例 ,男 46例 ,女 1 4例 ,年龄 36~ 48岁 ;病程2~ 9年。大多接受过多种中西药治疗。对照组为同期门诊患者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38~ 47岁 ;病程 1~ 8年。两组均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克隆氏结肠炎、缺… 相似文献
60.
血管的新生和成熟需要经过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周围细胞间相互作用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这一过程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近年发现的一个与血管新生与成熟密切相关的家族,包括4个成员,即Ang1、Ang2、Ang3和Ang4,其共同的特异性受体为Tie2。Ang及受体Tie2在生理性血管形成过程中对新生血管的形成、重构及成熟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另有研究显示,Ang/Tie2系统也参与了缺血后再灌、肿瘤及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病理性血管的形成过程。研究Ang/Tie2系统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其在血管新生与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