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Dieulafoy单纯性溃疡,也称曲张性动脉瘤及持续扩张性小动脉,属于胃肠道血管病变。很少被认识,但有潜在生命危险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1 986年法国外科医师Dieulafoy报道了3例,故以其名字命名。近日我院诊治1例此病,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5 6岁。间断呕血、黑便3个月,加重3d ,于2 0 0 4 - 0 1 - 0 4住我院。患者自2 0 0 3年至今3次因突发的无痛性、间歇性消化道出血而住院治疗。2次纤维胃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也无溃疡出血,更无占位性病变,仅在胃体近胃角部后壁见1处新鲜血液呈搏动性流出。经用生理盐水4 0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TARR手术治疗排便障碍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排便障碍综合征患者采取STARR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0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其中19例患者直肠前突及直肠内脱垂得到改善,有效率87%。结论 STAR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排便障碍综合征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藻酸盐敷料结合微波辐射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藻酸盐敷料结合微波辐射,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条换药。观察两组肛瘘术后创面疼痛程度、渗液量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创面疼痛轻、渗液量少、愈合快(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结合微波辐射能减轻肛瘘术后创面疼痛,减少渗液量,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TARR手术治疗排便障碍综合征(ODS)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60例O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20名患者。治疗组采用STARR手术,对照1组采用PPH术,对照2组采用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荷包法)。观察、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1组术后ODS评分、有效率、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少于对照2组的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ARR手术治疗排便障碍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药物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的护理。[方法]对确诊的327例UC病人采用中西药物睡前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327例病人中基本治愈269例(82.26%),显效36例(11.01%),有效20例(6.12%),无效2例(0.61%),总有效率为99.39%。随访1年复发16例,复发率为4.89%。[结论]中西药物保留灌畅联夸针炙治疗UC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施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加速溃疡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通便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口服自拟中药黄芪通便汤,对照组40例口服西药乳果糖口服液,治疗3周后两组比较。结果: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黄芪通便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MRI定位技术应用于复杂性肛瘘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在本院确诊的20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试验组术前采用MRI定位技术确定瘘管走向、内口等情况,术中根据MRI结果进行手术,对照组术前未采用MRI定位,术中采用亚甲蓝染色技术确定瘘管走向、内口等情况进行手术。以手术结果为标准,观察MRI定位方法对肛瘘内口、支管和脓腔以及与肛门括约肌关系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以手术结果为标准,MRI术前对肛瘘与肛门括约肌关系的诊断准确率为95.0%,对肛瘘内口的诊断准确率为91.7%(88/96),对支管和脓腔的诊断准确率为95.0%(76/80)。试验组临床治愈率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3,P=0.002);试验组6个月后复发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2,P=0.005)。结论术前MRI定位技术能明确瘘管与肛门括约肌之间的关系,准确找到肛瘘内口、脓腔和隐藏支管,术前采用MRI定位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肌肉损伤,降低肛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骶管麻醉在PPH手术中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采用0.75%罗哌卡因10ml做骶管麻醉,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中与术后并发症问题。结果:用小剂量罗哌卡因作骶管麻醉,麻醉效果较好,起效时间较快,并发症较少,但是未能消除手术中存在的直肠牵拉反应。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骶麻用于PPH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结肠镜在小儿出血性结直肠息肉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便血患儿进行成人肠镜检查并电切除治疗息肉,分析息肉的临床表现、镜下形态、病理特点,评估其安全性。结果:85%便血患儿发现结直肠息肉,临床症状主要为便血(35/35),腹痛(5/35),肛门有肿物脱出(9/35),粪便表面可见沟槽(6/35),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块(8/35)。35例患儿发现息肉共38颗,单发占91.4%(32/35),多发3例,大小多数在2cm左右。息肉主要在直肠占73.7%(28/38),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共占92.1%(35/38)。息肉均在肠镜下成功微创电切治疗,术中、术后无肠出血、肠穿孔并发症,电切成功率为100%。息肉病理检查,多数为幼年性息肉占73.7%(28/38),少数为增生性息肉占15.8%(6/38)和炎性息肉占10.5%(4/38)。术后未再便血。结论:结直肠息肉是小儿便血的最常见原因,息肉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多为单发,病理以幼年性息肉为主,电切息肉后未再便血。成人结肠镜对小儿出血性结直肠息肉的检查和微创电切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应用于高位肛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VAC组(48例,采用VAC技术)和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治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VAC组术后疼痛减轻、换药次数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加快(均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肛门功能和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C技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