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8篇 |
免费 | 106篇 |
国内免费 | 7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篇 |
儿科学 | 27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83篇 |
临床医学 | 173篇 |
内科学 | 178篇 |
皮肤病学 | 25篇 |
神经病学 | 44篇 |
特种医学 | 7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01篇 |
综合类 | 475篇 |
预防医学 | 179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174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123篇 |
肿瘤学 | 1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93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97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112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94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人血管抑制因子,并利用镍金属螯合层析法进行纯化,探讨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肝脏组织中获取人血管抑制因子的cDNA,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并利用镍金属螯合层析法进行纯化。^3H-TdR法检测纯化的血管抑制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利用pQE30表达载体表达的含6个组氨酸尾的vasostafin蛋白,在SDS-PAGE上表现出一条约2lkD的阳性条带,经镍金属螯合层析纯化后的蛋白经肽指纹图谱分析鉴定为目的蛋白,在体外可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结论:人血管抑制因子可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水平表达,并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 相似文献
62.
溶血磷脂酸对宫颈癌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溶血磷脂酸(LPA)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LPA作用于细胞后,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的增殖;MTT法测定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顺铂诱导的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黏附实验测定细胞黏附力;同时,观察抑制剂Y27632、 LY294002、 PD98059对LPA功能的影响.结果: LPA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促进细胞增殖,MEK1抑制剂显著抑制LPA的促增殖作用;LPA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促进HeLa细胞的迁移、和对细胞外基质的黏附,Rho激酶抑制剂显著抑制LPA诱导的迁移和黏附;LPA保护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PI3K抑制剂可显著阻止LPA此作用.结论: LPA可以通过多种信号传导通路途径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黏附,并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对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患者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探讨其基因差异表达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对7例克氏综合征患者和7例对照男性外周血全基因组mRNA进行深度测序,运用定量RT-PCR方法对30例克氏综合征患者及30例对照男性进行验证.结果 测序结果根据FDR≤0.001和| log2 Ratio≥1 |的标准,两组比较存在差异表达基因216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X染色体基因9个,占4%,与X染色体失活相关的XIST差异表达最明显;常染色体基因207个,占96%,其中NR4A3、ZKSCAN4、HBEGF、EREG、AREG、NR4A2、CCR5差异表达明显.NR4A3主要.与2型糖尿病有关,HBEGF主要参与促性腺激素分泌过程.Y染色体不存在显著差异表达基因.结论 克氏综合征患者不仅多余X染色体基因差异表达,还有大量常染色体基因差异表达,这可能是克氏综合征临床表型多样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4.
BACKGROUND: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stem cell culture and isolation technologies provides new therapeutic choices for fracture healing.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xogen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bone fracture healing in traumatic fracture rats and on the migration ability of endogen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ETHODS:Femoral fracture models were made in 48 Wistar rats and then randomiz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24/group).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another healthy rats were isolated using adherent method and then injected into the rats via the tail vei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a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same volume of normal saline. At 2, 3, 4, 8, 12 weeks after injection, we extracte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the femur of rats in the two groups. RT-qPCR was used to detect expression levels of type I collagen and CD44. Transwell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cell migration ability. Immunohistochemitry method was employed to detect express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s in the callus.
RESULTS AND CONCLUSION:mRNA levels of type I collagen and CD44 in 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2, 3 and 4 weeks after injection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higher migration ability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as foun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t 2 and 3 weeks after injection (P < 0.05) as well as the higher express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 in the callu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t 3, 4, 8, 12 weeks after injection. All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exogen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n improve the migration ability of endogen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the express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 in the callus in rats with femoral fracture, thereby promoting fracture healing in rats. 相似文献
65.
实验用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介质N-氨基-D-门冬氨酸诱导大鼠下丘脑内c-fos的表达.N-氨基-D-门冬氨酸注射大鼠皮下后,观察了fos阳性细胞在下丘脑内开始出现与消失的时程相关以及在下丘脑内的分布.结果表明:给N-氨基-D-门冬氨酸后30分开始出现fos阳性细胞,1~2小时达高峰,4~8小时消失.fo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视上核、室旁核和弓状核,视上核和室旁核中fos阳性细胞分别占细胞总数的57.8%和63.6%,在弓状核中占细胞总数的60.6%. 相似文献
66.
正常人牙龈组织10例及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39例,对其中的肥大细胞进行光镜与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牙周炎患者牙组织中的肥大细胞比正常者明显增多(P〈0.0005),而且与炎症程度密切相关。用Alcian蓝-藏红染色以后,正常人牙龈肥大细胞有的为蓝色,有的为红色,而牙周炎患者主要为蓝色,仅少数为红蓝混合色。牙周炎组肥大细胞的临界电解质浓度值也较低。电镜观察。牙周炎患者肥大细胞有显著脱颗粒现象,其附近还可 相似文献
67.
批判性思维是指人类面对“做什么”或“相信什么”而作出合理性决定的一系列思考技能和策略,它既是一种思维过程,又是一种能力素质。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核心实质,批判思维技能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国际教育界业已达成的共识.是医学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基本任务。医学物理学实验教学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地方医学院校的实际教学环境,以批判性思维培养为导向,提出了六项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包括:设计提问策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点评时注意展现批判性思维,有理有据,使学生对批判性思维有直观感受;强化实验课程学习策略的传授,教会学生“做”实验;突出学生个体贡献,以点带面,形成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从错误中获得经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精神;改革实验考核方式。上述措施的实施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理念,有力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筛选出抗人CD20纳米抗体序列,并获得具有高亲和力与特异性的抗CD20-人IgG Fc纳米抗体.方法 利用天然噬菌体纳米抗体库,以生物素化的CD20抗原为靶标进行4轮液相亲和筛选,采用ELISA鉴定阳性克隆;将筛选到的阳性克隆基因序列与人IgG Fc片段偶联,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CZN1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Arc...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 探讨间歇低氧对小鼠胰腺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间歇低氧组、持续低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的胰岛素耐量;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胰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胰腺组织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1) 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TUNEL染色检测胰腺β细胞凋亡。结果: 间歇低氧组小鼠胰岛素抵抗水平及胰腺组织中M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持续低氧组 (P<0.01);胰腺组织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持续低氧组(P<0.01);抗氧化酶MnSOD和GPx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持续低氧组 (P<0.01);而胰腺β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持续低氧组(P<0.01)。持续低氧组与正常对照组上述各种指标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间歇低氧可导致胰腺组织氧化应激状态和胰腺β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