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8篇 |
免费 | 106篇 |
国内免费 | 7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篇 |
儿科学 | 27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83篇 |
临床医学 | 173篇 |
内科学 | 178篇 |
皮肤病学 | 25篇 |
神经病学 | 44篇 |
特种医学 | 7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01篇 |
综合类 | 475篇 |
预防医学 | 179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174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123篇 |
肿瘤学 | 1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93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97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112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94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和急性肾衰竭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急性肾衰竭是其主要死亡原因,其中又以少尿期为多见。我地区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高发地,在少尿期除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外,应用前列地尔静脉注射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可明显缩短少尿期,降低血肌酐,减少死亡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33.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时IL-8和G-CSF的检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白介素 8(IL-8)、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法检测9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中的59例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Vm & Ve)患儿、 22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Pm)和1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Tm),并以21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脑脊液、血清G-CSF和IL-8活性作为对照。结果:患儿组脑脊液IL-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患儿组间差异无显著性。G-CSF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8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病中起作用,但IL-8、G-CSF的检测无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了解膀胱癌克隆演变(clonal evolution)过程中的遗传学机制。方法分别利用4个位于染色体9p21区和17p13区上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物,分析了18位膀胱癌病人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保留方式。利用显微切割技术在保存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取基因组DNA。结果在原发癌和转移灶中总的等位基因缺失频率均为89%(16/18),而在原发癌中D9S161的缺失频率为86%,D9S171为67%,IFNA71%,TP5380%;在转移灶中各位点缺失频率分别为100%(D9S161),67%(D9S171),71%(IFNA),80%(TP53)。18例病例中,16例(89%)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相同的等位基因缺失或保留模式,而另外2例(11%)则显示不一致的等位基因缺失。这2例在原发癌灶表现为等位基因保留而在相应转移灶则为缺失。结论膀胱癌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遗传组成上有相当一致性;当转移癌的原发癌不能确定来源时,这些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H)可作为膀胱癌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对长期慢性接触苯及同系物患者进行职业病诊断.方法 依据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中的要求,对患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依据GBZ68-200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的有关规定对患者进行复查.结果 该患者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1次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9/L并常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依据GBZ68-200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结论 长期慢性接触苯可引起造血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37.
患者男性,66岁。因发热10余天入院。查体:双侧颌下、左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0.5cm~1.0cm,质中,固定,无压痛。术中见颈部巨大淋巴结,包膜不完整,基底部较深。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前列腺癌克隆演变(clonal evolution)过程中遗传学机制. 方法 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从保存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取基因组DNA;利用6个位于染色体8p12-21、8p22、17q21上的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25例患者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保留进行分析. 结果 在24例可供信息的病例中,14例(58%)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相同的等位基因缺失或保留模式,而另外10例(42%)则显示不一致的等位基因缺失.这10例中有5例原发癌表现为等位基因保留而在相应转移灶则为缺失,另外5例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位点表现为原发癌等位基因缺失而在相应转移灶保留. 结论 前列腺癌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遗传组成上的差异可能与其内在异质性、整体遗传不稳定性及克隆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39.
晚期胃癌出口癌性狭窄应用内镜局部注射抗癌药物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晚期胃癌或残胃癌出口癌性狭窄内镜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3例晚期胃癌或残胃癌出口癌性狭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n=23)经内镜用高渗钠联合化疗药注入瘤体基底部及周边,每周1次,连续6周。对照组(n=20)采用MAF方案[即丝裂霉素、多柔比星、5-氟尿嘧啶]常规化疗。结果两组疗效、生存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注射药物对晚期胃癌或残胃癌伴出口癌性狭窄是安全有效的姑息疗法,能重建腔道,解除梗阻,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0.
癫(癎)是颅内占位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在手术治疗颅内占位的同时治疗癫(癎),并获得一个好的预后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