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4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地耳草HPCE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地耳草毛细管电脉(HPCE)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评价地耳草药材的质量。方法:用HPCE技术对地耳草进行分析,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6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CE指纹图谱;发现少数样品地耳草HPCE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地耳草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晓  蔡皓  李俊松  蔡宝昌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531-2533
通过分析新时期下党和国家对于药学专业研究生的要求与期望,依托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与南京中医药大学产学研基地,探讨新时期下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延胡索饮片非水毛细管电泳(NACE)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评价不同批次延胡索饮片的质量。方法:选择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以40 mmol.L-1乙酸钠-60 mmol.L-1乙酸铵-无水甲醇缓冲液(pH 6.0)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为25 kV,检测波长270 nm,以延胡索乙素为参照物(IS),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7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NACE指纹图谱;发现少数批次延胡索饮片的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生品与其炮制品的指纹谱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差异显著。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延胡索饮片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醋狼毒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16.
[摘要]查阅、综述及分析近年来中药微丸在辅料筛选、处方优化、制备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文献。结果显示,中药浸膏粉体的性质是影响微丸成型的主要因素,通过添加赋形剂和表面改性技术,优化工艺可制备良好的中药微丸。添加成丸促进剂及浸膏粉体改性技术在中药微丸的制备过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摘要]介绍药物肠代谢研究方法以及中药肠代谢的研究进展。小肠在药物的首关代谢中日益受到重视,其研究的方法学也在不断改进,主要有体外法和在体法。体外法中重点介绍了肠微粒体法、完整组织系统法、Caco 2细胞模型法及肠组织切片法,从肠道内的Ⅰ相、Ⅱ相代谢酶对中药的作用提出肠道代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比较研究厚朴总酚固体分散体不同制备方法之间的差异。分别使用热熔挤出法、溶剂蒸发法、熔融冷却法制备厚朴总酚Plastone S-630及HPC 2种辅料固体分散体。采用DSC,X-射线衍射评价所制备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分散状态;通过FT-IR分析药物与辅料之间可能存在的连接方式;最后通过加速稳定性-溶出试验比较3种工艺的稳定性差异。DSC及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3种工艺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均能以无定形态存在;FT-IR结果也无法区别3种工艺间的差异;加速稳定性-溶出试验表明HPC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稳定性明显优于Plastone S-630,同种辅料间热熔挤出技术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稳定性要好于其他2种工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塞脉制剂对过氧化氢(H2O2)作用下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过氧化氢组,通塞脉高剂量组(5mg/mL),通塞脉中剂量组(0.5mg/mL),通塞脉低剂量组(0.05mg/mL)。200μmol/L过氧化氢被加入作为刺激物孵化4h后,再加入终浓度5、0.5、0.05mg/mL的药物,继续培养24h,用MTT法测定并计算药物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率;取各组细胞上清液,按照试剂盒的操作方式,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及钙离子含量(Ca2+)。结果通塞脉制剂(5、0.5、0.05mg/mL)对过氧化氢致PC12细胞损伤均有保护作用。过氧化氢组细胞上清液中SOD活性,SOD抑制率降低(P0.05~0.01),MDA,LDH,NO含量与Ca2+含量增加(P0.05~0.01)。而各给药组能提高SOD活性及抑制率,降低LDH,MDA,NO以及Ca2+含量,与过氧化氢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通塞脉制剂对PC12细胞损伤有显著性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钙超载,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消癥丸提取液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晨  狄留庆  赵晓莉  李俊松  单进军  康安  贡磊 《中草药》2014,45(22):3266-3270
目的研究消癥丸提取液分离纯化工艺。方法以总皂苷、总蒽醌、阿魏酸、橙皮苷比上柱量、比吸附量、比洗脱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Z值综合评分法,优选消癥丸提取液纯化工艺。结果 AB-8型大孔树脂对以上4类成分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静态上样为最佳上样工艺,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液质量浓度0.5 g/m L,浸泡时间24 h,柱径高比1∶10,水除杂用量14 BV(BV为柱体积),80%乙醇洗脱,洗脱剂用量10 BV,洗脱体积流量2 BV/h。结论 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消癥丸提取液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